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1)
2023(13410)
2022(11394)
2021(10482)
2020(8772)
2019(20502)
2018(19826)
2017(38538)
2016(20562)
2015(23416)
2014(23248)
2013(23138)
2012(21879)
2011(19725)
2010(19831)
2009(18498)
2008(18195)
2007(16235)
2006(14161)
2005(12611)
作者
(60568)
(51041)
(50387)
(48107)
(32582)
(24693)
(23100)
(19913)
(19169)
(17954)
(17425)
(17128)
(16295)
(16005)
(15930)
(15735)
(15492)
(14919)
(14596)
(14502)
(12537)
(12377)
(12292)
(11663)
(11557)
(11441)
(11184)
(11115)
(10223)
(9983)
学科
(91835)
经济(91728)
管理(57705)
(53505)
(43392)
企业(43392)
方法(42707)
数学(37052)
数学方法(36704)
中国(25841)
(24169)
(21277)
地方(20887)
(19855)
业经(18267)
农业(16149)
(15801)
贸易(15792)
环境(15636)
(15199)
(14459)
理论(14016)
(13999)
(13118)
金融(13115)
(12717)
财务(12684)
财务管理(12647)
技术(12555)
(12416)
机构
大学(302455)
学院(298588)
(120743)
经济(117950)
管理(113883)
研究(102474)
理学(98372)
理学院(97064)
管理学(95326)
管理学院(94755)
中国(76594)
(65252)
科学(63952)
(55341)
(51395)
(50894)
中心(48160)
研究所(46776)
业大(45451)
(45332)
财经(44502)
(42183)
师范(41799)
北京(41045)
(40459)
农业(40123)
经济学(37505)
(37241)
(36179)
师范大学(34247)
基金
项目(203583)
科学(160899)
基金(149321)
研究(145971)
(131234)
国家(129881)
科学基金(111305)
社会(94249)
社会科(89317)
社会科学(89285)
基金项目(80006)
(78520)
自然(72621)
自然科(70894)
自然科学(70873)
自然科学基金(69584)
教育(67113)
(66830)
资助(60048)
编号(57943)
成果(47041)
重点(46024)
(45083)
(43810)
(41633)
课题(40257)
国家社会(39394)
科研(39011)
创新(38849)
教育部(38657)
期刊
(131572)
经济(131572)
研究(86897)
中国(58621)
学报(48909)
科学(45338)
(44785)
(43034)
管理(39400)
大学(37008)
学学(34450)
教育(30612)
农业(30152)
技术(25181)
(25033)
金融(25033)
财经(22066)
业经(20736)
经济研究(20671)
问题(19196)
(18937)
(17536)
图书(16115)
资源(15528)
(15315)
技术经济(14662)
(14454)
统计(13808)
科技(13572)
(13416)
共检索到44105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冰  张帆  申世广  
针对历史城区空间格局保护的基本问题,结合城市绿地的特点,归纳了城市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城市绿地类型上和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图式模型。以国内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若干城市进行案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绿地系统保护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规划意识和措施已存在于实践中,但显现出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缺陷。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浩  金凤君  王姣娥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尺度对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域分布差异和发展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在微观的市县级范围内,县级及以下名城的分布相对分散,地级及以上名城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县市相对集中;在中观的省域范围内,1982年以来的一、二、三批名城在省域覆盖范围内具有较为明显的东南部、北部、中西部重心格局演变的特征;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上总体表现为由东到西数量递减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时空演变总体表现为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由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向边缘城市、地域特色城市,由直辖城市、省会城市向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甚至城市的一个行政区扩展的特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发展在考虑各尺度区域范围内的等级差异和不均衡分布的基础上走向了科学化、细致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国  高军  
在对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强制性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城市的强制性要素是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此提出了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规划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开  李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所构建的城乡文化遗产体系量大面广,数据信息与保护状况十分复杂,通过多元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提升保护与管理水平尤为迫切和必要。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研究和需求调研,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研究并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信息系统,旨在推动全国名城镇村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展示及长效保护机制的完善,构建全国名城镇村保护管理信息化"一张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冯江  梁励韵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有着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对其产生的背景,即明清佛山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这些遗产的空间载体的研究,综述了佛山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色,结合对其生存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法定的形态规划中,通过保存相应的场所、维持空间的致密性、寻找相关的线索建立路径和结构性网络的方式,来实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从而实现其保护和传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海鹏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特色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探讨了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之间的关系。以洛阳为例,在历史文化视角下通过对洛阳传统山水关系特征、绿地系统特色要素、洛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演变历程、洛阳绿地系统现状情况与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归纳,提出洛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以及注重历史文化特色的绿地系统布局。核心思考是如何有效地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探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溪苹  孙虎  
近年来,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业的热点研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为例,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分析法,从游客的角度对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韩城市旅游市场满意度的评价一般。在此基础上,将28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定位到IPA分析图的4个象限,分析出韩城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每个象限提出4种发展策略:保持发展、重点发展、低优先发展和顺其自然发展。而当务之急,韩城市旅游业应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第Ⅱ象限的13项因子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达到游客满意,进而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少牧  陈若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白仲尧  
本文论述了历史名城的主要特征,认为历史名城的经济功能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历史名城作为旅游资源的意义,更要自觉运用名城的文化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杰  张浪  季益文  张青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来雷  
首先介绍城市地区概念及国际上土地利用相关研究,并概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其空间变迁过程;然后从土地利用历史断面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近300年来各时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的土地覆盖特征,以及从土地利用历史路径的角度出发,具体阐述土地覆盖特征所形成的过程;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阳建强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只是单纯地考虑如何保护,过多注重自身技术体系的完善与规划编制成果形式的表达,忽视历史文化名城自身发展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能够应对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问题与矛盾,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战略作用、保护模式、评价体系、城市设计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就如何改进和优化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万立  
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其共有资源属性往往被免费过度使用导致"公地悲剧"的发生,而凤凰古城版"圈地运动"说明科斯定理在解决历史文化名城"公地悲剧"时并非完全适用,同时也说明在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角色定位不清、缺乏有效的城市发展监管机制、缺乏及时的问题应对机制等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历史文化名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改进路径做初步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俞来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记录了华夏农耕文明更多的生活经验,论文以这些城市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全国尺度选取典型群体1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为样本,并定义农业水文地质适宜度指标,对各类水文地质与农业活动的空间关系进行了量化。从研究结果来看:各富水程度的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是农业适宜性较强的水文地质类型;碳酸盐岩类含水岩组的农业适宜性也较强;而岩浆岩类含水岩组以及变质岩类含水岩组等则是农业适宜性较弱的水文地质类型,其中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的农业水文地质适宜度是岩浆岩类含水岩组以及变质岩类含水岩组的2~3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