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5)
2023(5255)
2022(4287)
2021(3645)
2020(2888)
2019(6754)
2018(6470)
2017(11891)
2016(6755)
2015(7579)
2014(7120)
2013(7285)
2012(6951)
2011(6306)
2010(6427)
2009(5945)
2008(5813)
2007(5234)
2006(4876)
2005(4362)
作者
(24697)
(20448)
(20337)
(19224)
(13243)
(10094)
(9317)
(8064)
(8062)
(7231)
(7152)
(7024)
(6891)
(6764)
(6656)
(6474)
(6326)
(6181)
(6155)
(6018)
(5344)
(5274)
(4951)
(4829)
(4666)
(4607)
(4599)
(4447)
(4307)
(4255)
学科
(30186)
经济(30150)
管理(17597)
(13911)
方法(13223)
数学(11684)
数学方法(11435)
(11100)
企业(11100)
中国(10761)
(10186)
环境(7805)
地方(7202)
城市(6174)
(5502)
(5362)
(4772)
业经(4771)
(4766)
城市经济(4429)
(4179)
理论(4104)
(3903)
(3897)
金融(3896)
资源(3876)
农业(3778)
技术(3705)
(3623)
贸易(3620)
机构
大学(104729)
学院(101866)
研究(43030)
(37500)
经济(36414)
管理(33513)
科学(31857)
中国(30037)
理学(28696)
理学院(28171)
管理学(27231)
管理学院(27079)
(26926)
(24369)
(24006)
研究所(22308)
农业(21998)
业大(21636)
中心(18706)
(16282)
(15927)
(15640)
北京(15159)
(14934)
(14649)
农业大学(14287)
科学院(13997)
实验(13250)
(13059)
研究院(13016)
基金
项目(75441)
科学(57958)
基金(55435)
(52547)
国家(52210)
研究(44213)
科学基金(43309)
自然(31852)
自然科(31160)
自然科学(31141)
自然科学基金(30551)
(29410)
基金项目(28856)
社会(28112)
社会科(26736)
社会科学(26723)
(26252)
资助(23739)
教育(19167)
计划(17915)
重点(17898)
(16510)
科技(16358)
科研(15116)
(15114)
(14919)
编号(14455)
创新(14245)
专项(12859)
(12463)
期刊
(38730)
经济(38730)
研究(28861)
学报(27695)
(23511)
科学(21798)
中国(20284)
大学(19411)
学学(18688)
农业(16140)
管理(12553)
(10578)
业大(8736)
(8494)
技术(7484)
统计(7480)
农业大学(7409)
(7188)
金融(7188)
城市(6764)
(6691)
问题(6617)
经济研究(6487)
教育(6385)
(6322)
财经(5943)
决策(5866)
林业(5803)
科技(5651)
(5413)
共检索到15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雒淑红  骆玉珍  赵莺莺  张维维  刘文  何山文  安磊  王永杰  韩继刚  
【目的】土传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严重威胁园林绿化植物正常生长。建立针对这2种土壤病原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通过筛选2种病原菌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结果】初步建立了2种病原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引物ST-RS1/ITS4和SRITSF/SRITSR可以分别用于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qPCR检测,其灵敏度分别达24×106和22×106拷贝·L-1,2次重复反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37%~4.61%和0.66%~8.61%。对上海绿地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19%。【结论】建立的q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特异性、较高灵敏度和较强重复性,可以用于上海城市绿地土壤中立枯丝核菌和齐整小核菌的快速、有效定量检测。图2表5参2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枭  李绍戊  王荻  曹永生  卢彤岩  
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是导致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肠炎红嘴病的病原。本研究以鲁氏耶尔森菌毒力因子rup A基因为靶标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含有rup A基因部分序列的重组质粒为标准品构建标准曲线,优化建立检测鲁氏耶尔森菌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腹腔注射鲁氏耶尔森菌菌悬液的虹鳟肝、肾、脾、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设计的引物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3.3766x+40.012(R2=0.9958);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爱华  匙坤  许永华  孙佳明  雷锋杰  
