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1)
- 2023(17116)
- 2022(14635)
- 2021(13298)
- 2020(10905)
- 2019(25169)
- 2018(24951)
- 2017(48123)
- 2016(26151)
- 2015(29307)
- 2014(29367)
- 2013(29207)
- 2012(27156)
- 2011(24733)
- 2010(24886)
- 2009(22999)
- 2008(22634)
- 2007(20060)
- 2006(17939)
- 2005(16247)
- 学科
- 济(113471)
- 经济(113315)
- 管理(78970)
- 业(73722)
- 企(60189)
- 企业(60189)
- 方法(46802)
- 数学(40479)
- 数学方法(40083)
- 中国(34067)
- 农(30106)
- 财(28876)
- 地方(28094)
- 业经(25846)
- 制(23946)
- 学(22581)
- 农业(20351)
- 环境(19433)
- 贸(19216)
- 贸易(19201)
- 银(18881)
- 银行(18835)
- 融(18519)
- 金融(18513)
- 易(18498)
- 行(18059)
- 技术(17491)
- 务(17327)
- 财务(17251)
- 财务管理(17210)
- 机构
- 大学(378394)
- 学院(376330)
- 济(153168)
- 经济(149730)
- 管理(147496)
- 研究(129760)
- 理学(126677)
- 理学院(125232)
- 管理学(123257)
- 管理学院(122565)
- 中国(96965)
- 京(81830)
- 科学(78250)
- 财(73451)
- 所(64646)
- 农(59569)
- 研究所(58229)
- 中心(58145)
- 财经(57677)
- 江(56729)
- 业大(54337)
- 经(52327)
- 北京(52202)
- 范(50735)
- 师范(50275)
- 院(47470)
- 经济学(46446)
- 农业(46188)
- 州(45882)
- 财经大学(42759)
- 基金
- 项目(252697)
- 科学(199525)
- 研究(186650)
- 基金(183245)
- 家(158509)
- 国家(157157)
- 科学基金(135717)
- 社会(119065)
- 社会科(112899)
- 社会科学(112874)
- 省(98484)
- 基金项目(97079)
- 自然(86732)
- 教育(85241)
- 自然科(84678)
- 自然科学(84661)
- 自然科学基金(83114)
- 划(82600)
- 编号(75619)
- 资助(75243)
- 成果(62123)
- 发(56553)
- 重点(56256)
- 部(55825)
- 课题(52900)
- 创(52238)
- 国家社会(49036)
- 创新(48799)
- 制(48578)
- 教育部(48233)
- 期刊
- 济(174973)
- 经济(174973)
- 研究(117410)
- 中国(76711)
- 学报(57179)
- 管理(55530)
- 财(55255)
- 农(54957)
- 科学(53289)
- 大学(43899)
- 教育(43475)
- 学学(41189)
- 农业(37574)
- 融(36738)
- 金融(36738)
- 技术(32277)
- 业经(28806)
- 财经(28585)
- 经济研究(27217)
- 经(24329)
- 问题(24067)
- 图书(19009)
- 业(18887)
- 理论(18366)
- 技术经济(17993)
- 科技(17880)
- 现代(17436)
- 商业(16686)
- 实践(16612)
- 践(16612)
共检索到569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丹 李林 曹婷
如何以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城市绿色发展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在时间上存在“滚雪球”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3)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信息化转型效应是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论可为探索双碳背景下的共同富裕推进模式提供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德涛 张景静
基于中国2006-2019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计算财富指数和绿色发展效率,实证检验财富对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财富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了绿色发展,此结论在解决内生性偏误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财富的绿色发展提升效应只存在于财富水平较高的地区。(3)以污染行业或资源产业为经济支柱的地区,财富的污染属性侵蚀了绿色发展。(4)政府明确设定绿色发展目标会强化财富对绿色发展的作用。(5)高财富水平缔造的公众环境偏好效应和技术革新的资金条件是财富诱导绿色发展的形成逻辑。据此,为助力中国实现经济和生态的高阶次共同富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财富 绿色发展 绿色偏好 共同富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永文 夏天添
为回答“什么样的绿色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问题,该研究立足“两山”理念,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通过案例分析构建了基于绿色发展模式的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模型,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与组态分析,探讨了不同条件组态的绿色发展模式如何高绩效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结果显示:绿色产业分工、绿色技术变革、绿色资源分配、宏观调控、教育投入与资本流动是影响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条件变量,并以此提出了“产业分工型绿色发展模式”“技术变革型绿色发展模式”“资源分配型绿色发展模式”三种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高绩效组态路径方案。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相关地方政府可从绿色产业分工、绿色技术变革与绿色资源分配视角出发,探索有地方资源禀赋或产业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以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多实质的成效。
关键词:
“两山”理念 绿色发展模式 共同富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永文 夏天添
为回答“什么样的绿色发展模式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问题,该研究立足“两山”理念,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通过案例分析构建了基于绿色发展模式的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模型,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与组态分析,探讨了不同条件组态的绿色发展模式如何高绩效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结果显示:绿色产业分工、绿色技术变革、绿色资源分配、宏观调控、教育投入与资本流动是影响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条件变量,并以此提出了“产业分工型绿色发展模式”“技术变革型绿色发展模式”“资源分配型绿色发展模式”三种可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高绩效组态路径方案。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相关地方政府可从绿色产业分工、绿色技术变革与绿色资源分配视角出发,探索有地方资源禀赋或产业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以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多实质的成效。
关键词:
