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99)
2023(12399)
2022(10358)
2021(9125)
2020(7599)
2019(16954)
2018(16071)
2017(31169)
2016(16618)
2015(18012)
2014(17512)
2013(17186)
2012(15492)
2011(13920)
2010(14141)
2009(13598)
2008(12476)
2007(10994)
2006(9744)
2005(8758)
作者
(47774)
(39981)
(39583)
(37509)
(25101)
(19186)
(17748)
(15261)
(15165)
(13874)
(13655)
(13118)
(12664)
(12405)
(12382)
(12378)
(11865)
(11694)
(11504)
(11437)
(9784)
(9591)
(9563)
(9053)
(9046)
(8790)
(8777)
(8601)
(7980)
(7788)
学科
(65527)
经济(65413)
管理(52696)
(49694)
(41240)
企业(41240)
(26997)
金融(26995)
方法(26960)
中国(26515)
(24854)
银行(24817)
数学(24220)
数学方法(24042)
(23960)
(22833)
(20150)
(16997)
业经(15578)
地方(15255)
(14601)
财务(14574)
财务管理(14549)
企业财务(13949)
(13106)
(13097)
贸易(13095)
(12764)
农业(11605)
环境(11409)
机构
大学(232898)
学院(232673)
(101579)
经济(99500)
管理(88412)
研究(78242)
理学(76973)
理学院(76127)
管理学(75057)
管理学院(74633)
中国(64955)
(49858)
(47217)
科学(46235)
(41349)
财经(39717)
(38249)
中心(37682)
(36171)
业大(35906)
研究所(34755)
(33870)
经济学(33658)
农业(32638)
经济学院(30690)
财经大学(29911)
北京(28690)
(28407)
(26974)
(26458)
基金
项目(162705)
科学(129540)
基金(122316)
研究(113488)
(108060)
国家(107214)
科学基金(92796)
社会(77796)
社会科(74187)
社会科学(74172)
基金项目(65588)
(62718)
自然(60025)
自然科(58760)
自然科学(58742)
自然科学基金(57708)
(52969)
教育(50652)
资助(48284)
编号(42357)
重点(36914)
(36016)
(35063)
(34726)
(34712)
国家社会(33967)
创新(33007)
成果(32823)
科研(31356)
教育部(31329)
期刊
(104313)
经济(104313)
研究(69581)
中国(43673)
(39128)
学报(38978)
(37181)
金融(37181)
(36990)
科学(34956)
管理(31455)
大学(29662)
学学(28795)
农业(23316)
财经(20339)
经济研究(17822)
(17431)
业经(16361)
技术(15834)
问题(15479)
教育(14928)
(11762)
(11249)
(11021)
理论(10942)
现代(10699)
科技(10594)
商业(10532)
技术经济(10064)
业大(10009)
共检索到34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漾  洪正  
城市群的形成和演进正深刻影响着金融集聚和区域金融发展,然而传统研究忽略了城市群对金融集聚的影响。通过对中国18个城市群金融集聚度进行测算,借助β收敛模型并结合空间计量技术,研究城市群演进过程中金融集聚的时空特征和金融集聚效应,以及影响城市群金融集聚的机制后发现,城市群成为影响金融集聚的重要因素。具体来看,金融资源正在加速从非城市群向城市群集聚,从欠发达城市群向发达城市群集聚;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内部具有不同的“中心-外围”集聚效应,欠发达城市群表现为虹吸效应,快速发展城市群为联动效应,发达城市群为辐射效应,衰退城市群则为耗散效应;城市群内部的协同发展水平是影响金融集聚的重要机制。因此,应该加快城市群规划建设,创新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金融协同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惠  侯光明  孔德成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出发点,结合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以2000—2015年我国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方法,建立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我国主要城市群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估计和检验,对影响我国城市群金融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惠  侯光明  孔德成  
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出发点,结合金融集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以2000—2015年我国2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方法,建立空间计量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我国主要城市群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计量估计和检验,对影响我国城市群金融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丽娟  丁焕峰  王露  
金融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因素。采用2011—2019年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不仅能有效助推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还对邻近区域创新产生了空间正外溢性;异质性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对实质性创新、东部地区和中心城市存在显著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虹吸效应”;机制分析表明,金融集聚能通过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两条渠道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当前应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充分发挥金融集聚的空间正溢出效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创新发展策略,同时应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娜  王博  刘燕  
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中国20个核心城市群的划分,以沪深两市2003—2016年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群通过其空间集聚特征影响企业间投资支出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分析,从集聚效应的不同来源将其分为行业内集聚和跨行业地区集聚两个方面,并构建相应的衡量指标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不仅会通过行业内集聚效应影响同行业企业间的投资策略联动性,且跨行业的同地区集聚效应也会导致同区域内的企业间投资支出产生"潮涌"现象。本文还进一步从主导行业的外部溢出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娜  王博  刘燕  
本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中国20个核心城市群的划分,以沪深两市2003—2016年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群通过其空间集聚特征影响企业间投资支出行为的作用机制。基于集聚经济理论分析,从集聚效应的不同来源将其分为行业内集聚和跨行业地区集聚两个方面,并构建相应的衡量指标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不仅会通过行业内集聚效应影响同行业企业间的投资策略联动性,且跨行业的同地区集聚效应也会导致同区域内的企业间投资支出产生“潮涌”现象。本文还进一步从主导行业的外部溢出效应和上下游纵向关联性,以及不动产抵押融资担保渠道视角,检验了城市群的空间集聚效应对企业投资支出联动影响的传导路径。这为客观评估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来自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微观证据,也对中国未来城市群建设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岿然  李匡义  孙溢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大量文献开始聚焦对长三角区域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但鲜有文献涉及对贸易韧性的研究。本文选取长三角26个城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影响。其中城市贸易韧性水平通过贸易量指标计算得到,城市金融集聚水平通过熵值法测度得到。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不仅直接赋能贸易韧性,而且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贸易韧性的提升。进一步分析表明,该赋能作用存在异质性和非线性的特征。在城镇化水平更高以及金融集聚效率更强的城市,赋能作用更为显著。此外,随着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贸易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韧   宋爽爽   段义诚   张奇佳  
