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3)
2023(7711)
2022(6475)
2021(5999)
2020(4799)
2019(10917)
2018(10456)
2017(20083)
2016(11061)
2015(11855)
2014(11701)
2013(11544)
2012(10937)
2011(9777)
2010(9563)
2009(8650)
2008(8255)
2007(6988)
2006(6245)
2005(5489)
作者
(30361)
(25539)
(24926)
(24033)
(16296)
(12337)
(11571)
(9977)
(9724)
(9140)
(8965)
(8646)
(8322)
(8164)
(7906)
(7895)
(7552)
(7518)
(7406)
(7308)
(6310)
(6110)
(6063)
(6030)
(5676)
(5624)
(5621)
(5288)
(5081)
(4969)
学科
(51761)
经济(51723)
管理(26928)
(22890)
地方(20920)
方法(17473)
(17398)
企业(17398)
数学(15691)
中国(15637)
数学方法(15526)
(13367)
地方经济(11225)
(10296)
业经(10256)
(9492)
环境(9297)
农业(9065)
(8675)
城市(7352)
产业(7149)
(6769)
(6547)
(6500)
(6377)
金融(6374)
(6246)
贸易(6238)
(6200)
理论(5877)
机构
学院(148719)
大学(147778)
(59738)
经济(58308)
研究(55394)
管理(55124)
理学(47818)
理学院(47079)
管理学(46257)
管理学院(45961)
中国(39901)
科学(35418)
(32528)
(27611)
(27130)
(25474)
中心(25233)
研究所(25079)
(23643)
(23136)
师范(22909)
业大(21702)
(21494)
财经(20448)
北京(19047)
师范大学(18911)
(18840)
(18491)
经济学(18487)
农业(18378)
基金
项目(108798)
科学(87074)
研究(78979)
基金(78858)
(69335)
国家(68797)
科学基金(59460)
社会(51853)
社会科(49157)
社会科学(49143)
(44129)
基金项目(43019)
自然(38190)
自然科(37211)
自然科学(37204)
(36759)
自然科学基金(36458)
教育(35082)
编号(31136)
资助(30282)
重点(25540)
(25503)
成果(23960)
(23321)
课题(22689)
(22266)
国家社会(21566)
创新(21056)
发展(20524)
科研(20239)
期刊
(67852)
经济(67852)
研究(44031)
中国(28596)
科学(22761)
学报(22360)
(20420)
(18659)
管理(18628)
大学(16654)
学学(15696)
教育(14539)
农业(13986)
技术(12214)
(12046)
金融(12046)
资源(11393)
业经(11120)
问题(10715)
经济研究(10166)
财经(9433)
(9211)
城市(8460)
(8287)
现代(7658)
(7585)
(7063)
科技(6924)
技术经济(6407)
图书(6397)
共检索到219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邦彦  尹来盛  
在比较了单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三种区域治理流派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认为存在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两种区域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的路径,并提出了加强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中作用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春勇  
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地方政府合作通过影响区域空间布局、地域分工专业化和区域空间整合来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通过影响合作共识、合作范围、合作领域以及合作机制来影响地方政府合作。根据二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实现地方政府合作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协同演化,需要不断改善府际关系。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实证分析印证了这一原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罗晓云  叶树宁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广州、深圳,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珠海、佛山,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树功  周永章  
21世纪 ,全球竞争的基本单位将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圈 )。基于对大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环境问题 ,阐述了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 ,初步给出了城市群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的框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黄耀丽  
城市旅游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现象,可以归纳为区域间城市旅游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溢出问题。本文在对旅游溢出效应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城市间旅游经济的溢出模型,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对城市间旅游经济相互溢出,各变量对城市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湘  陈丽  刘龙辉  龙维  
文章基于TOPSIS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九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建立了新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其次根据模型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指标使用频率,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TOPSIS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城市的贴近度,并对各城市进行总体排名;接着对排名结果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根据2005-2009年各城市的排名情况,将城市群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五年均排名在前三的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第二层为五年排名始终在中等(第四至第六)的城市:佛山、珠海、中山,第三层为五年始终排名倒数三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绿道对城市群构建连续的生态开放空间网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现有区域绿道网络,采用拓扑网络和社会网络分析评估生态游憩空间的连接度,揭示生态游憩空间联系的空间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生态游憩空间-区域绿道"拓扑网络的α、β、γ指数分别为0、0.386、0.129,说明网络中点和边较少,网络为树状形,环通性不高,总体连接度较低;绿道对生态游憩空间的连接度呈集群式分布,且处在边缘的凝聚子群连接度高于中心地区的子群;各集群之间的连接度呈现出东部-北部区域大于西部、东西部之间空间分割性比较明显的格局;连接度分布模式的形成主要受绿道政策与布局、绿道建设机制、生态游憩空间规模集聚格局、地理阻隔与空间邻近性的影响。最后,论文提出了优化"生态游憩空间-绿道"分布模式、构建连接度更高的生态开放空间系统的路径,给中国城市群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春  赵天杨  朱余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各级政府相应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评价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建议强化开放型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超  余静文  
本文将M-U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城市间政府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在组织形式上能够较大可能地发挥M型组织和U型组织的各自优势,进行产业对接和融合,在产业结构上发挥分工优势,这样更加有利于城市群内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这种互补性的经济关系,也使得城市群形成前后的政府组织形式和经济绩效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理论模型提出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如果信息传递不完全并且信息失真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实行城市群后的地区总收益将大于未实行城市群的各个地区的收益和,城市群的形成能够促进城市群内城市整体经济绩效。本文利用了珠江三角洲的数据对这一命题进行了验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明华  
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城市灰霾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活动量的激增。在该地区发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相对于灰霾治理的技术对策,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经济对策具有更高的效率。这些经济对策主要包括:在灰霾治理中突出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责任;公共支出向灰霾治理的基础科研与应用项目倾斜;运用财政税收的激励调节机制;鼓励补贴使用低排放技术;探索排放权的市场化交易;开展区域性的协调治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玉鸿  许学强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格局的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战略框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热点问题。而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布局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前提之一。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分析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各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各城市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为城市群制定产业协调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为研究对象,在改进"大都市均匀度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量化指标,定量化测度了近10多年来该地区空间集聚的程度与动态趋向,进而分析了该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表象与特征。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目前正处于以集聚为主导的阶段,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轴线性、空间指向性(中心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以及非完全集聚的特征。且珠三角城市群在以集聚为主导的空间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趋向于均质化。具体表象为以中小城市增长为主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趋向以及大中城市的郊区化倾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先扬  陈忠暖  
从经济发展层面上讲,城市群是一个集社会、经济、技术一体的网络化经济空间。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目标要实现经济一体化,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应围绕核心城市的产业经济基础及条件展开,其战略可选择组团式空间内拓战略、跨跃式横向联合战略和集中式整体外射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