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3)
2023(17537)
2022(14663)
2021(13370)
2020(11152)
2019(25396)
2018(24724)
2017(47225)
2016(25594)
2015(28467)
2014(28222)
2013(27425)
2012(25269)
2011(22655)
2010(22217)
2009(20558)
2008(20053)
2007(17740)
2006(15275)
2005(13112)
作者
(76958)
(64437)
(64123)
(60804)
(40568)
(31164)
(29125)
(25375)
(24435)
(22613)
(21764)
(21738)
(20297)
(20039)
(20029)
(19998)
(19979)
(19117)
(18594)
(18399)
(16232)
(15757)
(15391)
(14619)
(14614)
(14224)
(14184)
(14178)
(12986)
(12931)
学科
(102683)
经济(102567)
管理(74877)
(68895)
(56293)
企业(56293)
方法(48891)
数学(43155)
数学方法(42623)
(28277)
中国(27926)
(26523)
(24180)
业经(22413)
环境(20474)
地方(20311)
(19732)
贸易(19727)
(19171)
农业(19050)
(17179)
(17046)
财务(17002)
财务管理(16959)
企业财务(16097)
技术(15858)
理论(15784)
(15694)
(15689)
(14484)
机构
学院(366660)
大学(366343)
(144746)
经济(141691)
管理(140287)
研究(123299)
理学(122826)
理学院(121406)
管理学(119047)
管理学院(118415)
中国(90076)
科学(81434)
(76523)
(71529)
(63365)
(63016)
业大(62595)
研究所(58168)
中心(57521)
农业(57191)
(53591)
财经(51886)
(47301)
(47053)
北京(46691)
师范(46373)
(45118)
经济学(44412)
(42554)
经济学院(40447)
基金
项目(261228)
科学(205131)
基金(190927)
研究(180277)
(170818)
国家(169446)
科学基金(144459)
社会(115503)
社会科(109466)
社会科学(109433)
(103223)
基金项目(101884)
自然(97570)
自然科(95357)
自然科学(95325)
自然科学基金(93603)
(87762)
教育(83022)
资助(76847)
编号(70601)
重点(59798)
(56549)
(56264)
成果(54792)
(54781)
科研(51514)
创新(51283)
计划(51063)
课题(48900)
国家社会(48317)
期刊
(148790)
经济(148790)
研究(96023)
学报(67939)
中国(65335)
(63403)
科学(60009)
大学(50203)
(49224)
管理(48021)
学学(47985)
农业(43021)
教育(33029)
技术(30217)
(27393)
金融(27393)
业经(25615)
财经(24831)
经济研究(24420)
(22787)
(21386)
问题(21261)
(19900)
科技(18218)
业大(18139)
资源(17321)
技术经济(17307)
统计(16974)
商业(16555)
(16124)
共检索到512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史梓寒  唐婷  
利用计算机创建了24幅城市绿地道路的情景模拟图,并使用网络调查数据分析对比了这些图片与人们心目中愿望路径的符合程度。结果显示:弯曲整体铺装园路符合大多数受访者的愿望路径;当把道路设置在有明确目的地的环境中时,能够符合大部分人的愿望路径;当环境中存在标识目的地要素时,环境的自然度对于人们的愿望路径影响较小;人们在自然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中行走的意愿大于自然度较高的环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天馨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传统父权体制下城市绿地建设存在的不足,认为在规划方面,父权体制下的城市绿地存在城市空间公私邻域分离、绿地等私领域空间受重视程度较低、绿地分配不合理等缺陷;在设计层面,传统的纪念碑和轴线空间都是父权思想的体现.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绿地规划不可忽视不产生经济利益的用地,绿地的分配需匀质;城市绿地设计应关注人和自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志猛  叶功富  康伟锋  潘辉  关庆伟  
As a sub-ecosystem of city ecosystem,urban vegetation is the principal natural factor of the city and it can adjus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Th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urban greening mainly by combining artificial investigation with statistic method,needs a great amount of people and money,...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良生  罗茂婵  李吉跃  苏德荣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城市绿地灌溉用水量逐年递增,形成了与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城市用水类型.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城市绿地灌溉用水问题如同农业用水一样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该文借鉴SWOT法(自我诊断方法)将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推广和发展作为一个运作的项目,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发展自身的优势、弱点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结合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特点,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并得出6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以便今后更好地推广和发展城市绿地节水灌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磊  
在城市绿地功能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静态属性的结构性绿地和动态属性的过程性绿地进行了功能上的区分。结合树型结构和网络结构的自身优势与缺陷,提出了城市绿地树网型结构模式,并对城市绿地树网结构的特征、优势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包婕  江峰  马嘉伟  徐彦  马瑗蕊  陈楚文  叶正钱  柳丹  
【目的】城市绿地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效益及各项功能的发挥。分析中外城市绿地土壤研究文献,梳理与总结中国城市绿地土壤研究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和科学网(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2—2021年关于城市绿地土壤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从发文量、国家及机构分布、代表人物及热点内容、研究重点内容、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沿等方面,阐明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及动态发展。【结果】近10年城市绿地土壤研究领域共发表中英文文献1 107篇,其中中国发文总量最多,且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内研究内容主要为土壤质量,研究热点从土壤肥力质量到土壤污染,再到土壤改良修复。