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15)
- 2023(4547)
- 2022(3418)
- 2021(3033)
- 2020(2070)
- 2019(4931)
- 2018(4495)
- 2017(7945)
- 2016(4256)
- 2015(4577)
- 2014(4662)
- 2013(4624)
- 2012(4281)
- 2011(4125)
- 2010(4333)
- 2009(4093)
- 2008(4109)
- 2007(3532)
- 2006(3336)
- 2005(2951)
- 学科
- 济(25742)
- 经济(25705)
- 管理(11064)
- 中国(10853)
- 业(9560)
- 农(9427)
- 业经(7835)
- 地方(7761)
- 方法(7502)
- 企(7209)
- 企业(7209)
- 农业(6973)
- 城市(6132)
- 发(5770)
- 数学(5703)
- 数学方法(5626)
- 学(5368)
- 理论(5313)
- 财(5251)
- 发展(4627)
- 展(4615)
- 城市经济(4433)
- 农业经济(4403)
- 环境(3511)
- 建设(3329)
- 制(3197)
- 和(3001)
- 产业(2952)
- 收入(2800)
- 融(2800)
- 机构
- 大学(70979)
- 学院(70705)
- 济(29316)
- 经济(28412)
- 管理(25692)
- 研究(25077)
- 理学(22194)
- 理学院(21862)
- 管理学(21526)
- 管理学院(21387)
- 中国(17149)
- 京(15443)
- 科学(14905)
- 财(13475)
- 范(11682)
- 师范(11632)
- 所(11437)
- 财经(10696)
- 中心(10609)
- 研究所(10358)
- 江(10149)
- 经济学(10133)
- 经(9715)
- 师范大学(9666)
- 北京(9534)
- 院(9379)
- 经济学院(8987)
- 农(8906)
- 州(8490)
- 业大(8389)
- 基金
- 项目(46981)
- 科学(38297)
- 研究(35354)
- 基金(34979)
- 家(29954)
- 国家(29679)
- 科学基金(26184)
- 社会(24901)
- 社会科(23465)
- 社会科学(23460)
- 基金项目(18551)
- 省(17597)
- 教育(15603)
- 自然(15360)
- 划(15046)
- 自然科(15032)
- 自然科学(15028)
- 自然科学基金(14745)
- 编号(13793)
- 资助(12671)
- 成果(11225)
- 发(10952)
- 国家社会(10748)
- 重点(10699)
- 课题(10087)
- 部(10058)
- 创(9387)
- 发展(9220)
- 展(9104)
- 教育部(8879)
共检索到10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彦军 叶裕民 倪稞
聚焦与扩散是城市形成的基础,聚焦与扩散的非均衡发展,造成城市群内的城乡失衡。由于聚焦与扩散是跨行政区域的,城乡统筹也应该在城市群内而非仅仅在行政区内进行。文章首先从区际趋异论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逻辑动因,指出市场力量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城市群内城乡间的发展差距,然后以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城乡失衡的基本事实为城市群内城乡统筹提供现实支持,指出由于京津冀城市群内部人口与产业向京津聚集效应明显,加剧了城市群内严重的城乡失衡。这种失衡一方面造成河北发展的困难,也使得京津的发展面临负外部性。文章认为,城市群内实现城乡统筹不仅可以有效地建设农村,造就发达的农业也可以促进城市聚集和功能...
