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4)
- 2023(8757)
- 2022(7213)
- 2021(6453)
- 2020(5195)
- 2019(11774)
- 2018(11126)
- 2017(20848)
- 2016(11574)
- 2015(12470)
- 2014(12217)
- 2013(11931)
- 2012(11162)
- 2011(10150)
- 2010(10152)
- 2009(9489)
- 2008(9434)
- 2007(8176)
- 2006(7381)
- 2005(6472)
- 学科
- 济(47399)
- 经济(47305)
- 管理(33957)
- 业(29535)
- 企(23022)
- 企业(23022)
- 方法(19835)
- 数学(17270)
- 数学方法(17055)
- 中国(15963)
- 农(12575)
- 学(12558)
- 财(11391)
- 环境(10588)
- 业经(9859)
- 地方(9852)
- 制(9618)
- 贸(9357)
- 贸易(9356)
- 易(9070)
- 农业(8389)
- 划(7569)
- 银(7336)
- 融(7319)
- 金融(7318)
- 银行(7292)
- 城市(7141)
- 技术(7113)
- 行(6946)
- 体(6636)
- 机构
- 大学(175826)
- 学院(172510)
- 济(68710)
- 经济(67276)
- 管理(63834)
- 研究(62902)
- 理学(56178)
- 理学院(55389)
- 管理学(54267)
- 管理学院(53960)
- 中国(44581)
- 科学(42445)
- 农(37667)
- 京(37096)
- 所(32839)
- 业大(31896)
- 财(30704)
- 研究所(30517)
- 农业(30104)
- 中心(27612)
- 财经(25196)
- 江(25058)
- 范(22935)
- 经(22900)
- 院(22810)
- 北京(22653)
- 师范(22570)
- 经济学(21704)
- 农业大学(20479)
- 经济学院(19761)
- 基金
- 项目(125085)
- 科学(98408)
- 基金(93521)
- 家(85642)
- 国家(84982)
- 研究(81654)
- 科学基金(71606)
- 社会(55013)
- 社会科(52154)
- 社会科学(52137)
- 基金项目(50526)
- 自然(48867)
- 省(47805)
- 自然科(47760)
- 自然科学(47739)
- 自然科学基金(46881)
- 划(41976)
- 资助(36458)
- 教育(36043)
- 编号(28960)
- 重点(28850)
- 部(26903)
- 发(26518)
- 创(25879)
- 计划(25774)
- 科研(24638)
- 创新(24412)
- 国家社会(23870)
- 教育部(22313)
- 成果(22180)
共检索到242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森 张薇 曾坚
选取了17个与绿道活跃度相关的影响因子,采用现场调研、GIS网络分析法与邻域分析法,对样本绿道的影响因子与活跃度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道公园活跃度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绿道公园活跃度与周边居住区分布、现有基础设施利用率、低POI密度区域、公园内部设施完善度以及更多有效的出入口等要素密切相关,并据此提出了规划策略。
关键词:
绿道公园 活跃度 影响因子 计算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森 张薇 曾坚
选取了17个与绿道活跃度相关的影响因子,采用现场调研、GIS网络分析法与邻域分析法,对样本绿道的影响因子与活跃度进行统计,运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道公园活跃度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绿道公园活跃度与周边居住区分布、现有基础设施利用率、低POI密度区域、公园内部设施完善度以及更多有效的出入口等要素密切相关,并据此提出了规划策略。
关键词:
绿道公园 活跃度 影响因子 计算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晋云 白俊红 张艺璇
本文在探析社会信用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表征社会信用,并与用于刻画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新增企业注册信息相匹配,实证分析社会信用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用能够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不同度量指标、排除相关政策影响、考虑滞后效应、更换研究样本和剔除异常样本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通过促进劳动力集聚、吸引风险投资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三方面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一般等级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更强,其有利于提升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但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存在正向空间关联性,社会信用不仅能够激发城市的创业活力,还有利于提高相邻城市甚至地理距离更远关联城市的创业活跃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伟芬 胡耀 何骏
探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如何促进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且主要提升了服务业、低行政级别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能通过技术集聚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引致创业机会效应,提升机会型创业活跃度,也会对传统零售、批发等行业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促进生存型创业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与“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政策存在显著的正向联动效应。文章为如何有效发挥电子商务试点政策的促创业效应,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及促进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安 苏丽锋 谢远涛
利用2010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的横截面数据,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成本的差异对各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成本因素都与创业活跃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职工平均工资、开业程序、开业时间是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关键因素,而房租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开业时间、实缴资本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大。因此,努力降低创业成本,改善创业环境,是提高创业活跃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创业成本 广义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毕钰
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工商注册数据,考察创业活跃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处于第一档次,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处于第二档次。(2)区域差距整体在缩小,但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八大地带间的差距也未缩小。(3)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大于内部,八大地带内部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八大地带间。(4)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交通便利和金融发展整体拉大了地区组间差距,市场化和财政支出缩小了地区组间差距。对全部城市间的差距,数字经济之外的因素均为缩小作用。(5)解释率最大的变量是数字经济和市场化,其次是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更大程度上解释的是主要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差异。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齐 刘明霞
绿色创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研究如何从政策层面推动绿色创业是一个有价值的议题。文章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对城市绿色创业活跃度有显著积极作用,并且该影响因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司法文明程度不同而有着明显差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政策通过提升政府科技投入、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对外开放对绿色创业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鲍鹏程
