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5)
- 2023(19266)
- 2022(16545)
- 2021(15410)
- 2020(12659)
- 2019(28978)
- 2018(28760)
- 2017(54917)
- 2016(30123)
- 2015(33280)
- 2014(33451)
- 2013(33045)
- 2012(30999)
- 2011(28230)
- 2010(28739)
- 2009(26319)
- 2008(25741)
- 2007(22843)
- 2006(20556)
- 2005(18657)
- 学科
- 济(134413)
- 经济(134283)
- 管理(84552)
- 业(78968)
- 企(63237)
- 企业(63237)
- 方法(51603)
- 数学(44424)
- 数学方法(43889)
- 中国(38370)
- 农(34583)
- 地方(32621)
- 财(29786)
- 学(29604)
- 业经(28521)
- 农业(23623)
- 制(23332)
- 贸(22077)
- 贸易(22063)
- 易(21280)
- 银(20511)
- 银行(20451)
- 理论(20398)
- 环境(20282)
- 融(19847)
- 金融(19845)
- 行(19708)
- 和(19076)
- 技术(18781)
- 地方经济(17972)
- 机构
- 大学(431963)
- 学院(430572)
- 济(178385)
- 经济(174370)
- 管理(164376)
- 研究(155495)
- 理学(140942)
- 理学院(139189)
- 管理学(136733)
- 管理学院(135941)
- 中国(115323)
- 科学(96018)
- 京(93928)
- 财(81200)
- 所(79750)
- 农(73516)
- 研究所(72250)
- 中心(69098)
- 江(65647)
- 业大(64292)
- 财经(63848)
- 北京(60025)
- 范(59772)
- 师范(59213)
- 经(57989)
- 农业(57340)
- 院(56342)
- 经济学(53681)
- 州(52853)
- 经济学院(47921)
- 基金
- 项目(286179)
- 科学(225264)
- 研究(207779)
- 基金(206802)
- 家(181235)
- 国家(179701)
- 科学基金(153462)
- 社会(131620)
- 社会科(124737)
- 社会科学(124704)
- 省(111654)
- 基金项目(109266)
- 自然(99758)
- 自然科(97438)
- 自然科学(97416)
- 教育(95697)
- 自然科学基金(95658)
- 划(94504)
- 资助(85326)
- 编号(83828)
- 成果(69234)
- 重点(64577)
- 发(64004)
- 部(62933)
- 课题(59314)
- 创(58445)
- 创新(54583)
- 科研(54141)
- 国家社会(53974)
- 教育部(53674)
- 期刊
- 济(206601)
- 经济(206601)
- 研究(135784)
- 中国(88465)
- 学报(69065)
- 农(67074)
- 科学(64036)
- 管理(62221)
- 财(60234)
- 大学(52024)
- 教育(51422)
- 学学(48874)
- 农业(46105)
- 融(41480)
- 金融(41480)
- 技术(37136)
- 经济研究(33428)
- 业经(32565)
- 财经(31723)
- 经(27351)
- 问题(27288)
- 业(23721)
- 图书(22021)
- 技术经济(21814)
- 科技(20614)
- 贸(19912)
- 现代(19801)
- 理论(19708)
- 版(19334)
- 商业(18992)
共检索到658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文
高质量发展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由于我国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对当前发展状况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深入探究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因素,在深层度探究的基础上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乃是当前这一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由张景波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收敛性研究》一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编著出版。该书通过探究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内核,对全国三十余座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并进一步分析其差异与联系,在对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因素分析的前提下为我国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南,为各城市经济运行模式的创新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耀娜
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城市经济协同发展不力,其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都存在一定问题,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经济结构体系,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共建和机制创新,才能丰富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提升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经济地位,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贯穿到城市经济发展之中,构建生态城市模式,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梦雅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空间规模、人口规模等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但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例如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布局混乱、政府太过注重经济指标和效益而忽视了生态环境所需要的空间、政府相关部门急于收割网络流量而导致城市内部信息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对此,我国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以保障城市经济能始终高质量发展。由毛新雅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11月出版的《"区域城市化"与城市群经济发展》一书,从"区域城市化"空间路径理论出发,运用数据实证、比较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中国三大城市群与国际发达城市群"区域城市化"的空间路径演进以及中国人口区域变动的经济效应等问题。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真实准确,可供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斗 李玥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对其2010—2019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核密度估计法、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收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上中下游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由上游地区到下游地区逐渐增强的空间分布特征,上游地区呈现出典型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中游地区层级分化现象明显,高值主要集中在下游地区;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且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地区均存在俱乐部收敛,但在收敛速度和空间效应方面具有异质性,忽略空间效应会导致收敛速度被低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倩莎 张琪
基于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从门槛效应来看,当以市场化为门槛变量时,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鲁玉秀 方行明 张安全
城市是数字经济的载体,数字经济资源集聚在城市地域空间,数字经济的扩张必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下的空间杜宾模型(SDM),评估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也促进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刺激的城市创新、市场潜力和产业集聚是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传导路径。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城市规模大小正相关,而小城市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数字经济细分化检验得出各维度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仅数字产业基础推动了邻近城市经济发展;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对本地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而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均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唐晓超 彭青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必然要求。