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7)
2023(20472)
2022(17044)
2021(15736)
2020(12858)
2019(29399)
2018(29142)
2017(55403)
2016(30467)
2015(33957)
2014(34085)
2013(33472)
2012(31185)
2011(28470)
2010(28950)
2009(26649)
2008(26039)
2007(23272)
2006(21092)
2005(19296)
作者
(89934)
(74589)
(73928)
(70762)
(47850)
(35656)
(33716)
(29264)
(28482)
(26805)
(25470)
(25331)
(24048)
(23922)
(23160)
(23142)
(22237)
(21777)
(21522)
(21446)
(18826)
(18538)
(18084)
(17126)
(16804)
(16770)
(16568)
(16475)
(15129)
(14745)
学科
(137690)
经济(137560)
管理(86376)
(81136)
(65041)
企业(65041)
方法(50876)
数学(43304)
数学方法(42802)
中国(40312)
(36646)
地方(34189)
业经(30748)
(29360)
(29068)
农业(25016)
(23858)
(22396)
贸易(22380)
(21565)
理论(21153)
环境(21068)
(20770)
银行(20713)
(20191)
金融(20188)
(19979)
(19935)
技术(19333)
(19185)
机构
大学(439123)
学院(438008)
(181561)
经济(177468)
管理(167345)
研究(158005)
理学(143122)
理学院(141336)
管理学(138906)
管理学院(138084)
中国(117675)
科学(96665)
(96158)
(81927)
(80483)
研究所(72891)
(72618)
中心(69818)
(67281)
财经(64454)
业大(63834)
(61706)
北京(61503)
师范(61159)
(58447)
(57453)
农业(56393)
经济学(54438)
(54112)
师范大学(49475)
基金
项目(289318)
科学(228050)
研究(212529)
基金(208492)
(181994)
国家(180430)
科学基金(154353)
社会(134717)
社会科(127633)
社会科学(127598)
(112738)
基金项目(109891)
自然(99057)
教育(97540)
自然科(96729)
自然科学(96707)
(95361)
自然科学基金(94952)
编号(86675)
资助(85217)
成果(71698)
重点(65465)
(65335)
(63256)
课题(61213)
(59146)
国家社会(55273)
创新(55175)
科研(54128)
教育部(54039)
期刊
(213530)
经济(213530)
研究(138684)
中国(91312)
学报(68023)
(66822)
管理(64587)
科学(63989)
(60232)
教育(54173)
大学(51585)
学学(48172)
农业(45821)
(42246)
金融(42246)
技术(38812)
业经(34016)
经济研究(33986)
财经(31996)
问题(28405)
(27574)
(23849)
图书(23622)
技术经济(22416)
科技(20862)
(20755)
现代(20730)
理论(20036)
资源(19975)
商业(19540)
共检索到674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梦雅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等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例如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布局混乱、政府太过注重经济指标和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所需要的空间、政府相关部门急于收割网络流量而导致城市内部信息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对此,我国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以保障城市经济能始终高质量发展。由毛新雅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11月出版的《"区域城市化"与城市群经济发展》一书,从"区域城市化"空间路径理论出发,运用数据实证、比较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三大城市群与国际发达城市群"区域城市化"的空间路径演进以及中国人口区域变动的经济效应等问题。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真实准确,可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文  
高质量发展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由于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对当前发展状况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深入探究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因素,在深层度探究的基础上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乃是当前这一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由张景波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一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编著出版。该书通过探究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内核,对全国三十余座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差异与联系,在对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因素分析的前提下为我国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南,为各城市经济运行模式的创新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汤莹滢  周耀东  
新发展阶段下,交通网络和城市群发展成为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本文以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其一,城市的交通网络地位和形态显著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位于中心和次级网络的城市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位于网络中介位置的城市则显示出具有一定的空间替代效应。其二,三大城市群交通网络的空间效应因经济和交通网络发展程度不同具有异质性,其中,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地位在弱化,而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作用仍在不断增强;京津冀和珠三角的交通紧密性有助于推动城市间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各城市间交通紧密性的空间效应有所弱化,表现为竞争替代关系,但处于中介地位的城市正扮演着调配资源的作用,有助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种照辉  张伟丽  李小建  
城市群中城市间存在紧密、多样的网络联系,相比于单一城市,其经济发展质量存在特殊性。正确认识多维网络的作用,对于进一步理解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发挥城市群的增长引领作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次提出了多维网络下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概念,基于多维网络的视角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网络连通性、聚类性、网络联系便利性、网络平衡性四个方面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进一步,以经济联系紧密的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评价了其经济发展质量,并分析背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空间位置距离、经济结构差异是抑制多维网络联系的因素,人口规模对于多维网络联系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娜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城市经济协同发展不力,其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都存在一定问题,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经济结构体系,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共建和机制创新,才能丰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提升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经济地位,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经济发展之中,构建生态城市模式,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  张羽瑶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促进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利用2007—2016年中国长江经济带1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区域一体化战略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阈值模型考察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最后,基于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一体化环境下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游、下游区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第二,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特征。在低集聚度和高集聚度地区,一体化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中集聚度地区却呈现相反的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  曹玲  
文章构建包含经济增长、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6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0个城市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同一城市在不同子系统上发展水平表现不一;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对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性最强;三个子城市圈总体发展水平相差不大,但其内部发展水平分布格局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伟   刘珊珊   李晨曦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正在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熵权法、核密度估计法对我国三大城市群2011—2020年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差异性比较,并进一步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呈稳定上升趋势,三者的相对差异呈现缩小的演进态势;分维度看,三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各有优势和短板。创新创业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市场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倩  沈坤荣  
当前,城市群建设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群发展需要由新思路来引领,应立足本国实际,以功能区划分为主取代行政管辖边界,提高区域性规划的针对性和包容度,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管理和创新意识。城市群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超前理念整体推进城市群环境保护工作,处理好城市群建设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艳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测度当前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现有文献出发,归纳整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提出和完善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莎   张琪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从门槛效应来看,当以市场化为门槛变量时,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鲁玉秀  方行明  张安全  
城市是数字经济的载体,数字经济资源集聚在城市地域空间,数字经济的扩张必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评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也促进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刺激的城市创新、市场潜力和产业集聚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路径。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城市规模大小正相关,而小城市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数字经济细分化检验得出各维度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仅数字产业基础推动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对本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而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从"城市群经济"内涵辨析出发,阐释了城市群、多城市群体系形成机理,并以"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三个基本维度为依据,探寻了多城市群分工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转移为桥梁、城市群化为载体、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构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唐晓超   彭青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必然要求。文章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一个能够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梳理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进入新时代后城市经济在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布局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