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5)
- 2023(11093)
- 2022(9353)
- 2021(8439)
- 2020(7142)
- 2019(16119)
- 2018(16155)
- 2017(29242)
- 2016(16546)
- 2015(18926)
- 2014(19576)
- 2013(18822)
- 2012(17167)
- 2011(15522)
- 2010(16046)
- 2009(15017)
- 2008(15406)
- 2007(14183)
- 2006(12812)
- 2005(11938)
- 学科
- 管理(61245)
- 济(56196)
- 经济(56092)
- 业(48245)
- 企(43418)
- 企业(43418)
- 财(22097)
- 中国(20477)
- 制(19557)
- 方法(18821)
- 业经(15070)
- 农(14924)
- 务(14745)
- 财务(14679)
- 财务管理(14629)
- 数学(14226)
- 数学方法(13939)
- 理论(13876)
- 企业财务(13809)
- 学(13365)
- 体(13276)
- 银(12971)
- 银行(12943)
- 地方(12928)
- 行(12169)
- 划(11560)
- 融(10797)
- 金融(10790)
- 和(10237)
- 环境(10216)
- 机构
- 学院(232448)
- 大学(231532)
- 管理(86299)
- 济(84366)
- 经济(81673)
- 研究(78128)
- 理学(70360)
- 理学院(69456)
- 管理学(68171)
- 管理学院(67695)
- 中国(63401)
- 京(51988)
- 科学(48114)
- 财(47747)
- 江(40223)
- 所(40140)
- 中心(36889)
- 农(36387)
- 研究所(35356)
- 财经(34901)
- 北京(32821)
- 州(32171)
- 业大(32068)
- 范(31489)
- 经(31284)
- 师范(31127)
- 院(29294)
- 省(28674)
- 农业(28165)
- 技术(27717)
- 基金
- 项目(143773)
- 科学(111506)
- 研究(107750)
- 基金(100565)
- 家(87452)
- 国家(86671)
- 科学基金(74091)
- 社会(65629)
- 社会科(61898)
- 社会科学(61884)
- 省(57777)
- 基金项目(52710)
- 教育(50587)
- 划(48384)
- 自然(47280)
- 自然科(46100)
- 自然科学(46083)
- 编号(45464)
- 自然科学基金(45208)
- 资助(40718)
- 成果(39017)
- 课题(33369)
- 重点(32445)
- 部(30698)
- 制(30665)
- 发(30082)
- 创(29491)
- 项目编号(27719)
- 性(27615)
- 创新(27611)
共检索到38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鸿 戴慎志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并对其规划范畴和编制体系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制的问题,研究国外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特点,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体制的构建提出探索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志良 高相铎
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但无论公共安全管理,还是公共安全规划编制中,都面临着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整合度不高这一根本问题。从综合防灾的理念出发,横向上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的防护设施、救助设施和重建设施体系的时间序列,纵向上构建避难空间、防救灾通道、隔离系统、指挥系统等城市公共安全空间体系。期望通过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体系的建构,推动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在认知国际灾难的风险后,我们发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坚持综合兼顾的思想,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的特点。本文针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概念性的思考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规划 国际比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松林 李英爱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世臻 李祥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行防灾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文章试图结合曾参与完成的略阳县城综合防灾规划,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探讨:在加强防灾工程设施规划的基础上,改变以往防灾规划中各灾种分工负责的局面,综合考虑各致灾因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变传统的单纯抵御灾害为防灾、抗灾、避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力求使灾害发生时的各种损失降到最小,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市防灾 综合防灾规划 略阳 生命线系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立焜 吴俣璇 王洁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当前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无法满足“多规合一”的新要求。笔者从规划编制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两个方面出发,考虑逻辑重构、思路转型和衔接响应等三个维度,建议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从强化编制指导、加快编制新时期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以及构建规划衔接制度等方面推动相关工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蓉 李竹颖 晁旭彤
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以"两规合一"的思路及"导则研究+三个试点镇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镇村综合规划编制。本文在总结成都市8年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规划编制实践,总结了乡镇村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以期对实现"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有所贡献。
关键词:
两规合一 乡镇村综合规划 城乡统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衡
我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需从以物为本,画好地理兰图;以人为核心,搞好人文规化;以治为重,完善制度建设三方面进行改革。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探索。
关键词:
物本 人文 规划 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乔吉俊
本文以波特的竞争力量模型为基础,全面分析了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尝试建立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把指标定量化。
关键词:
竞争力 五力模型 定量化 多元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玲
在推进城乡统筹、《城乡规划法》实施、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的过程中,旧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合川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实例,为重庆市区县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其他省市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规划 管理体制 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磊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迈向 2 1世纪的壮举 ,已引发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战略 ,即如何利用科技减灾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则成为全部问题的焦点。本文指出 ,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 ,靠科学评估 ,靠灾害风险分析 ,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 ,确保 2 1世纪西部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这一关系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延岗 董彦宗 马宝秋
智能制造融合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并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为解决高职院校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服务智能制造为目标,提出了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的整体方案架构、物理框架和信息框架,依托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了智能制造实训体系,模拟了企业实际生产的实训项目流程和内容。实训体系的构建为培养学生掌握智能制造相关岗位的核心技能和素养搭建了平台,为推进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案例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