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0)
2023(8136)
2022(6902)
2021(6385)
2020(5075)
2019(11349)
2018(11148)
2017(21481)
2016(11470)
2015(12604)
2014(11970)
2013(11454)
2012(10476)
2011(9483)
2010(9931)
2009(9336)
2008(9059)
2007(8151)
2006(7500)
2005(6836)
作者
(30407)
(25180)
(25112)
(24093)
(16369)
(11939)
(11402)
(9589)
(9576)
(9230)
(8428)
(8377)
(8007)
(7923)
(7894)
(7884)
(7579)
(7432)
(7289)
(7202)
(6136)
(6095)
(6021)
(5763)
(5761)
(5628)
(5593)
(5484)
(4948)
(4913)
学科
(44472)
经济(44426)
管理(34437)
(31172)
(25545)
企业(25545)
中国(16605)
(13724)
方法(13457)
地方(11971)
(11332)
数学(11127)
数学方法(10928)
(10761)
业经(10239)
(9078)
贸易(9073)
(8996)
农业(8867)
(8786)
环境(7804)
理论(7651)
(7636)
(7616)
(7441)
银行(7440)
(7186)
及其(7082)
城市(6906)
(6734)
机构
学院(157812)
大学(152780)
(65491)
经济(63841)
管理(60134)
研究(54899)
理学(50789)
理学院(50198)
管理学(49425)
管理学院(49092)
中国(41362)
(32526)
(31386)
科学(31192)
(26186)
中心(24852)
(24790)
财经(24011)
研究所(23317)
(22569)
师范(22445)
(21691)
(20632)
北京(20441)
(20379)
(20025)
经济学(19225)
业大(18887)
师范大学(17679)
财经大学(17463)
基金
项目(100523)
科学(80769)
研究(78093)
基金(72353)
(61419)
国家(60881)
科学基金(53373)
社会(50151)
社会科(47506)
社会科学(47499)
(39469)
基金项目(37578)
教育(35814)
编号(33237)
自然(33126)
(33088)
自然科(32374)
自然科学(32367)
自然科学基金(31739)
资助(28848)
成果(27268)
课题(23617)
(23093)
重点(22530)
(21647)
(20897)
国家社会(20159)
(20098)
(20021)
项目编号(19866)
期刊
(80029)
经济(80029)
研究(51752)
中国(30197)
管理(23437)
(23127)
教育(19582)
(19525)
科学(19478)
学报(17084)
(16993)
金融(16993)
业经(14289)
大学(13645)
经济研究(13350)
农业(13254)
技术(13031)
学学(12808)
问题(11476)
财经(11355)
(9901)
现代(8902)
(8891)
(8575)
国际(7905)
(7687)
论坛(7687)
商业(7605)
城市(7591)
技术经济(6871)
共检索到24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晞月  
以荒野景观作为一种自然景观风貌在人居环境背景下的内涵探究为基础,辨析了荒野景观与自然、废弃地景观的概念,梳理了现阶段荒野景观的认知模式以及其在城市绿地框架中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将城市中具有普遍性的荒野景观实践划分为初级荒野景观的保护性开发、次级荒野景观的更新修复、类荒野景观的创造,并结合现今城市荒野景观的普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战略性的处理策略,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城市中荒野景观的存续、可持续发展与营造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晞月  
以荒野景观作为一种自然景观风貌在人居环境背景下的内涵探究为基础,辨析了荒野景观与自然、废弃地景观的概念,梳理了现阶段荒野景观的认知模式以及其在城市绿地框架中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将城市中具有普遍性的荒野景观实践划分为初级荒野景观的保护性开发、次级荒野景观的更新修复、类荒野景观的创造,并结合现今城市荒野景观的普遍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相应战略性的处理策略,以期为我国现阶段城市中荒野景观的存续、可持续发展与营造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麦产  
城市规划师从意愿上都会把追求规划的确定性列为理想目标,但由于规划编制时存在的主观认识局限性和规划实施中规划对象的变异性,导致了规划与实践的脱离,造成了所谓的规划"失效"。为了实现规划与实施的动态吻合、保持二者的一致性,从而增进城市规划的同步性、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需要在编制规划时预留应对各种未知因素和未来挑战的技术性空间,并恒常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补充、修编,实现规划的及时革新或再生,缩短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距离。此所谓规划的可变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匡茂华  洪美玲  
一座名山,有两条道通向山顶:一条是阳光大道,一条是通幽小径,大道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小径上人迹罕至,走小径上山的人一路可悠哉悠哉到达山顶,还可观看沿途风景,而走大道的人则随着人群一路紧赶,爬上山顶,已没有精力再细细品味一览众山小的滋味了!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与大企业同台较量呢?还是避开大企业,另辟蹊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倪永品  
本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政策文本量化方法,研究现行监管体制下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结构和特征。结果发现: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存在着共治与管制、供给与需求、结构与配置三方面的政策缝隙。有效弥补政策缝隙,食品安全治理要从政府管制型向社会共治型转变;要增加食品安全需求侧政策工具供给;要改善政策结构,优化政策工具配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少华  