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空间重构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金融集聚则是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动能。文章基于2008—2021年国内十大典型城市群数据,梳理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集聚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正向驱动本地经济效率提升,还能带动周边城市效率提升;(2)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适度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效率,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向作用;(3)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受制于城市群模式特征以及区域资源要素流通,多核城市群金融集聚的经济效率提升作用显著高于单核城市群。由此,城市群建设既需充分挖掘金融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金融要素合理适度集聚,又要强化地理空间内的资源要素流通,更应围绕不同地域特征和城市群形态设计差异化的金融发展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丹荔  吴昳  
本文对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的形成机理与意义进行了深度的分析,阐述了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的科学测度方法,全面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的评价体系,并对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得分为正的城市使用威尔逊模型和引力模型分别计算其辐射半径和辐射强度,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从金融集聚还是从金融辐射的角度来分析,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且发展水平相对稳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金融发展与金融集聚度水平高的城市对其周边城市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作用,而且这些城市之间的辐射作用与影响会出现交叉和重叠,为金融资源共享、促进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很高的平台,从而形成了"金融马赛克"现象;上海始终是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最强的城市,杭州、苏州和南京等城市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辐射效应较为接近,而无锡、宁波和合肥等城市则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指引和应用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志敏  郑万腾  
本文采用长三角城市群16个地市2003~2013年金融相关数据,构建金融空间集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增益水平激励模型测度各地市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并通过地理空间工具描述其空间集聚特征,同时利用断裂点理论和威尔逊模型对各地市的金融空间集聚辐射范围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金融空间集聚效应越显著的城市,集聚辐射范围越广,其中上海市最为显著,舟山市还未形成一定规模的金融空间集聚效应,从空间特征上来看,整体金融空间集聚效应存在显著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区域呈现抱团式空间集聚分布格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新荣   刘警警   班琦  
城市群的兴起使其中心城市集聚了大量金融资源,而外围城市的相对金融风险不断攀升,形成了金融资源与金融风险在地理维度上的反向流动。基于银行微观数据和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识别城市群金融集聚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金融集聚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但是金融在非城市群的集聚反而会增加金融风险;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会降低中心城市金融风险,但欠发达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会加剧外围城市金融风险,而发达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集聚会降低外围城市金融风险;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一体化等因素有助于强化金融集聚对金融风险的降低效应。研究有助于从地理维度理解金融资源分布与金融风险的关系,为通过发展城市群、调节金融地理集中度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实证依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永  巫瑞  梁申颖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业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以城市群为载体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成为主要趋势。以中原城市群为例,基于中原城市群区域内29个地级市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以空间计量模型为实证分析工具,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效益增加的影响因素中金融集聚对其的作用及效果。结果显示:研究选取空间杜宾模型最为精确,分析发现金融集聚以空间溢出及扩散的方式正向推动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效果较为显著;同时从最终选取模型的空间效应分解可知,区域金融集聚对该地区经济效益增加的溢出、辐射效应较为明显,即一个地区金融集聚会同时有助于本地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巩固区域金融核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金融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良好互动尤为关键。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发挥城市群规模效应、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娜  朱舜  李洁  
核心城市极化与扩散效应的发挥是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机制。在要素集聚与扩散基础上形成创新集聚与溢出、城市间经济联系空间相互作用形成,引致城市间实现增长传递,是城市群系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核心城市经济规模集中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集聚与创新溢出、空间效应都对城市群协同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策导向应从强化城市间创新关联效应的政策激励、建立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等方面着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光龙  
城市群经济效应研究是城市群研究重要视角,本文研究表明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生产要素和产业集聚,各种产业在城市群内及城市群周边的集聚,形成功能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存在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本文以中原城市群为对象,对城市群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城市群发展和规划提出思路和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伟军  李婷  吴义东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集聚是推动城市群崛起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引力模型,研究了2007~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及其空间网络。结果发现:从整体来看,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网络逐步从分割走向融合,且上海在整个金融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从局部来看,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网络的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表现为主次型单一结构,北京位于绝对核心;长三角为多中心均衡结构,且江苏的金融中心程度明显高于浙江;珠三角为穗深双核结构,深圳的上升趋势明显。据此,应基于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不同特征,差异化地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区域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