文章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一个能够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梳理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进入新时代后城市经济在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布局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经济 高质量发展 分析框架 中国经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雄浪 史世姣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8年我国278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普通面板计量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人口流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引入空间相关性分析后,人口流动和环境规制不仅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的提升作用,而且存在协同效应和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时期异质性看,党的十八大以后,人口流动、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着更大的促进作用;从地区异质性看,人口流动和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强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涛 徐运保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影响金融资源配置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基于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1—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金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金融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城市会产生不利影响。(2)受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层次的影响,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数字金融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3)消费需求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是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其中,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为此,要推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金融的步伐,避免“数字金融鸿沟”扩大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琦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5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商旅融合助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商旅融合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商旅融合对高人力资本地区、中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商旅融合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劳动力结构、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等传导渠道。据此,提出应科学推进商旅融合、发挥政策先导优势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旅游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振华 李萌萌 江金启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探究交通可达性提升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78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Meta-RDM模型测度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将其作为衡量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并采用SARAR模型验证了可达性提升对不同层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间交通可达性提升会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作用路径不同;可达性对普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提升产业集聚及产业结构水平,进而提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可达性对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促进资本要素及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进而提升技术效率值来实现的。另外,财政支出占比指标会显著影响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利于普通城市的技术效率提升,不利于中心城市的技术进步。在交通可达性提升的背景下,不同层级城市应有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学涛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取代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主题。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04—2018年中国281个城市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各维度及其综合指标,同时采用SARAR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开放维度和共享维度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较大,并且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维度均处于波动上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结构红利,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形关系;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中存在着动态均衡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会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和开放维度影响相对较大。通过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维度的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推动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城市经济 测度体系 产业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浩进
当前,东北地区正处于政策叠加的关键机遇期,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动力系统,能够提升区域发展“加速度”。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东北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运行问题,可以得出结论:东北三省在城市经济动力系统方面存在省域内的不均衡性,以及整体层面的差异化制约因素,需要予以统筹和辨识,应立足动力系统外生、内生的双重维度,解决影响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东北地区城市经济涵盖多种类型,发展动力系统由外生动力机制、内生动力机制构成。东北地区应借助构建新发展格局、主体功能区战略、东北全面振兴战略等有利契机,利用好“中蒙俄经济走廊”新机遇,提升统筹发展与安全的主体功能,加强东北全面振兴战略中的省际协作,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外生动力。东北地区还应立足不同地区的发展基础、比较优势等,建设城市群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功能区、沿边跨境开放发展的功能区、绿色发展的生态屏障功能区、引才聚才的人才振兴功能区,支撑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内生动力。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城市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君 田宗博 宋砚秋
地方政府债务是连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重要工具,研究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得到的中国2006—2019年279个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利用收支相抵法估算得到的中国地级市政府性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第二,地方政府债务对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和阶段上的异质性。第三,机制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但未能增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质,且不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转换。第四,不同债务存量规模下,税收征管和地方举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进一步明确了债务存量规模的“适度区间”。研究结论对探索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产业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佟孟华 褚翠翠 李洋
研究目标: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演进趋势、地区差异、结构差异、收敛性和障碍因素。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σ收敛、β收敛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测度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发展水平提升、绝对差异缩小”的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结构差异的主要来源由生态环境差异转变为增长动能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波动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创新:将共同富裕纳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方法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识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转变的关键节点,并在全面把握其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研究价值:有助于把握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水平和分布特征,为明确当前乃至未来阶段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着力点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地区差异 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