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8)
2023(8689)
2022(6721)
2021(6035)
2020(4721)
2019(10801)
2018(10827)
2017(20329)
2016(11349)
2015(12723)
2014(12681)
2013(12112)
2012(11082)
2011(9787)
2010(9801)
2009(8907)
2008(8600)
2007(7577)
2006(6941)
2005(6263)
作者
(31069)
(26020)
(25551)
(24482)
(16969)
(12568)
(11754)
(10137)
(9789)
(9363)
(9041)
(8776)
(8626)
(8144)
(8131)
(8121)
(7745)
(7664)
(7624)
(7519)
(6462)
(6297)
(6181)
(6152)
(5861)
(5787)
(5768)
(5732)
(5188)
(5082)
学科
(47898)
经济(47848)
管理(28729)
(28123)
(21641)
企业(21641)
地方(17561)
中国(16881)
(15243)
业经(12684)
方法(12536)
农业(10609)
数学(10283)
数学方法(10120)
(8888)
(8585)
(8209)
地方经济(7954)
环境(7887)
城市(7808)
(7723)
(7616)
贸易(7606)
(7279)
理论(7024)
(6970)
产业(6667)
(6643)
(6574)
技术(6520)
机构
学院(152042)
大学(149545)
(58888)
经济(57358)
研究(56345)
管理(55782)
理学(47311)
理学院(46609)
管理学(45772)
管理学院(45450)
中国(41290)
科学(35090)
(33806)
(29826)
(27676)
中心(25327)
研究所(25326)
(24891)
(24568)
(23818)
师范(23595)
(21585)
业大(21429)
(20353)
北京(19999)
财经(19593)
师范大学(19132)
农业(19020)
(17534)
(17419)
基金
项目(104013)
科学(82348)
研究(77785)
基金(73596)
(64003)
国家(63464)
科学基金(54781)
社会(49407)
社会科(46689)
社会科学(46675)
(42461)
基金项目(39319)
(34977)
自然(34741)
教育(34686)
自然科(33888)
自然科学(33881)
自然科学基金(33234)
编号(32486)
资助(27956)
成果(25714)
(24605)
重点(23992)
课题(23577)
(21491)
(21203)
发展(20016)
国家社会(19930)
创新(19825)
(19704)
期刊
(72688)
经济(72688)
研究(46508)
中国(33204)
(22862)
科学(21790)
管理(21489)
学报(20922)
教育(19049)
(18590)
大学(15849)
农业(15413)
学学(14561)
(14205)
金融(14205)
技术(13686)
业经(13061)
问题(11251)
经济研究(10418)
资源(10247)
(9453)
现代(8853)
(8842)
财经(8841)
图书(8807)
城市(8642)
(7759)
(7501)
论坛(7501)
(7436)
共检索到237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春  赵天杨  朱余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各级政府相应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评价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建议强化开放型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邦彦  尹来盛  
在比较了单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三种区域治理流派的基础上,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认为存在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两种区域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的路径,并提出了加强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城市群治理结构演变中作用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罗晓云  叶树宁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广州、深圳,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珠海、佛山,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树功  周永章  麦志勤  金辉  
21世纪城市群将成为新的竞争单位 ,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城市群发展战略 ,并开始了城市群规划的编制工作。从战略环境影响高度 ,文章提出了在编制城市群规划同时应编制城市群环境规划 ,并就城市群环境问题辨析、城市群环境规划目的任务、规划理论依据、方法论作了阐述 ,同时 ,还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规划为例 ,对编制程序、主要研究内容等作了概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湘  陈丽  刘龙辉  龙维  
文章基于TOPSIS法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九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建立了新的城市竞争力模型;其次根据模型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指标使用频率,建立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TOPSIS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城市的贴近度,并对各城市进行总体排名;接着对排名结果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根据2005-2009年各城市的排名情况,将城市群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五年均排名在前三的城市:广州、深圳、东莞,第二层为五年排名始终在中等(第四至第六)的城市:佛山、珠海、中山,第三层为五年始终排名倒数三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树功  周永章  
21世纪 ,全球竞争的基本单位将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圈 )。基于对大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环境问题 ,阐述了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 ,初步给出了城市群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的框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玉鸿  许学强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格局的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战略框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热点问题。而城市间产业的合理布局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前提之一。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分析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通过对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出各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为各城市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而为城市群制定产业协调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为研究对象,在改进"大都市均匀度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量化指标,定量化测度了近10多年来该地区空间集聚的程度与动态趋向,进而分析了该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表象与特征。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目前正处于以集聚为主导的阶段,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轴线性、空间指向性(中心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以及非完全集聚的特征。且珠三角城市群在以集聚为主导的空间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趋向于均质化。具体表象为以中小城市增长为主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趋向以及大中城市的郊区化倾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先扬  陈忠暖  
从经济发展层面上讲,城市群是一个集社会、经济、技术一体的网络化经济空间。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目标要实现经济一体化,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应围绕核心城市的产业经济基础及条件展开,其战略可选择组团式空间内拓战略、跨跃式横向联合战略和集中式整体外射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超  余静文  
本文将M-U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城市间政府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形成在组织形式上能够较大可能地发挥M型组织和U型组织的各自优势,进行产业对接和融合,在产业结构上发挥分工优势,这样更加有利于城市群内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分配。这种互补性的经济关系,也使得城市群形成前后的政府组织形式和经济绩效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的理论模型提出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如果信息传递不完全并且信息失真达到一定程度,那么实行城市群后的地区总收益将大于未实行城市群的各个地区的收益和,城市群的形成能够促进城市群内城市整体经济绩效。本文利用了珠江三角洲的数据对这一命题进行了验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春山  金万富  史晨怡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显著变化,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珠三角城市群面临新的挑战,珠三角下一步如何发展成为必须解决的新问题。现状,将其与国内外城市群对比,提出了珠三角发展战略思路。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期间,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速度有所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人口红利面临枯竭;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经济全球化程度下降等;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与国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差距较大;与国内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相比,总体发展势头下降。在此背景下,应将产业技术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人口政策创新、区域合作与人文引领作为新时期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主要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俞梅珍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珠江三角洲迅速崛起,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大规模地利用外资,无疑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外资的进入,一方面加速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外资投向的产业构成的失衡,加深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矛盾。对此,本文从珠江三角洲产业格局与利用外资的相关性出发,论述利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周永章  朱晖  
人口的急剧集聚以及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生活用水量非常大。城市生活节水对于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压力和水环境负荷有着特别的意义。该文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活节水减污的战略目标、重点城市、重点用水部门以及主要战略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王喆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 ,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 ;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 ,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 ,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带 ,辐射山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