国外研究内容主要是城市绿地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热点从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到提出绿地维护管理策略,再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研究前沿集中在重金属污染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结论】城市绿地土壤中英文文献的研究重点不同,中文文献更关注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这与国家政策、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而英文更关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这可能与气候变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效益等有关。图3表5参58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由于大型城市绿地场地条件错综复杂,其中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分布范围需要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研究将适宜性分析引入,形成城市绿地适建性分析。首先分析可能影响建设分布的各项因素,设计分级标准及评分等级。然后借鉴相关技术方法形成综合评价,在城市绿地中设定适宜建设、谨慎建设、禁止建设的区域。从而使大型城市绿地内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更具综合性、定量性、精确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东成  陈小奎  张培培  
通过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城市绿地的经济效益可计量性,并开展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经济价值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是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昌顺  谢高地  鲁春霞  刘春兰  李娜  王硕  孙艳芝  
按照城市功能定位将北京市分为中心城、卫星城和郊区,利用2005-2011年的19个站点逐日3个时次(8∶00、14∶00、20∶00)的温度数据,对比分析中心城和卫星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及其变化,同时利用野外试验数据,对比研究不同城市绿地对北京城市热岛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1各时次年平均气温中心城>卫星城>郊区,且中心城和卫星城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而郊区却波动下降,致使各时次中心城和卫星城热岛强度波动增强,且热岛强度增幅中心城高于卫星城;2中心城热岛强度冬季>夏季,而卫星城夏季>冬季,冬季均以8∶00最强,14∶00最弱,夏季卫星城各时次城市热岛强度次序与冬季相同,但夏季中心城却以20∶00最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杰  张浪  季益文  张青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司志国  俞小鹏  白玉杰  俞元春  关庆伟  
采集徐州市不同功能区0~20 cm和20~40 cm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对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孔隙度、毛管空隙度、田间持水量及pH值对城市绿地土壤酶活性没有影响,土壤密度能显著抑制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非毛管空隙度能显著提高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的活性,自然含水量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磷能显著抑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速效钾能显著提高脲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水解性氮和有机质对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有显著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对磷酸酶和蔗糖酶有显著影响;脲酶和过氧化物酶显著负相关,与蔗糖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鹤  褚俊英  刘家宏  秦大庸  
城市绿地因具有美化环境、降低空气污染、控制城市热岛等作用而日益得到重视。合理的城市生态供水不仅有益于植被的正常生长,对城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为统筹城市生态与国民经济发展,保证绿地健康,需要合理的绿地供水管理。本文以土壤含水量为标准,根据田间持水量、临界土壤含水量和凋萎系数三个土壤含水量值划分不同等级的绿地需水量,将供水量分为四个等级,建立了城市绿地供水合理性评价模型,为有效辨识供水合理性提供了参照依据。以2009年北京市城市绿地供水为例,进行了供水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供水基本合理,虽然绿地蒸散发受到一定抑制,但不影响植被生长;从逐月供水来看,个别月份存在供水过少或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波  邵丹娜  张利华  
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备选指标集,合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对指标集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筛选组建一套涵盖城市绿地数量、结构特征和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在专家打分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选择杭州市作为案例,收集杭州市2009-2011年城市绿地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遥感监测的分析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杭州市城市绿地空间合理性、质量优良性、结构适宜度综合评价结果。杭州市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80,2.79和2.82。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杭州市绿地实际遥感监测数据、文献资料和公众意见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娟  周亮  王新杰  李俊清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GIS支持下对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按城市梯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18 470个,绿地面积11 023.29 hm2,斑块数以面积小于3 000 m2的中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72%,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3 000 m2的大中型和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6.64%;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密度为167.6个/km2,边缘密度为2.58 m/h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2,均匀度为0.8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沿城市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兰岚  杨凯  程江  范群杰  
利用城市雨水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以及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有渗透、蓄积、利用及削减污染的四重效用。在总结分析国家现行绿化规范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绿地建设工作中可以与雨径流调蓄相结合的途径,并通过计算分析下凹式绿地和景观水体调蓄径流的可行性,为今后制定或完善绿地建设相关规范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