“两山”理念 绿色发展模式 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丁 陈博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碳减排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高城镇化水平区域及高要素市场化程度区域更加显著。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共同富裕 碳减排 数字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丁 陈博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碳减排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提升的促进作用,在高城镇化水平区域及高要素市场化程度区域更加显著。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共同富裕 碳减排 数字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蒲甘霖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矩阵、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边界为750千米。据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的再分配效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绿色普惠金融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蒲甘霖
文章基于2017—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矩阵、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7—2020年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边界为750千米。据此,提出政府应充分发挥绿色普惠金融的再分配效应、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绿色普惠金融的溢出效应。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康洁 于法稳
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是新时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而共同富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为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依托企业、产业园等主体以技术要素联动提高效率,多措并举加快绿色金融撬动,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促进资源优配驱动,实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等。最后,从组织、资金、人才、技术和法制五个层面构建了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调推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共同富裕 协同推进 实现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旭辉 王经伟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遵循。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从绿色一体化、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创新三个维度对2010—2020年中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方法和QAP方法揭示其区域差距的空间来源、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在各子系统中,东部地区均呈现出显著优势,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绿色创新水平不容乐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区域差距呈恶化趋势,板块间差距是整体差距的最主要来源,缓解板块内差距的着力点位于西部和东部地区;全国及四大板块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的演进脉络各异,但极化趋势均日益加剧并伴随着“优者更优”现象;合理调控科创环境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是缓解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区域失衡问题的决定力量,而第二产业占比过高会抑制城乡绿色发展,此外在区域层面各影响因素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淑娟 谢文武 黄镇
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激发绿色产业创新潜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助力全民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是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特征体现。进一步激活乡村旅游,是促进我国旅游业经济高效率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推动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蛋糕”,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激励人们前来消费,提升乡村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很多乡村地区都已经着手大力发展旅游业,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旅游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与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共同富裕 农民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季刚 刘翔宇
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文章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绿色金融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门槛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1)绿色金融能够促进共同富裕,其系数为0.774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均能产生显著作用,并且通过了替换被解释变量、内生性检验等稳健性检验;(2)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东部地区、非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地区和林业经济水平低地区,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3)随着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不断增强且呈“U”型趋势;(4)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而且对邻近地区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系数分别为0.0788和0.4708,空间自相关系数为0.4091,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将地理邻接矩阵替换成空间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空间溢出效应依然存在。文章讨论了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为共同富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研究结论和讨论,提出发展绿色金融、优化资源流通和地区协同发展、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市场化程度以及推动林业经济发展等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危俊
绿色信贷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笔者对张家界地区绿色信贷促进农户稳定增收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发现,绿色信贷通过支持绿色农业发展和农旅融合,在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绿色信贷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效果明显一是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