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2)
2023(19245)
2022(15802)
2021(14392)
2020(12266)
2019(28158)
2018(27422)
2017(52747)
2016(28159)
2015(31669)
2014(31767)
2013(31242)
2012(28596)
2011(25609)
2010(25966)
2009(24466)
2008(23317)
2007(20800)
2006(18400)
2005(16600)
作者
(80974)
(67630)
(67122)
(64327)
(42796)
(32172)
(30889)
(26339)
(25621)
(24013)
(22863)
(22723)
(21581)
(21270)
(21222)
(20930)
(19994)
(19917)
(19590)
(19389)
(16785)
(16572)
(16480)
(15664)
(15479)
(15094)
(14886)
(14870)
(13700)
(13395)
学科
(129760)
经济(129628)
管理(78995)
(74482)
(60193)
企业(60193)
方法(50953)
数学(44755)
数学方法(44165)
中国(38985)
(32940)
(31408)
地方(30213)
(29176)
金融(29168)
(27985)
银行(27939)
业经(27354)
(26861)
(25623)
(25564)
农业(22474)
(20322)
贸易(20306)
(19714)
(19656)
财务(19638)
理论(19617)
财务管理(19594)
企业财务(18590)
机构
学院(397688)
大学(397262)
(169867)
经济(166163)
管理(149555)
研究(137164)
理学(127858)
理学院(126450)
管理学(123970)
管理学院(123243)
中国(108457)
(83876)
科学(82033)
(78902)
(68770)
(66436)
中心(65140)
财经(62256)
研究所(62100)
(60998)
业大(57630)
(56368)
经济学(53513)
北京(52502)
农业(51897)
(51861)
师范(51279)
(49496)
(48573)
经济学院(47958)
基金
项目(262976)
科学(207222)
研究(191384)
基金(190967)
(166323)
国家(164982)
科学基金(141919)
社会(122955)
社会科(116568)
社会科学(116536)
(103488)
基金项目(100163)
自然(90585)
自然科(88563)
自然科学(88537)
教育(88392)
自然科学基金(86922)
(86513)
资助(77973)
编号(77240)
成果(63041)
重点(59780)
(57646)
(57621)
(54432)
课题(54127)
国家社会(51596)
创新(51023)
科研(50334)
教育部(49586)
期刊
(190206)
经济(190206)
研究(120105)
中国(81226)
(63232)
学报(61729)
(60439)
科学(55983)
管理(55837)
(47635)
金融(47635)
大学(47323)
学学(44693)
教育(41166)
农业(39798)
技术(36608)
经济研究(31576)
财经(31373)
业经(29450)
(27110)
问题(25810)
(21108)
统计(20840)
技术经济(20387)
(19409)
(19007)
(18773)
理论(18213)
商业(17593)
现代(17591)
共检索到60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君  张义  
"精准融合"是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一体化融合度测度方法的构建和随机前沿模型的改进,实证分析了2003-2016年间长、珠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融合发展过程中参与方式、一体化融合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一体化融合度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参与方式的选择效应以及融合水平的最优效应。即一体化融合度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在融入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市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式可通过与一体化融合度的交互作用来影响自身经济增长,这种影响因城市综合发展条件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李瑶瑶  
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2010—2019年区域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呈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而市场一体化空间相关性不显著,但也出现“极点”和“洼地”现象;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而本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效果不明显,经济开放与人力资本都有效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且人力资本呈现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效应分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都为正且显著,同时人力资本的间接效应为正且显著。长三角城市群要充分发挥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作用,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实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永强  
本文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及区域城市相关经济金融指标的定量分析,论证了中原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就如何促进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业的整合与创新、加快金融一体化进程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张捷  
本文主要验证以本国持有的外国资产、本国的对外负债、本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各自占GDP的比重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收集了72个国家1980—2005年的数据后,本文构造了一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系统GMM的估计结果表明:(1)在衡量金融一体化的四个指标中,只有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三个指标均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2)对外直接投资更加有利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而外商直接投资则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3)金融一体化程度高的发展中国家比金融一体化程度低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一体化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远淼  
本文结合金融一体化研究最新进展与我国实际情况,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建立起衡量我国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流量和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以存量指标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进一步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金融一体化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体现出投资拉动型的粗放增长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雪  雷磊  
通过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17个区域性城市群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水平进行测算和多角度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程度整体偏低,处于初级融合阶段,但融合水平提升显著,融合综合指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融合水平群际分异现象明显,东部城市群要好于中西部城市群;3融合层面因素空间表现各异,融合程度指数空间分异最大。并从信息资源的利用、人才引进、工业自动化、产业效益等"两化"融合的内、外动力方面,对我国区域性城市群"两化"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柳  于明超  刘志彪  
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存在影响这一命题被广泛认同,但区域之间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不同文化的类别是存在差异的,理论上可以说明,只有区域优性文化的融合才能够促进经济一体化。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创业文化融合、冒险文化融合促进了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开放文化融合对经济一体化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在推动区域之间的优性文化融合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从而促进了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而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文化却也会阻碍经济一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钱翀  
文章通过现状分析及局部Moran I指数测度证明深度一体化对两岸投资交流、产业联动及区域融合进程有显著影响,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构建Slogit模型实证解析台企投资意愿,认为两岸各地应充分利用两岸深度一体化契机,以多种方式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平稳实现经济转型,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共生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戢晓峰  张玲  陈方  
提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模型,利用模型测度结果改进引力模型,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且层级结构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与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与"中心—腹地"经济关系相吻合的空间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物流经济辐射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物流一体化水平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作用机制,并提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各城市的教育支出和政府其他支出差距越大,则城市间的劳动力工资偏差越小,劳动力市场越趋于一体化;此外,就三大城市群分别而言,以上因素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立平  杨洋  
作者以两化融合形成的内在作用机理为依据,利用2001~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两化融合水平测度模型,应用菲德(Feder)模型和改进的极值边界分析(The Restricted Extreme Bounds Analysis,REBA)模型,实证检验两化融合对经济增长的"稳健性"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信息化通过直接效应对经济增长具有"稳健性"影响的假说成立,但两化融合通过信息化的外溢作用对经济增长有稳健影响的假说不成立。基于此,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升级、加速工业结构转型和增进地区间交流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乌家培  方程  
本文针对为什么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成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从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视角探讨协调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理论和政策分析依据。研究发现,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结论是有条件的:首先,协调成本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阀值。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倒U"型,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协调成本的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呈"倒U"型。其次,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下降同样单位的协调成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从这个角度而言,协调成本不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选择哪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等外生因素可能是最重要的。最后,经济增长对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华东  常青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对优化城市群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作用。适宜的城市群金融一体化测量方法对研究我国城市群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测量金融一体化的方法,即价格法、数量法、制度分析法的基础上,分别评述了各种方法在测度金融一体化时的优缺点,并从数据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指标内在缺陷两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在我国城市群金融一体化测量中的适用性,认为数量法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