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1)
2023(19367)
2022(16417)
2021(15013)
2020(12742)
2019(28826)
2018(28229)
2017(53533)
2016(29198)
2015(32437)
2014(32441)
2013(31920)
2012(29899)
2011(27252)
2010(27273)
2009(25272)
2008(24724)
2007(21995)
2006(19259)
2005(17496)
作者
(87323)
(72984)
(72581)
(69003)
(46488)
(35245)
(33054)
(28538)
(27774)
(25808)
(24946)
(24350)
(23363)
(22971)
(22723)
(22664)
(21875)
(21573)
(21102)
(20958)
(18255)
(18058)
(17752)
(16748)
(16592)
(16321)
(16201)
(15917)
(14838)
(14370)
学科
(137162)
经济(137025)
管理(82405)
(77944)
(62332)
企业(62332)
方法(56372)
数学(49888)
数学方法(49322)
中国(37003)
(33581)
地方(32150)
(31010)
业经(28099)
(27467)
(23694)
贸易(23681)
农业(23043)
(22876)
(22379)
环境(19549)
(19507)
银行(19444)
(19420)
(19392)
金融(19389)
财务(19363)
财务管理(19308)
(18592)
企业财务(18371)
机构
大学(420876)
学院(420573)
(178191)
经济(174550)
管理(159523)
研究(148486)
理学(137243)
理学院(135638)
管理学(133224)
管理学院(132457)
中国(111424)
科学(92285)
(89660)
(79374)
(76014)
(75998)
研究所(69100)
中心(68209)
业大(65295)
(63822)
财经(63222)
农业(59929)
(57371)
北京(56308)
经济学(54950)
(54580)
师范(53896)
(53438)
(50588)
经济学院(49345)
基金
项目(282500)
科学(222006)
基金(205642)
研究(199083)
(181979)
国家(180497)
科学基金(154099)
社会(127781)
社会科(121278)
社会科学(121247)
(110598)
基金项目(108673)
自然(101584)
自然科(99328)
自然科学(99300)
自然科学基金(97534)
(93909)
教育(91379)
资助(84445)
编号(78858)
重点(64492)
(64139)
成果(63228)
(61720)
(58224)
课题(54971)
科研(54826)
创新(54538)
国家社会(53359)
计划(52909)
期刊
(198146)
经济(198146)
研究(122525)
中国(83449)
学报(70635)
(68248)
科学(63440)
(61889)
管理(58691)
大学(52642)
学学(49917)
农业(46058)
教育(40258)
(39405)
金融(39405)
技术(37000)
经济研究(32646)
财经(31794)
业经(31476)
(27387)
问题(27003)
(25101)
统计(21755)
技术经济(21690)
(20849)
(20102)
(19694)
商业(19399)
图书(19326)
科技(19006)
共检索到631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青  李佳馨  郭辰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阐释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6-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功能分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劳动力供给、政府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资本存量则具有负面影响;在各子样本内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其效应大小有所差异。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建议:推进长三角城市分工协调,发挥各级城市的功能;完善长三角城市群政策体系,发展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优势;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奕帆  丁慧  
作为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融入城市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智慧城市建设是否能作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促进新时期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2007—2019年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这一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DID模型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并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两大机制起作用。(2)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凸显。(3)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本地绿色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相邻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奕帆  丁慧  
作为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将智能技术、信息技术融入城市发展,加快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智慧城市建设是否能作为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促进新时期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2007—2019年2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借助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这一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DID模型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并通过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两大机制起作用。(2)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当地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凸显。(3)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对本地绿色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相邻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玮  周晓博  牛林祥  
本文构建产业多样化、城市职能特征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两方面探讨城市产业结构和职能特征的作用。通过2003-2012年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相关多样化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依赖于城市职能专业化调节效应的发挥,产业无关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效应与城市职能特征无关,而产业相关多样化在就业市场中的作用随经济周期变动。不同地区的城市产业结构和职能特征差距较大,应因地因时地制定产业政策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盛皓炜  王如忠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数字经济可通过自主创新间接影响工业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这一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军  陈亚欣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但整体趋于均衡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主要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升级以及协同创新等路径产生影响。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存在要素过度集聚造成的"拥挤效应",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市场趋于整合下,城市群内技术创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反映出长三角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效果明显,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合作密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阳  窦钱斌  姚玉洋  
由粗放型发展过渡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转型期的主要任务,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情况尤其值得重视。文章从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五个维度构建了相关指标体系,基于2018年市级宏观数据,结合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测度了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从分维度来看,上海和江苏在经济活力、创新效率和人民生活层面具有显著优势,浙江在社会和谐层面表现优异,而安徽在绿色发展层面得分更高,但是区域内极化现象明显;从总维度来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状中,上海遥遥领先,江苏、浙江紧随其后,安徽的多数城市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传明  姚楠  宋青  陈骏宇  
切实推进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此,文章构建基于经济运行、创新效率、协调发展、绿色生态、民生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结合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运行和创新效率表现突出,但协调性存在不足;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日趋减少;发展空间分布总体不均衡,并体现为四种空间集聚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时中  丁雨洁  
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依据绿色化测量指标和极值熵值法,系统测算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指数,基于面板Tobit模型,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化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时序特征,群内城市间绿色化指数截面差异明显。②子系统指数呈现稳步增长的时序动态演变特征;绿色增长、绿色福利、绿色财富和绿色治理子系统分别呈现"快速"上升、"直线"式上升、"平稳"增长和"波浪式"上升态势。③截面上,2016年各子系统绿色化水平和2007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演变轨迹差异化明显。④26个城市绿色化波动类型分为发展平稳型、持续波动型和跳跃型。⑤经济增长、城镇化、科技发展、环境保护显著促进绿色化水平提升,而工业化和资源消耗显著抑制了绿色化发展。据此,提出推进绿色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海银   孙理航   邢倩   房良   王美凤   金春林  
目的:探索测量长三角城市群医疗服务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分析存在的短板及问题,为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价格一体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长三角27个地市为观察样本,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个维度的协调程度进行测量,同时基于相对发展度指标进行短板分析。结果:27个地市的经济发展及医疗服务价格变异大,耦合协调度最高为0.95,最低为0.12,协调的城市占比为67%,但各地协调发展程度变异大。其中,优质协调城市有3个,分别为上海,南京及苏州。严重失调有3个,分别为安庆、池州和宣城,主要短板是经济社会发展。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医疗服务价格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总体呈现较好的协调发展格局,但仍存在中度及严重失调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滞后是未来改革重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郑秀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密度与深度三个方面构建金融发展水平测评体系,基于长三角27个城市2011—2020年金融市场面板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对温州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结论如下:温州金融发展水平位于长三角城市中上水平,但与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城市差距较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深度,而金融发展密度较落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卫军  张雪莱  邢青松  
论文系统测算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变化趋势,并实证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明显;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行业异质性,金融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明显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赖绿色技术效率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孟卫军  张雪莱  邢青松  
论文系统测算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变化趋势,并实证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程度相对较高,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明显;产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行业异质性,金融服务业、科研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明显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现阶段产业协同集聚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来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依赖绿色技术效率来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文勇  杨上广  
城市群功能分工是指根据各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赋予其城市主要承担某项或若干项功能的一种分工型式,其通过互补效应、集聚效应、竞争效应和选择效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003-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DP功能专业化指数测度长三角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对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功能分工显著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等途径传递;与中心(副中心)城市相比,城市群功能分工对外围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表明城市群功能分工有助于缩小外围城市与中心(副中心)城市的生产率差距,进而推动城市群平衡充分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