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3)
- 2023(6260)
- 2022(5224)
- 2021(4474)
- 2020(3572)
- 2019(8259)
- 2018(7900)
- 2017(15568)
- 2016(8130)
- 2015(9174)
- 2014(9165)
- 2013(9308)
- 2012(8864)
- 2011(8221)
- 2010(8473)
- 2009(7914)
- 2008(7505)
- 2007(6686)
- 2006(6388)
- 2005(5958)
- 学科
- 济(63491)
- 经济(63453)
- 管理(21528)
- 地方(18537)
- 方法(18037)
- 业(17571)
- 数学(16360)
- 数学方法(16283)
- 中国(16041)
- 地方经济(12738)
- 企(12541)
- 企业(12541)
- 学(10222)
- 业经(9403)
- 农(9206)
- 财(8601)
- 环境(7831)
- 理论(7310)
- 农业(7197)
- 经济学(7115)
- 发(7075)
- 融(6877)
- 金融(6876)
- 和(6851)
- 制(6469)
- 城市(6455)
- 产业(6231)
- 体(5697)
- 银(5620)
- 银行(5612)
- 机构
- 学院(126811)
- 大学(126719)
- 济(67529)
- 经济(66232)
- 研究(48367)
- 管理(45237)
- 理学(38254)
- 理学院(37763)
- 管理学(37260)
- 管理学院(37003)
- 中国(35557)
- 财(28113)
- 京(26636)
- 科学(26188)
- 所(23579)
- 经济学(23345)
- 财经(22430)
- 研究所(21118)
- 经济学院(20687)
- 中心(20402)
- 经(20295)
- 江(19139)
- 院(17248)
- 北京(16846)
- 财经大学(16399)
- 范(16275)
- 师范(16166)
- 农(15177)
- 州(15016)
- 科学院(14677)
- 基金
- 项目(79292)
- 科学(63528)
- 基金(58807)
- 研究(58458)
- 家(50227)
- 国家(49870)
- 科学基金(43572)
- 社会(41388)
- 社会科(39387)
- 社会科学(39379)
- 基金项目(30997)
- 省(29995)
- 教育(25953)
- 自然(25603)
- 自然科(25033)
- 自然科学(25029)
- 划(24775)
- 自然科学基金(24565)
- 资助(23986)
- 编号(21609)
- 发(19046)
- 国家社会(18272)
- 重点(17985)
- 部(17596)
- 成果(17406)
- 济(16181)
- 发展(16167)
- 经济(16018)
- 展(15981)
- 课题(15826)
共检索到202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福世
文章测算了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人才集聚度、人才效能和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年平均人才集聚度为16.1%,长三角城市群为12.5%,且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总的人才集聚度较高,如北京市为39.3%,上海市为30.2%。两大城市群大专人才效能相差较小,京津冀城市群本科及以上人才效能较高,人才利用效率较低,长三角城市群人才效能增长率略高于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本科及以上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77.3%,长三角城市群为30.1%。
关键词:
城市群 人才集聚 人才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弢
文章首先从时间序列角度和结构角度对1989~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θi指数法对FDI集聚度进行测算,最后将FDI集聚度与GDP增长率进行协整、因果检验,确定了单向关系,并用脉冲响应法对经济增长与FDI集聚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凤娥 江永宏
本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框架下对中国1952—2014年研发(R&D)资本进行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测度了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及隐性变量法进一步分析了考虑研发资本投入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表明:(1)1952年以来,中国当期新增R&D资产绝对额及相对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与美国相比,水平仍较低;(2)R&D资本投入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对经济增长贡献达21.95%;(3)过去中国的R&D资本中硬技术比重较高,规则、标准方面的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技术进步更多地为体现
关键词:
R&D资本 经济增长 真实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凤娥 江永宏
本文在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框架下对中国1952—2014年研发(R&D)资本进行科学测算,在此基础上测度了研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扩展的索洛模型及隐性变量法进一步分析了考虑研发资本投入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表明:(1)1952年以来,中国当期新增R&D资产绝对额及相对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与美国相比,水平仍较低;(2)R&D资本投入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其对经济增长贡献达21.95%;(3)过去中国的R&D资本中硬技术比重较高,规则、标准方面的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即技术进步更多地为体现型技术进步;(4)考虑R&D资本投入后的真实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经济增长贡献也呈相同趋势,且在近年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
关键词:
R&D资本 经济增长 真实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雁云 秦川
产业集群与城市群是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同侧面。产业集群与城市群的发展构成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的耦合系统。基于我国14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产业和城市集聚的耦合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应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从整体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耦合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佳 王立杰 汪文生
核算2000-2012年煤炭工业的资本存量,利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理论,构建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模型,并分别计算科技人才、一般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和科技进步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得出,2000-2012年科技人才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2115,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48%,且在各计算基期,科技人才的贡献率在20%附近波动。这表明科技人才是煤炭工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晓维 何昉
本文在年龄-效率模式计算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之基础上,利用增长核算方法测算1991—2013年信息通信技术在中国经济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核算周期内,主要归因于硬件投资的增长,信息通信技术整体对中国经济产出和TFP增长的贡献比重持续上升,但仍落后于世界水平。虽然有迹象表明摩尔定律正在失效,但中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潜力依然巨大。而要挖掘这种潜力,中国必须完善统计体系,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推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宁 王选华 饶小龙
本文使用要素贡献率测算模型和1978-2008年北京市相关数据测算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北京市的人才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建议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人才资源的产业内部配置,以提高人才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才资源 人才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洪 蔡伟 肖亚超
文章利用1981~2012年统计数据,把外需分为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两部分,分别考察各自历年的进口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影响。本文利用小样本因果关系检测来确定各经济变量对GDP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之间自身的因果关系,据此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模型表明:整体来看,在2005年以前,加工贸易进口的贡献度是超过其他贸易进口贡献度;在2005年之后,其他贸易进口的贡献度大于加工贸易进口。加工贸易出口和其他贸易出口持相反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毛林 韩云
人们常常利用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但一般方法仅考虑单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事实上,在因素分析中,交互影响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怎样把这种交互影响值分配到各个因素中去,如实地反映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分清各个因素的主次地位,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给出了一种测算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的科学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岩 李兴绪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方法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分析直接消耗系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再考虑间接联系用列昂剔夫逆系数矩阵测算技术进步,建立测算模型,进而采用199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科技进步”一词,乃“科学技术进步”之简称。“科技进步”即包含‘硬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含‘软科学技术’的进步,既包含与生产规模变动无关联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包含与生产规模变动有关联的科学技术进步。当今,在我国,不论在政界还是在学术界,人们广泛谈论“科技进步”。报告、文件、报纸、杂志上都常见“科技进步”这一名词。然而,人们在运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刘丹 王玲玲 冯英浚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已明确提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通过定量测算的方法研究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管理看作是促进效益提高的一种组织行为,提出等效益面生产函数的概念并建立增长速度方程,以此为基础并根据效益的动态变化,提出管理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定量测算方法,并进行实证检验。定量测算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旭东
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的表现有很大不同,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之一。本文借助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福世
文章主要从流动人口数量和质量(人力资本)双视角测算2000—2020年流动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双视角分析下的主要结果显示:2000—2020年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6.8%)比流动人口数量的贡献率(8.5%)高18.3个百分点。流动人口数量外部性的两段式结果表明,2000—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32.0%)要大于人力资本的平均贡献率(14.0%),流动人口数量比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更强;不考虑2020年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带来的影响,虽然2011—2019年流动人口数量增长放缓,但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仍可达7.0%,流动人口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则降至-12.1%。
关键词:
流动人口数量 流动人口质量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