【目的】探讨人参立枯丝核菌和菌核菌对人参总皂苷化学趋向性的响应。【方法】采用平板法测定人参立枯丝核菌和菌核菌在不同人参总皂苷质量浓度(200,20,2,0.2mg/L)、温度(10,15,20,25,30℃)和pH(5,6,7,8)下的化学趋向性响应,以及初生菌丝受此趋化影响下的生长状况。【结果】人参立枯丝核菌对25℃、pH=6、质量浓度为2mg/L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正趋向性,而人参菌核菌则对15℃、pH=7、质量浓度为2mg/L的人参总皂苷表现出较强的正趋向性,趋化移动指数(CmI)分别为0.136和0.149。【结论】人参总皂苷作为趋化因子能够诱导人参立枯丝核菌和菌核菌产生化学趋向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大祥  熊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菁  张思雨  刘迪  袁晓伟  李兴盛  石延霞  谢学文  李磊  范腾飞  李宝聚  柴阿丽  
【目的】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侵染引起的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长期存在于土壤中,对十字花科作物造成严重威胁。改良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 xx,PMAxx)可选择性地穿透受损的死细胞膜,并抑制死细胞D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扩增。本文将PMAxx与q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芸薹根肿菌活菌的方法,为根肿病的早期诊断及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配置浓度分别为0、5、10、20、40、60μmol·L~(-1)的叠氮溴化丙锭PMA和改良叠氮溴化丙锭PMAxx,比较两种核酸染料对芸薹根肿菌死细胞DNA扩增的抑制效果,确定最佳核酸染料及工作浓度;设置光照时间分别为0、2、5、10、15和20 min,进行最佳光照时间的优化,建立芸薹根肿菌活细胞PMAxx-qPCR快速检测体系。设置芸薹根肿菌活孢子百分比为0、0.01%、0.1%、1%、10%、25%、50%、75%和100%的混合体系,验证PMAxx-qPCR体系的准确性,并应用于田间土壤样本中芸薹根肿菌活孢子的定量检测。【结果】PMAxx对芸薹根肿菌死细胞DNA的扩增抑制效果更好,当芸薹根肿菌浓度为1×10~8个孢子/mL,PMAxx预处理的最适终浓度为4μmol·L~(-1),最佳光照时间为10 min时,可有效地抑制死孢子DNA的扩增,仅以有活力孢子DNA为靶标选择性地扩增。利用PMAxx-qPCR技术检测已知不同活孢子比例的菌悬液样品,各样品实测孢子存活率和理论存活率之间呈正相关(R~2=0.992)。对田间采集的25份土壤样本,采用PMAxx-qPCR方法检测到11份样本中携带芸薹根肿菌,活细胞DNA浓度为32.35—6.97×10~3 fg·g~(-1)。【结论】建立了基于PMAxx-qPCR的芸薹根肿菌活细胞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解决了qPCR不能仅对活体病原菌进行准确鉴别和定量分析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根肿病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敬林  张立成  廖健程  丁鑫  程哲  罗东城  
【目的】水稻—油菜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栽培管理措施。为了分离筛选出轮作土壤中对立枯丝核菌产生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通过对已确定出的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进行平板培养和拮抗试验。应用平板对峙法将水稻-油菜轮作土壤分离出的菌株接种至含立枯丝核菌的平板中培养筛分拮抗菌株,并对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从长期水稻—油菜轮作实验田土壤中筛分出77株细菌,试验发现四株分离菌株具有明显拮抗立枯丝核菌的作用。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微生物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对拮抗立枯丝核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发现两株拮抗菌株为弯曲芽胞杆菌(Bacillus flexus),另两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研究结果为揭示水稻-油菜轮作下土壤微生物防治土传病害机制及功能微生物菌株的拮抗效应与潜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良  王道本  
从棉苗上分离到一株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第4融合群(AG—4),经连续转代得到一衰退菌株。同正常菌株相比较,衰退株生长缓慢,菌丝变细,菌落淡黄色,基质菌丝稀疏,气生菌丝絮状,极少产生菌核,致病力显著降低。经热水(52C)、抗菌素和吖啶橙类染料治疗说明衰退不是由细菌的污染所致,与丝核菌中的质粒也没有关系。衰退株的自然恢复率为4%,通过菌丝融合,衰退因子可传递给健康的立枯丝核菌。盆栽试验表明,健康株和衰退株混合接种时,棉苗发病程度明显减轻,尤其是先接种衰退株培养物的处理,这就表明衰退株具有一定的防病潜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咸洪泉  李雅华  
为了明确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发酵木霉菌株Td31,过滤除菌制备代谢产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显微观察法和盆栽试验法,研究了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木霉菌株Td31的代谢产物可抑制立枯丝核菌菌丝的生长及菌核形成和萌发,其中以代谢产物稀释1倍处理的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菌率高达87.7%,并可完全抑制菌核的形成,菌核萌发抑制率为56.7%。随着木霉菌代谢产物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效果也随之下降,差异极显著。经木霉菌株Td31代谢产物处理的菌丝原生质浓缩、细胞质外溢、空胞化、细胞壁消解、菌丝解体。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伟娟  鹿秀云  李宝庆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从河北省22个主要产棉县市分离纯化得到67个棉花立枯病菌菌株,经鉴定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融合试验表明,其中的62个菌株属于2个菌丝融合群,即AG-4和AG-2,分别占测定菌株的91.04%和1.50%;另有5个菌株与标准菌株不融合,占7.46%,表明河北省棉田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系是AG-4融合群。通过选用麦芽蛋白胨(MPDA)培养基(Ⅱ)进行对峙培养,将AG-4融合群菌株划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亲和群,即AG-4-A、AG-4-B、AG-4-C、AG-4-D、AG-4-E和AG-4-F,分别占测定菌株的59.02%,6.56%,9.84%,1.6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素清  吴斌  秦蓁  刘光珍  邓丽  邓先明  
