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2)
2023(10528)
2022(8691)
2021(8001)
2020(6745)
2019(16344)
2018(16352)
2017(32027)
2016(17501)
2015(19704)
2014(20065)
2013(19887)
2012(18443)
2011(16895)
2010(17334)
2009(16307)
2008(16293)
2007(14792)
2006(12823)
2005(11506)
作者
(53160)
(44490)
(44357)
(42410)
(28168)
(21461)
(20145)
(17573)
(16679)
(15926)
(15103)
(15066)
(14145)
(14095)
(14052)
(13772)
(13574)
(13258)
(12867)
(12767)
(11152)
(11037)
(11028)
(10167)
(10052)
(9991)
(9841)
(9711)
(9013)
(8757)
学科
(80540)
经济(80476)
管理(48341)
(45143)
方法(39880)
(37141)
企业(37141)
数学(35262)
数学方法(34647)
中国(21256)
(19523)
(18795)
(17445)
地方(15875)
业经(15225)
理论(14136)
(13376)
贸易(13372)
(13193)
环境(13056)
(12914)
农业(12605)
(12140)
(10760)
(10755)
银行(10725)
财务(10712)
财务管理(10684)
(10565)
金融(10563)
机构
大学(262818)
学院(261936)
(106287)
经济(103854)
管理(100695)
研究(87573)
理学(87265)
理学院(86231)
管理学(84382)
管理学院(83913)
中国(65022)
科学(56627)
(56369)
(46883)
(45200)
(45188)
研究所(41424)
业大(41365)
中心(39766)
(39067)
财经(38030)
农业(35793)
北京(35489)
(34787)
师范(34439)
(34419)
经济学(33449)
(31985)
(31205)
经济学院(30256)
基金
项目(175123)
科学(137305)
基金(126857)
研究(123277)
(111633)
国家(110812)
科学基金(94750)
社会(77605)
社会科(73601)
社会科学(73573)
(68920)
基金项目(67050)
自然(63028)
自然科(61571)
自然科学(61554)
自然科学基金(60419)
(58243)
教育(57510)
资助(53066)
编号(49643)
重点(40076)
成果(39622)
(38338)
(37722)
(35675)
课题(34670)
科研(33909)
创新(33480)
计划(32768)
教育部(32454)
期刊
(113360)
经济(113360)
研究(73115)
中国(46529)
学报(42713)
科学(40323)
(39332)
(36399)
管理(34623)
大学(31921)
学学(30327)
农业(26140)
教育(25838)
技术(23798)
(19740)
金融(19740)
财经(18791)
经济研究(18306)
业经(18251)
问题(16789)
(16160)
统计(15378)
(14702)
技术经济(13993)
(13931)
(12942)
决策(12664)
商业(12501)
资源(12355)
科技(11865)
共检索到373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聂磊  
在城市绿地功能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对静态属性的结构性绿地和动态属性的过程性绿地进行了功能上的区分。结合树型结构和网络结构的自身优势与缺陷,提出了城市绿地树网型结构模式,并对城市绿地树网结构的特征、优势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良生  罗茂婵  李吉跃  苏德荣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中绿地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城市绿地灌溉用水量逐年递增,形成了与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城市用水类型.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城市绿地灌溉用水问题如同农业用水一样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该文借鉴SWOT法(自我诊断方法)将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推广和发展作为一个运作的项目,分析当前我国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发展自身的优势、弱点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结合城市绿地节水灌溉的特点,探索如何更好地发展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并得出6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发展的对策.以便今后更好地推广和发展城市绿地节水灌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包婕  江峰  马嘉伟  徐彦  马瑗蕊  陈楚文  叶正钱  柳丹  
【目的】城市绿地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效益及各项功能的发挥。分析中外城市绿地土壤研究文献,梳理与总结中国城市绿地土壤研究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和科学网(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2—2021年关于城市绿地土壤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从发文量、国家及机构分布、代表人物及热点内容、研究重点内容、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沿等方面,阐明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及动态发展。【结果】近10年城市绿地土壤研究领域共发表中英文文献1 107篇,其中中国发文总量最多,且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内研究内容主要为土壤质量,研究热点从土壤肥力质量到土壤污染,再到土壤改良修复。国外研究内容主要是城市绿地土壤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热点从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到提出绿地维护管理策略,再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效益。研究前沿集中在重金属污染和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结论】城市绿地土壤中英文文献的研究重点不同,中文文献更关注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这与国家政策、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而英文更关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这可能与气候变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效益等有关。图3表5参58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由于大型城市绿地场地条件错综复杂,其中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分布范围需要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研究将适宜性分析引入,形成城市绿地适建性分析。首先分析可能影响建设分布的各项因素,设计分级标准及评分等级。然后借鉴相关技术方法形成综合评价,在城市绿地中设定适宜建设、谨慎建设、禁止建设的区域。从而使大型城市绿地内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更具综合性、定量性、精确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东成  陈小奎  张培培  
通过环境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城市绿地的经济效益可计量性,并开展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分析,提出城市绿地经济价值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是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培峰  蔡云楠  
