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1)
2023(6932)
2022(5896)
2021(5390)
2020(4294)
2019(10387)
2018(10370)
2017(18871)
2016(10331)
2015(11943)
2014(12219)
2013(12132)
2012(10797)
2011(9715)
2010(10134)
2009(9092)
2008(9372)
2007(8537)
2006(7837)
2005(7156)
作者
(29320)
(23853)
(23798)
(22514)
(15726)
(11258)
(11250)
(9241)
(9151)
(8936)
(8224)
(8103)
(7796)
(7522)
(7491)
(7332)
(7289)
(7066)
(6977)
(6864)
(5877)
(5762)
(5750)
(5740)
(5537)
(5437)
(5313)
(5174)
(5059)
(4675)
学科
管理(38801)
(35286)
经济(35245)
(32678)
(26649)
企业(26649)
中国(14652)
(12613)
方法(11711)
地方(10136)
业经(10108)
(9996)
理论(9325)
(8867)
财务(8820)
财务管理(8790)
数学(8485)
(8466)
数学方法(8326)
企业财务(8230)
(7451)
银行(7446)
工作(7336)
服务(7301)
(7044)
贸易(7038)
(6995)
(6922)
(6844)
(6721)
机构
学院(139490)
大学(138526)
管理(55614)
(48890)
经济(46953)
理学(44648)
理学院(44080)
研究(43637)
管理学(43405)
管理学院(43081)
中国(37270)
(31760)
(27287)
科学(26808)
(24636)
中心(22033)
(21491)
(20529)
北京(20193)
(19921)
师范(19731)
财经(19550)
研究所(18698)
(17535)
(17341)
技术(16977)
业大(16732)
(16507)
(16265)
师范大学(15646)
基金
项目(84579)
研究(65815)
科学(65328)
基金(57783)
(49247)
国家(48778)
科学基金(42451)
社会(39251)
社会科(36985)
社会科学(36971)
(34028)
基金项目(30970)
教育(30276)
编号(29306)
(28067)
自然(26590)
自然科(25923)
自然科学(25920)
自然科学基金(25411)
成果(24775)
资助(22695)
课题(20330)
重点(18725)
项目编号(18206)
(18091)
(17430)
(17192)
(17163)
创新(16182)
大学(16048)
期刊
(65527)
经济(65527)
研究(43740)
中国(36517)
管理(24660)
(24604)
教育(20888)
学报(16866)
科学(16376)
技术(15277)
图书(14763)
(14486)
金融(14486)
(14373)
大学(13177)
学学(11556)
书馆(10818)
图书馆(10818)
业经(10428)
农业(9144)
问题(9012)
财经(8826)
经济研究(8760)
会计(8472)
财会(8384)
(8193)
现代(8101)
(7808)
(7394)
论坛(7394)
共检索到234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浩然  翟宝辉  
信息化平台能够串联起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工具。近年来,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进展迅猛,但平台内资源共享不足、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各层级平台各自为政、主动监管监测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适应城市管理系统性整体性要求。从城市综合管理需求角度出发,提出理想的平台应由负责必需行政许可的城市管理子平台、负责信息处理的城市营运子平台以及服务市民的城市服务子平台组成,具备信息全面、权责明确、职能联动、实时主动监测等特点,服务城市基础功能维护和公共空间管理。提出应理顺保障机制,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在空间数据底图基础上,纳入各类资源数据,激活整合并形成城市管理、营运、服务三个子平台,支持城市管理决策,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周到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芳  任红民  朱国清  
高职院校科研业务量快速增长,对科研管理及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快科研信息化服务建设进程,提高科研信息化服务质量。通过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服务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有机结合,把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存储、共享、利用和创新,促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理念转变,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霞  
基于物联网技术及标准架构了基本的城市公共安全的智慧型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其建构标准、原则、基本组成和平台建设中需注意的关键问题做了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宾炜  杨志敏  肖纹绮  于国东  林嬿钊  温威  
立足当前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面临的瓶颈问题,提出以基础设施性定位建设区域中医治未病信息平台的政策建议。融合上海和广东省的建设经验,提出由服务提供线、管理线、科研创新线、产业对接线等4条业务纵线,和区域指导中心、区域服务平台、区域基层服务点、家庭4个横向层面组成的"四纵四横"业务架构,为区域中医治未病服务信息平台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然  任鹏  
首先针对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需求和目标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平台总体功能构架,并对其所涵盖的公众信息服务系统、行业综合管理系统、运营组织协同系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的功能设置进行了具体分析。比较了目前交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三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政企协同模式和企业主导模式,权衡其各自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指出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应采用政府主导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卞华  胡红琴  韩弘南  
运用物联网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结合云计算强大的资源汇聚与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具有应变性组合的多种服务与内外系统,实现基于SOA架构的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优化与升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仇海涛  