文章以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基于熵权法测度数字经济指数,利用每万人绿色发明专利授权数表征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就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水平,这一正向效应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和高商业魅力城市中更加突出。机制检验发现,创新活跃度是数字经济影响城市绿色创新的重要传导机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跨过数字经济的单门槛和创新活跃度的双门槛后,数字经济的绿色创新效应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文平 李新春 陈强远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流动人口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各地区之间呈现出来的差异化发展水平和创业活跃程度。流动人口聚集是如何影响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将异质性社会个体与企业家创业的职业选择假设引入到垂直联系的自由企业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 with vertical linkage,FEVL)中,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14年全国5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较大的市场规模、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与较低的中间投入品价格是城市吸引流动人口特别是创业型个体的重要动因,并进而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而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D&K方法的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流动人口比例会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越大,创业活跃度越高。本研究从流动人口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地区之间创业活跃度的差异之谜,同时也拓展了创业研究的经济地理和制度的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伟杰 胡润哲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培育新型智慧城市、发展平台经济以及促进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议题。本文以2012年以来分三批推行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借助计算机编程技术(Python)爬取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和北大法宝政策数据库,基于simhash算法和jieba分词等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提高试点城市的创业活跃度。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智慧产业政策通过促进数据要素集聚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智慧政务和智慧民生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了城市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试点政策的创业效应存在于大中型城市、高市场潜能、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较好的城市;试点政策对低污染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业活跃度提升发挥效应,但同时也抑制了高污染制造业的创业活跃度。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反事实检验,结果表明试点政策的创业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持续性创业效应需要进一步发挥与其他相关措施的协同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康杰 李娜
通过利用2000~2019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舒适性对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舒适性与城市创业活跃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且多数城市仍位于拐点左侧;环境舒适性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东部地区,环境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的正向效应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更为显著;东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气候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均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生态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污染舒适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污染加重不利创业;环境舒适性通过创新、城镇化中介能正向影响创业活跃度,高技能人才中介不显著但对创业活跃度有正向作用。建议规避气候舒适负效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开展污染治理,同时提升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吸引高技能人才,有效激发城市创业活力。
关键词:
环境舒适性 创业活跃度 创业活力 倒U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晋峰 石晓腾 贾薇
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提出旅游活跃度概念和评价指标,应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定量研究城市居民旅游活动人群分异规律和群体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居民旅游活跃度人群分布为指数型,案例城市旅游活跃度均值和中位数值都不高,旅游活跃度可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新变量;2)中国城市居民旅游活动人群分异呈“二五规律”和“五八规律”,即旅游活跃度排名前20%的城市居民完成了全部旅游活动的50%,排名前50%的城市居民完成了全部旅游活动的80%;3)中国城市居民中旅游活跃群体和不活跃群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偏移性,年龄、收入、家庭生命周期、职业、学历、婚姻等特征属性对旅游活跃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同一人口统计学群组的旅游活跃人群可分为4个亚群组;5)中国城市居民中旅游活跃群体比不活跃群体的出游半径大500 km,比新“吴曲线”扩大了100 km,比老“吴曲线”扩大了2倍。研究结论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市场细分、需求预测和市场营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娜 杨世伟 陈文晖
数字创业是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客观认识数字创业现状、揭示其驱动因素是激发数字创业活力的前提。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城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注册企业数据,测算分析数字创业活跃度水平及其变化,进而利用随机森林模型估计数字创业活跃度多维外部驱动因素重要性。数字创业活跃度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主要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两者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外部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受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维度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业发展基础、政府支持、技术累积量、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是主要驱动因素;分阶段看,技术累积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驱动作用在增强,市场规模的驱动作用在减弱;分城市类型看,相比于主要城市,技术环境维度的科研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融资条件,特别是市场环境维度的市场化程度对其他城市的驱动作用更强。为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保障力度,着力推动数字创业;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优化数字创业市场环境;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畅通创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困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史志慧 方佳明 胡丽雪
现有文献对政务社交媒体用户参与动机研究缺乏,有鉴于此,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提出了公众参与政务微信活跃度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四川省21个市州的市级政府部门323个公众号的用户参与情况构建的面板数据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务微信发文量、评论回复量、系统的定制化水平、是否每日发文对公众参与政务微信的活跃度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对在线政务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解,也可以帮助政务社交媒体平台管理者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强化媒体用户互动,推进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礼 龚钰涵
专利质押融资可将“知本”变现为“资本”,是初创企业解决无形资产质押难题和缓解资金短缺困境的关键。基于2005~2019年中国所有新创企业注册信息,本文构造城市—行业—年度层面创业活跃度的面板数据集,以专利质押融资试点为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和广义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专利质押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能显著提高创业活跃度,且在质押率较低的行业中促进作用更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等缓解内生性问题,考虑处理效应异质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专利质押融资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分担创业风险双重机制来提升创业活跃度。此外,专利质押融资能更具靶向性地促进民营企业、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创业活跃度提升;且在技术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其创业效应更显著。最后,专利质押融资的创业效应可以进一步驱动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实现创新创业联动效应。
关键词:
专利质押 创业 融资约束 创业风险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