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太原城市地缘关系、发展构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非平衡态程度,认为太原城市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辨识入手,再进行相应城市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稳态城市发展模式、稳态空间模式和稳态建设模式等观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应建构系统的完整性,还需应对当地主要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制约太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气、水、绿三方面,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绿地系统建设模式、重点生态分区和蓝脉绿网的建设模式等规划对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楠  赵德先  刘慧  吕志坤  王海珣  
由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城市绿化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绿化树种选择的决策者,城市绿地树种结构的初始分布完全由人为选择控制。现阶段受人为因素干扰,城市绿地表现出的诸如树种优势度集中、结构单一、生态效益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使得从参与者角度探明城市绿地树种选择的主观影响因素变得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城市绿地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让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者、绿化施工企业、苗木供应者及市民公众5类绿化参与者对树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再运用SPSS 23.0软件对5类绿化参与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从参与者角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云鹏  白一茹  王幼奇  杨彩霞  
【目的】对城市绿地砂石覆盖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研究和模型分析,为城市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银川城市绿地砂石覆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法,选取砂石覆盖厚度为影响因子,设置5个覆盖厚度(0,2.5,5.0,7.5,10.0cm),观测湿润锋运移和累计入渗量变化规律,比较各处理土壤入渗特征,并用Horton、Kostiakov、Philip和通用经验模型模拟土壤的入渗过程,从中选出模拟效果最佳的模型。【结果】不同砂石覆盖厚度条件下湿润锋进程与入渗时间呈显著的函数关系,影响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杰  张浪  季益文  张青萍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鹤  褚俊英  刘家宏  秦大庸  
城市绿地因具有美化环境、降低空气污染、控制城市热岛等作用而日益得到重视。合理的城市生态供水不仅有益于植被的正常生长,对城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样具有积极意义。为统筹城市生态与国民经济发展,保证绿地健康,需要合理的绿地供水管理。本文以土壤含水量为标准,根据田间持水量、临界土壤含水量和凋萎系数三个土壤含水量值划分不同等级的绿地需水量,将供水量分为四个等级,建立了城市绿地供水合理性评价模型,为有效辨识供水合理性提供了参照依据。以2009年北京市城市绿地供水为例,进行了供水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年来看,供水基本合理,虽然绿地蒸散发受到一定抑制,但不影响植被生长;从逐月供水来看,个别月份存在供水过少或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波  邵丹娜  张利华  
通过文献研究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备选指标集,合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对指标集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筛选组建一套涵盖城市绿地数量、结构特征和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在专家打分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选择杭州市作为案例,收集杭州市2009-2011年城市绿地的统计、调查数据,以及遥感监测的分析数据,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杭州市城市绿地空间合理性、质量优良性、结构适宜度综合评价结果。杭州市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城市绿地生态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80,2.79和2.82。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杭州市绿地实际遥感监测数据、文献资料和公众意见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认为,杭州市城市绿地生态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丽娟  周亮  王新杰  李俊清  
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在GIS支持下对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该市的城市绿地景观按城市梯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18 470个,绿地面积11 023.29 hm2,斑块数以面积小于3 000 m2的中小型斑块为主,占总数的72%,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3 000 m2的大中型和大型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6.64%;北京五环内城市绿地斑块密度为167.6个/km2,边缘密度为2.58 m/h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2,均匀度为0.82;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沿城市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志猛  叶功富  康伟锋  潘辉  关庆伟  
As a sub-ecosystem of city ecosystem,urban vegetation is the principal natural factor of the city and it can adjus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Th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urban greening mainly by combining artificial investigation with statistic method,needs a great amount of people and money,...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英  王计平  任慧君  
在分析城绿地系统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进行综述。主要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的两种外在表现形式,即"点、线、面"布局结构和"斑块、廊道、基底"景观结构。综述了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主要进展及其应用,并提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研究和绿地规划的主要方向,以期对中国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所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浪  朱义  崔心红  
城市化扩张中以道路、停车场、建筑屋面等形式的不透水下垫面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待开发区域到大规模开发的转变,导致降雨径流增加,并且携带大量各种类型污染物进入水体。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低影响开发是解决城市扩展负面环境影响的生态学途径,其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绿化开放空间。本文以长三角区域为例,分析和阐述了城市绿地海绵城市建设中汇水区特征、功能定位和功能提升途径三个方面内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规划应建立在汇水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包括汇水区等级划分和径流过程分析;城市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定位应明确三个方面功能:降低径流产生源、延长径流路径和增加雨洪调蓄能力。同时,阐述了城市绿地在示范试点工作中提升海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