从四川棉区采集棉花立枯病标样,分离得到699个分离物,从中鉴定出414个丝核菌(Rhizotoniaspp)菌株,经Giemsa核相染色,鉴定出409个菌株属多核丝核菌(MultinucleateRhizoctoniaspp),占丝核菌总数的98.8%。另5个菌株属双核丝核菌,占总数的1.2%。用载片定位融合法,以生越明(1992)提供的国际标准菌测定,409个多核丝核菌分属三个菌丝融合群,即AG-1、AG-2和AG-4,其中AG-4出现比率占多核丝核菌总数的79%,是四川棉苗立枯丝核菌的代表菌。室内、外致病力测定结果,以AG-4融合群对棉花的致病力最强,AG-1融合群居中,AG-2融合群最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大川  祁金玉  邓玉侠  高国平  都慧  陈方正  邓勋  
为探究代森锰锌和多菌灵两种杀菌剂对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一类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J.G.Kühn)的抑菌机理,采用菌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研究代森锰锌和多菌灵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测定两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作用,分析抑菌率进而计算出对于该菌的抑菌中浓度(EC_(50)),并从菌株生长和生理代谢两个侧面探讨立枯丝核菌对杀菌剂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要好于多菌灵,其平均抑菌率最大可以达到90%,根据抑菌回归方程求得代森锰锌EC_(50)浓度为10.23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桂萍  周建国  邓金奇  罗宽  刘丹  蔡勇  肖启明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确定7种抗菌素对烟草青枯菌生长和抑制杂菌的最高浓度,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药剂的最佳组合:安必仙9.996×10-5μg/mL、氧氟沙星9.990×10-7μg/mL、罗红霉素2.998×10-6μg/mL、头孢拉定3.000×10-6μg/mL、乙酰螺旋霉素1.998×10-5μg/mL、克拉霉素2.999×10-5μg/mL、阿奇霉素1.999×10-6μg/mL.利用以上最佳浓度配比的选择培养基检测湖南湘西、永州、郴州烟田土样中青枯菌,结果表明:湘西土样中青枯菌含量较大,永州次之,郴州相对较少,与青枯病发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中加青枯菌拮抗菌肥土壤中的含菌量明显少于未加菌肥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艳秋  赵奎华  刘长远  曹远银  
以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胞内蛋白为免疫原,制备抗体,建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测定纯化后抗体的效价为1∶4000,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等26个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方阵试验测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7cfu.mL-1,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2000;优化ELISA检测条件,确定抗体4℃过夜包被效果最好,选择5%的胎牛血清作为抗体的封闭液,抗体的最佳封闭时间为1.5h,抗体的最佳孵育时间为1.5h,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10min;建立ELISA标准工作曲线,表明抗体的灵敏度为105cfu.mL-1。ELISA检测田间采集的白枯病病叶显示,抗体可与病叶提取液发生特异性反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俊卿  张浩  于红威  葛善欣  尹春梅  
用稀释50、100、200倍立枯丝核菌粗毒素分别处理1月龄人参幼苗,测定0、1、3、6、12、24h后人参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经立枯丝核菌粗毒素处理后,人参幼苗防御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则一直维持较高的水平,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史毅  牛奎举  马晖玲  
【目的】确定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接种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后基因种类和表达量在转录水平的变化规律,明确草坪草病原菌侵染响应的关键基因。【方法】匍匐翦股颖生长14 d后采用麦粒培养物接种立枯丝核菌,接种3 d后选取感病叶片和未接种叶片提取RNA,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用Trinity组装匍匐翦股颖转录组,以组装子为参考,以|log2(fold change)|>1,q-valu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