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8)
2023(10532)
2022(9198)
2021(8508)
2020(7303)
2019(17166)
2018(17026)
2017(32441)
2016(17989)
2015(20650)
2014(21232)
2013(20997)
2012(19869)
2011(18050)
2010(18450)
2009(16823)
2008(17076)
2007(15593)
2006(13644)
2005(12278)
作者
(53637)
(44594)
(44569)
(42461)
(28573)
(21715)
(20640)
(17400)
(16927)
(16291)
(15154)
(15026)
(14431)
(14037)
(14021)
(13980)
(13918)
(13178)
(12909)
(12890)
(11071)
(11011)
(10991)
(10287)
(10248)
(10131)
(10043)
(10035)
(9079)
(9034)
学科
(75477)
经济(75404)
管理(50106)
(47297)
(38029)
企业(38029)
方法(31112)
数学(26748)
数学方法(26392)
中国(22307)
(21914)
地方(20980)
(18483)
业经(16303)
(15248)
(14859)
农业(14782)
(13517)
贸易(13509)
理论(13183)
(13006)
(11992)
环境(11348)
(11285)
(11283)
银行(11258)
财务(11235)
财务管理(11191)
(10634)
(10479)
机构
学院(259607)
大学(257758)
(100391)
经济(97594)
管理(96701)
研究(88044)
理学(82071)
理学院(80971)
管理学(79421)
管理学院(78882)
中国(67564)
(56798)
科学(55775)
(46742)
(45285)
(45015)
(42736)
中心(41679)
研究所(40741)
业大(38635)
(36809)
师范(36484)
财经(36391)
北京(35911)
农业(35232)
(34147)
(32587)
(32114)
经济学(29700)
技术(29338)
基金
项目(165648)
科学(128042)
研究(122272)
基金(115891)
(100581)
国家(99681)
科学基金(84565)
社会(73801)
社会科(69658)
社会科学(69631)
(66777)
基金项目(62209)
教育(56986)
(56144)
自然(54963)
自然科(53540)
自然科学(53523)
自然科学基金(52499)
编号(52448)
资助(47368)
成果(42906)
重点(37319)
(36869)
课题(36855)
(35562)
(33689)
创新(31404)
科研(31354)
大学(30940)
项目编号(30583)
期刊
(118151)
经济(118151)
研究(77290)
中国(55454)
(40550)
学报(39036)
(38301)
科学(36667)
管理(34157)
教育(32084)
大学(28999)
农业(26880)
学学(26839)
技术(24694)
(23160)
金融(23160)
业经(20039)
经济研究(17318)
问题(17219)
财经(16948)
图书(15387)
(15054)
(14644)
资源(13572)
(13108)
技术经济(12831)
(12789)
现代(12656)
(12158)
商业(12138)
共检索到397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世臻  李祥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行防灾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文章试图结合曾参与完成的略阳县城综合防灾规划,进行城市综合防灾的探讨:在加强防灾工程设施规划的基础上,改变以往防灾规划中各灾种分工负责的局面,综合考虑各致灾因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变传统的单纯抵御灾害为防灾、抗灾、避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力求使灾害发生时的各种损失降到最小,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建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在认知国际灾难的风险后,我们发现,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中应坚持综合兼顾的思想,重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的特点。本文针对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概念性的思考和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松林  李英爱  
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技术路线是长春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本文从规划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对综合防灾规划的步骤、内容、方法进行详尽的探讨,并在组织方式上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里参考了王江波的《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规划师2007.1)、翟宝辉等编著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周锡元教授的《城市进程中的安全与减灾》(提纲2004.12)中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在结合长春市常见灾种的情势下,从内容、方法、研究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最后结论与建议中指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做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方面的研究,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鸿  戴慎志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并对其规划范畴和编制体系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制的问题,研究国外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特点,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体制的构建提出探索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志良  高相铎  
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是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但无论公共安全管理,还是公共安全规划编制中,都面临着公共安全基础设施整合度不高这一根本问题。从综合防灾的理念出发,横向上构建城市公共安全的防护设施、救助设施和重建设施体系的时间序列,纵向上构建避难空间、防救灾通道、隔离系统、指挥系统等城市公共安全空间体系。期望通过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体系的建构,推动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编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宾  陈兴鹏  庹梅  
基于略阳县灾后恢复重建与振兴全县经济的需要和国家、陕西省有关节能减排战略部署的实情,对略阳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后,认为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可实现协调灾后恢复重建地区经济与完成地区节能减排的目标。研究首先构建适合略阳县的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调控模型,通过选取产业结构调节系数和环保投资比重的不同组合,设定4种情景方案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目标优化,比选出较为适合的节能减排调控策略。研究认为,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和关键参数的确定对于系统动力学建模的质量至关重要,设定不同情景对模型进行仿真和目标优化可为定量决策和科学调控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期(2010~2012年),采取激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婷  曾坚  蒋明卓  
基于法团主义视域,关注不同层面法团主义的城镇群防灾减灾策略路径,为中国城镇群联动防灾减灾提供一条新的规划构想:基于法团主义构筑"中央—地方—市民团体"的纵向管理体系,以及由各部门、各专业领域和各层次力量组成的多角度、多领域横向协作系统,有效提高社会动员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多元联动防灾、减灾、救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耀龙  王军  叶明武  许世远  胡蓓蓓  赵庆良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公民防灾意识水平指标体系,针对上海市民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抽样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防灾意识水平一般;对于城市灾害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居住区灾害危险性认识一般,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避难逃生能力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综合防灾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乔鹏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有效遏制和减少灾害损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江苏省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江苏灾害发展形势,提出今后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工程措施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设想.以期为江苏的防灾减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军  王天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行防灾规划体系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本文从城市灾害的形成分析入手,提出防灾规划的基本体系及架构,以期对建立新的城市防灾规划体系有所帮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奚江琳  彭晓琼  王利国  
城市防灾规划从单一防灾向综合防灾方向发展有利于城市效能提高,文章从城市防护与抗震防灾在体系上的互补性出发,对城市人防和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市人防和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的对策,提出整合防灾资源、突出"综合防灾规划"优势的发展途径。文章为城市人防与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提供有益的规划探索和编制研究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洪昌富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原则、定位及编制方法、以及与城市规划体系整合的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湛  曾坚  
首先明确了填海造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具有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导致多种潜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对填海城区的固有属性和其灾害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防灾安全角度出发构建了具有针对性的填海城区防灾规划体系,强调建立基于避灾、减灾、防灾和救灾综合目标的全程化防灾规划途径。旨在为今后的填海造城的防灾工作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