大学图书馆依托校内科技资源和科技开发能力,实行开架借阅,建设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一体化工作平台,为读者提供包括检索、咨询,复制等内容的深层次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信息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傲男  詹庆东  
[目的/意义]当前各大高校图书馆对于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已经进入瓶颈期,而互联网虚拟学术社区正不断发展,将虚拟学术社区的服务引进学科服务平台,将改善平台用户的交流方式,提高用户与学科馆员之间交流的效率,也为用户之间的科研合作提供平台。[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研总结归纳学科服务平台与虚拟学术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利用问卷调查法及Kano模型对网络学术服务进行需求分类,并进行功能优先度分析。[结果/结论]将学科服务平台与虚拟学术社区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融合,共得出26项服务,分为期望、魅力、必备、无差异四种类型,并针对各类型提出FULink学科服务平台改进策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媛  陈国东  姚晓杰  谢守美  
[目的/意义]探究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影响因素,以促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保障科研创新。[方法/过程]采用元综合方法,基于各主流数据库,选用合理的筛选与评估标准来获取目标文献,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解释性编码和总结归纳,构建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影响因素模型。同时对模型内的维度、主范畴间的关联关系和作用关系进行梳理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得到108项初始概念、33项范畴和11项主范畴,将其归纳为由用户、服务、图书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4个维度组成的US2C模型。该理论模型框架能为推进学术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实施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对学术图书馆的价值体现、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英华  
文章旨在对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所建立的信息服务平台的框架进行研究。该平台可以通过对系统中实体资源的数字整合,将产业转型所涉及的各种数字资源有效地聚集在统一的平台上,从而解决目前服务于城市经济以及产业转型的资源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系统、不配套的问题,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此外,也对该平台几个主要子系统的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群  
结合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提出构建大学生“双创”智能化自主实验平台综合运行管理系统的新思路,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构架、功能模块和预期实现的功能目标。通过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实施智能化自主实验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实现实验资源最大化共享和实验教学运行的科学化、智能化管理,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萌  李相然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可视化、图像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已成主流趋势,并快速渗透到城市管理领域,有效促进城市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视觉管理系统规划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不仅能反映社会文明程度与管理水平、增加城市空间与亲和力、传承地域文脉及体现文化底蕴,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从视觉、心理等各方面带给人愉悦感受,满足生理与精神审美需求,提升城市品位。笔者在烟台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资助项目(YTSK2018-Y-55)资助下,进一步开展城市视觉管理系统规划研究,目的在于为烟台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思考角度和建议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彦根  
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传统物资采购模式的弊端矛盾和推行框架协议采购背景的系统性分析,依据框架协议采购的内涵及概念,通过工程物资采购新旧管理模式与业务模式的优劣对比,阐明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框架协议采购的必要性。并通过强化框架协议采购的策略策划、实施要点的研究及典型案例介绍,全面阐释工程物资框架协议采购的优势与实施成效,并指明框架协议采购未来的提升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萍  
分别从经济学、社会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三个基础理论,将之作为供应链的三个维度的分析途径,并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森  温军  刘红  
数字经济创新事关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及其国际竞争力,事关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鉴于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端"还相对薄弱,仍存在巨大的创新空间,本文从理论上对数字经济应如何创新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地探讨。本文分析认为,中国应坚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创新为底蕴、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和以制度创新为保障的综合式创新,以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合力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地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