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2)
2023(9866)
2022(8208)
2021(7283)
2020(5667)
2019(12756)
2018(12482)
2017(23683)
2016(12348)
2015(13645)
2014(13777)
2013(13807)
2012(13364)
2011(12684)
2010(12991)
2009(12018)
2008(11550)
2007(10349)
2006(9755)
2005(9341)
作者
(37959)
(31602)
(31508)
(29833)
(20411)
(14978)
(14305)
(12218)
(12134)
(11170)
(11016)
(10482)
(10317)
(10126)
(9910)
(9704)
(9421)
(9151)
(9105)
(8803)
(8186)
(7746)
(7575)
(7400)
(7216)
(7095)
(6870)
(6802)
(6436)
(6218)
学科
(81510)
经济(81449)
管理(30873)
地方(27574)
(26531)
中国(24770)
方法(20604)
(18642)
企业(18642)
数学(17767)
数学方法(17664)
地方经济(16612)
(16596)
业经(16233)
(14102)
(13004)
环境(12348)
农业(12009)
(11551)
金融(11549)
(10555)
银行(10546)
(10438)
(10421)
贸易(10411)
(10404)
(9860)
产业(9622)
(9522)
发展(9065)
机构
学院(189949)
大学(188177)
(89873)
经济(87948)
研究(75761)
管理(67938)
理学(56614)
中国(56413)
理学院(55793)
管理学(54975)
管理学院(54592)
科学(44314)
(41886)
(38426)
(37111)
研究所(34486)
中心(33024)
(30134)
财经(28873)
经济学(28750)
(28489)
师范(28278)
(27581)
(27439)
北京(27283)
(25995)
经济学院(25394)
(24535)
科学院(23408)
业大(23314)
基金
项目(119742)
科学(95791)
研究(89561)
基金(86214)
(74516)
国家(73926)
科学基金(63550)
社会(60225)
社会科(57180)
社会科学(57168)
(47171)
基金项目(45365)
(39462)
教育(38929)
自然(37885)
自然科(36983)
自然科学(36978)
自然科学基金(36270)
编号(35287)
资助(33988)
(33542)
成果(28627)
发展(27722)
重点(27564)
(27300)
课题(25781)
(25556)
国家社会(25473)
(24452)
创新(23026)
期刊
(115419)
经济(115419)
研究(65903)
中国(43187)
管理(27102)
(26291)
科学(25663)
(25339)
学报(24601)
教育(20293)
(20269)
金融(20269)
经济研究(19251)
大学(18712)
农业(18078)
业经(17824)
学学(17555)
技术(17451)
问题(15835)
财经(14904)
(13124)
技术经济(11135)
世界(10483)
(10463)
(10358)
资源(10353)
商业(10088)
现代(9756)
统计(9460)
国际(9437)
共检索到311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亚平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与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十几年,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日益增大,其关键原因是两个区域城市化质量的明显差异。采用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实证了这种差异,并阐述其原因,分析过度发展超大中心城市的若干负面效应,进而提出西部地区要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和谐发展,今后应重点发展准中心城市为辅核心的、结构合理的城市圈,增强城市网络张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晔  钟昌标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信息网络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机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研究有助于各地政府制定信息化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昌标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要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对信息网络作用于区域经济的机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娟  
文章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数据包络分析的集成评估方法,数据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党兴华  赵璟  
本文借助Zipf公式考察了陕西省关中地区自1978年到2002年间城市规模分布的变化趋势。根据统计资料,本文对关中城市群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和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如何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的有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小玫  冉净斐  
经营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营城市要注重城市产业的优化组合、城市土地利用的优化组合、城市资本的优化组合。同时,也应重视城市无形资产的创造、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环境的优化以及城市文化的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波  赵金楼  赵英姝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个省份、地区都在思考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其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网络经济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网络经济的主体构成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网络经济的现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拟合了黑龙江省网络经济与区域经济GDP的相关发展曲线,得出二者高度相关的结论,进而提出黑龙江省发展网络经济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进黑龙江省网络经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旺军  
社会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俱乐部,将区域空间内企业的知识传递、创新活动、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外部问题内部化,其存在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科斯制度的形式。这一理论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贡生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开"字型发展战略,"勿"字形模式,"弗"字形网络布局,"四类六区"型的发展战略,菱形发展战略,"丰"字型发展战略和"三纵四横"的经济增长布局。尽管这些战略各有所短,但站在十二五规划前期,如果政府能够博取众长,以"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合理规划一、二、三类经济区和一、二、三类经济带,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一次实现腾飞。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边成敏  陈子熹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水平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企业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度应用是提高区域科技水平的重要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拓宽了区域经济转型渠道,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创新动力。基于此,文章阐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政策不完善、利益矛盾等问题,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策略,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合军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国内经历了十数年的发展以后,已经在多个领域内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大大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计算机相关技术也助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人类群体在众多行业的生活生产方式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文章以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状况为分析的基础,探讨和分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为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更深的程度上和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相互结合,促进我国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速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晓平  
本文采用企业跟踪调查法,结合中国一拖的案例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大型国有企业的网络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探讨了企业网络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磊   袁世昌  
基于2013—2021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CRITIC-熵权法测度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借助QAP分析法揭示各维度差异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程度,并运用改进的修正引力模型,构建有向加权的省域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从整体、局部、个体3个维度量化其网络结构。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不同省域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广东、上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各省域数实融合平均水平变化最小,数字产业平均变化水平次之,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创新平均水平变化较大,数字基础设施差异和数字创新差异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从网络结构来看,各省份之间数字经济联系不够紧密,邻近省份易形成凝聚子群,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在数字经济关联网络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永琴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应该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带动西部整体经济的腾飞。最后就城市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志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了“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我国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大致也体现了这种转变。同时,东中西部地区迅速扩大的差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