- 年份
- 2024(13735)
- 2023(19430)
- 2022(16226)
- 2021(15148)
- 2020(12521)
- 2019(28596)
- 2018(28451)
- 2017(53796)
- 2016(29501)
- 2015(33144)
- 2014(32734)
- 2013(31532)
- 2012(28860)
- 2011(25742)
- 2010(25985)
- 2009(23688)
- 2008(22978)
- 2007(20226)
- 2006(17871)
- 2005(15732)
- 学科
- 济(113417)
- 经济(113280)
- 管理(83567)
- 业(78504)
- 企(65562)
- 企业(65562)
- 方法(47514)
- 数学(40479)
- 数学方法(39799)
- 中国(34787)
- 农(32180)
- 业经(26929)
- 财(26754)
- 学(26205)
- 地方(25781)
- 制(22248)
- 技术(22013)
- 农业(21580)
- 理论(21348)
- 贸(18681)
- 贸易(18663)
- 银(18438)
- 银行(18386)
- 易(18044)
- 和(17821)
- 行(17554)
- 融(17546)
- 金融(17537)
- 环境(17329)
- 体(16266)
- 机构
- 大学(401349)
- 学院(400636)
- 管理(155335)
- 济(152964)
- 经济(149354)
- 研究(136968)
- 理学(133886)
- 理学院(132268)
- 管理学(129496)
- 管理学院(128751)
- 中国(101887)
- 京(87175)
- 科学(86930)
- 财(70603)
- 所(68442)
- 农(66265)
- 研究所(62385)
- 中心(62161)
- 业大(60609)
- 江(60557)
- 范(56576)
- 师范(56014)
- 财经(55759)
- 北京(55054)
- 农业(51627)
- 院(50689)
- 经(50605)
- 州(49309)
- 经济学(45116)
- 师范大学(44945)
- 基金
- 项目(276997)
- 科学(217792)
- 研究(203216)
- 基金(198614)
- 家(174196)
- 国家(172503)
- 科学基金(147808)
- 社会(126671)
- 社会科(119734)
- 社会科学(119700)
- 省(109825)
- 基金项目(104915)
- 自然(95988)
- 教育(94029)
- 自然科(93786)
- 自然科学(93763)
- 划(92378)
- 自然科学基金(91987)
- 编号(83467)
- 资助(80508)
- 成果(68426)
- 重点(62354)
- 创(59898)
- 发(59336)
- 部(59321)
- 课题(58876)
- 创新(55369)
- 科研(52168)
- 国家社会(51750)
- 大学(51246)
- 期刊
- 济(170427)
- 经济(170427)
- 研究(119067)
- 中国(85140)
- 学报(65718)
- 农(60751)
- 科学(60037)
- 管理(58855)
- 教育(54546)
- 财(53462)
- 大学(49701)
- 学学(46219)
- 农业(41551)
- 技术(36698)
- 融(34273)
- 金融(34273)
- 业经(28570)
- 经济研究(26931)
- 财经(26251)
- 图书(23299)
- 问题(23140)
- 业(22528)
- 经(22501)
- 科技(21269)
- 版(19657)
- 技术经济(19060)
- 现代(18016)
- 理论(17974)
- 资源(17744)
- 统计(17411)
共检索到600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关键词:
苏南 创新 区域 一体化 自创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一体化 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剑 陶应虎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立两年多来在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创新功能定位同质化、行政壁垒、创新资源差异、政策差异以及缺乏鼓励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等问题,影响创新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为促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发展,应采取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明确各地在创新产业链中的定位、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环境、构建跨地区协同创新网络和建立鼓励创新一体化的评估与考评体系等措施。
关键词:
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一体化 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艳红 孙琳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示范区创新一体化进程中,政府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文章在阐述示范区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开展示范区政府间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路昊 林海龙 锁利铭
运用组织制度主义中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多元性理论,以我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系统厘清了城市群治理中的多重嵌入性问题。借助府际协议网络的方法,比较了原始协议网络和三种经过处理的协议网络之间的差异,揭示了区域环境、层级环境和部门环境等各种制度环境对地方政府参与城市群治理的影响。城市群治理中多重嵌入性的结果形成了苏南示范区的漏斗式竞合关系,即城市群治理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引导,上级政府介入越强,合作治理的可能性越大;仅依靠下级政府执行政策,合作治理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破解行政治理的碎片化难题、提升城市群治理中自下而上的动力,需进一步拓展制度环境的多元性,特别是创造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市场、社会和文化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灿明 段进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创新立国的主导产业。以昆山高新区为例,基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视角,从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政府采购、投融资体系以及制度创新等八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莉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多个异质的行政区域,其建设过程必须进行统筹布局,促进一体化协调发展,这也合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应形成由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示范带和创新型城市示范带组成的"多核两带"内生发展的立体化功能布局,引导各城市进行差异化定位和互动发展,统筹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特别是要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苏南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荣良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示范区 评价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