关键词:
城市群 城乡统筹 理论基础 现实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阳作林 梁成艾 朱德全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子系统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成,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统一共同体,其整体性原理是统筹系统的方向,其有序性原理要求各子系统通过有序组合来体现其功能,其持存性原理要求该系统内外和谐共处。政府在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中应处于主导地位,通过与学校、企业及社区之间的联动,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城乡统筹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卫 肖琳子 朱有志
本文对二元经济理论、新兴古典主义和新经济地理学三个理论传统以及国内有关城乡发展理论进行回顾,结合城市群的一般特征,构建了基于城市群中城乡劳动力报酬差异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型,以长株潭城市群1978—2007年的经验数据对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最后提出城市群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统筹城乡发展 长株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独明 谷继建
两个层次推进中国区域经济第四极(即成渝)"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城市乡村各自独立发展且各有自己的现代化指标,属于浅层次模式;二是城乡互为一体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乡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模式。为此,本文提出建立6个二级城市群的建议,即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城市群、渝遂(宁)广(元)泸(州)内(江)自(贡)宜(宾)城市群、渝永(川)江(津)合(川)南(充)城市群、眉(山)雅(安)乐(山)城市群、达(州)万(州)广(安)城市群、成(都)眉(山)内(江)渝广(元)遂(宁)城市群(同时也是本区域一级城市群);并从行政特立与割划、经济产业结构的合成、农民意识形态的同化、措施责任法律化、非正式制度的文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城乡统筹 地域发展 行政整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楠 姚士谋 曹有挥 王成新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及特点,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08年两个年份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影响长三角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差异显著,2000~2008年相对差距有微弱扩大的趋势,局部发生变动;②各城市城乡统筹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影响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四大因子是城镇化因子、外向型经济因子、城乡收入水平及城乡交流因子。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统筹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晓鹰 王亚清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发展条件和已有基础均较好的地区,应在国家层面关注和川渝合作中,共建成渝改革试验区的繁荣。应用"椭圆城市群"城乡统筹理论,对成渝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新的诠释后发现,对国家"十五"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地带"战略以及"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建设等要求在成渝地区的落实有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界定和明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既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博弈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理论,尊重科学规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共同繁荣昌盛、共享蓝天白云、共担发展风险、共建世界都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科学规律。认为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应以协同论、博弈论、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论作为科学理论基础,其中协同论为核心理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博弈、协同、突变、再博弈、再协同、再突变的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次博弈—协同—突变过程,都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既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博弈过程,需要遵循科学理论,尊重科学规律,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实现共同繁荣昌盛、共享蓝天白云、共担发展风险、共建世界都会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与科学规律。认为推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应以协同论、博弈论、耗散结构理论和突变论作为科学理论基础,其中协同论为核心理论。京津冀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博弈、协同、突变、再博弈、再协同、再突变的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过程,每一次博弈—协同—突变过程,都将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推向更高级协同阶段,并呈现出阶段性规律。具体包括协助阶段、协作阶段、协调阶段、协合阶段、协同阶段、协振阶段、一体化阶段和同城化阶段共8大阶段。进一步分析认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真正内涵是推动城市群实现规划协同、交通协同、产业协同、城乡协同、市场协同、科技协同、金融协同、信息协同、生态协同和环境协同,建设协同发展共同体。本文成果旨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和胜 何兴容 杨柳静
正确理解教育产业化的科学内涵,合理划分教育的层次,是实行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教育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为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来临、教育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是非义务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教育产业化 理论基础 现实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毛中根 谢迟
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保障。习近平关于消费经济的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是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环境以及消费理念等发生显著变化;其理论基础包括消费经济步入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消费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消费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消费经济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消费经济发展意义、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
消费经济 现实依据 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宏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必须通过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以及城乡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客观必要性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相关产业统筹考虑,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东明 白雪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将最终由分离走向融合。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源配置、城乡互动等角度研究城乡发展的具体问题。这些理论对我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重要启示。我国应通过促进城乡联动及要素流通,破除对城乡生产力的束缚,因地制宜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协调 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余世琳
重庆直辖十年,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合格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然而,重庆基础教育的发展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协调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庆基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推进。重庆被确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的新特区,其政策空间为重庆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工作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通过重庆特色的凸显来冲破城乡基础教育各类瓶颈的制约,是新特区基础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
新特区 教育城乡统筹 基础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林洁
环境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是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本文从我国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国外有关经验,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下,提出明确政府责任、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投入制度、多元化的供给机制和模式、创新基层村镇管理与服务机制、选择适宜的垃圾及污水处理技术等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