林登的无缝隙政府理论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理念,郑州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信息共享促进部门无缝隙衔接,优化业务流程促进无缝隙审批,以扁平化改革推动社区服务无缝隙对接。笔者认为,未来的社会管理创新,应倡导无缝隙政府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促进公共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结果为导向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德米  
公共政策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成为经济增长、体制改革和国家转型的依赖工具、手段和路径。政策的后果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来源。在推进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过程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识别风险源。文章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政策缝隙"概念,用来理解社会不稳定的来源。政策缝隙体现在对实质性利益调整或再分配的过程中,政策文本出现了时间、空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不一致现象,而政策不一致即成为风险源。在评估出风险源基础上,实现源头治理的关键是以科学和民主的方式来制定精细化方案弥补政策缝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天智  陈欣  王晓俊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入对存量空间的提质增效阶段,城市微更新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趋势之一。论文首先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城市微更新的研究动态,归纳了城市微更新理论为景观改造提供的新思路与实践方法。其次,基于安徽省阜阳市的一系列公园绿地改造设计实践与研究,从节点与网络之间的辩证关系角度梳理总结在景观建设中实践城市微更新理念的途径与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广杰  韩锐  尹博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和多技术协调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针对遗产电厂集水区域的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水处理措施,提出系统性的电厂海绵性生态景观设施选择方法,以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在工业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存友  陈玲循  胡希军  
在分析城市特色景观的形成因素、探讨城市特色景观类型、总结城市特色景观塑造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城市识别系统理论,从理论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统的五大角度出发,提炼基于城市特色景观的城市识别系统的具体构建策略,以期对城市识别系统的应用和城市特色景观的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宏  梁献超  刘艳阳  
针对城市内涝、雨水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分析了美国利用雨水营造雨水景观的成功案例如"雨水花园"和"绿色街道"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园林景观的手段和材料加强城市雨水蓄滞能力,提高雨水下渗量的景观途径,并分析了具体办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宏伟  
对技术种群缝隙竞争演化模型的分析表明,在"碳锁定"背景下,低碳技术在主流市场会遭遇碳基技术体制的排挤,缝隙市场能为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受保护的空间,为实现"碳解锁"创造条件。缝隙创新分为竞争性缝隙创新和互补性缝隙创新两类,相应地,"碳解锁"缝隙创新战略分为替代战略和兼容战略。二者实现"碳解锁"的路径和方式不同,替代战略包括竞争性缝隙形成、缝隙积累与分叉、体制替代3个阶段,兼容战略包括互补性缝隙形成、体制兼容和体制低碳化转型3个阶段。在"碳解锁"路径选择时需权衡这两种战略的利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攀  
伴随着县域金融竞争的加剧,对很多地区的县域支行而言,红海市场已经提前到来。本文从产品、网点、人员、机构等方面,将农行与县域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了比较,认为农行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上有着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不断寻找县域和农村产品市场的"缝隙",加强产品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于祖尧  
70年代以来,国外经济学界对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在官方统计中无反映的,非正规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广泛研究。对这种经济活动,称谓不一,界定的范围也不尽相同,有称为“地下经济”,有称为“影子经济”,也有称为“非正规经济”,等等。对它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尹妮  
生态休闲理念集中反映了当前受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而生态休闲旅游无疑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这就要求乡村旅游产业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加快产品更新与服务升级。园林景观作为兼具自然美感与人文特质的旅游资源,充分契合了时下受众的生态休闲消费需求。因此,应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乡村本地的园林景观资源,合理打造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新型乡村旅游体系,以此去驱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多元化转型、长效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