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6)
- 2023(16740)
- 2022(14014)
- 2021(12712)
- 2020(10572)
- 2019(24128)
- 2018(23970)
- 2017(46138)
- 2016(25085)
- 2015(28179)
- 2014(28382)
- 2013(27899)
- 2012(25462)
- 2011(23083)
- 2010(23235)
- 2009(21777)
- 2008(21074)
- 2007(18644)
- 2006(16853)
- 2005(15390)
- 学科
- 济(119427)
- 经济(119283)
- 管理(77760)
- 业(68882)
- 企(57752)
- 企业(57752)
- 方法(45254)
- 数学(38903)
- 数学方法(38535)
- 中国(31795)
- 农(27625)
- 财(27429)
- 地方(26947)
- 业经(25930)
- 学(23698)
- 制(23423)
- 农业(18475)
- 环境(17908)
- 理论(17293)
- 体(17138)
- 和(16809)
- 银(16680)
- 银行(16638)
- 务(16538)
- 财务(16461)
- 财务管理(16430)
- 融(16393)
- 金融(16390)
- 贸(16254)
- 贸易(16243)
- 机构
- 大学(368012)
- 学院(364425)
- 济(155239)
- 经济(151882)
- 管理(143020)
- 研究(126187)
- 理学(123302)
- 理学院(121897)
- 管理学(119923)
- 管理学院(119258)
- 中国(92795)
- 京(78657)
- 科学(74958)
- 财(71475)
- 所(62755)
- 财经(56781)
- 研究所(56660)
- 中心(55516)
- 农(53786)
- 江(53620)
- 经(51429)
- 业大(51034)
- 北京(49872)
- 经济学(48114)
- 范(48114)
- 师范(47737)
- 院(45552)
- 州(43220)
- 经济学院(42895)
- 财经大学(42061)
- 基金
- 项目(244356)
- 科学(193481)
- 研究(180574)
- 基金(178548)
- 家(154127)
- 国家(152876)
- 科学基金(132330)
- 社会(117184)
- 社会科(111053)
- 社会科学(111024)
- 基金项目(94764)
- 省(94078)
- 自然(83738)
- 教育(81847)
- 自然科(81754)
- 自然科学(81740)
- 自然科学基金(80270)
- 划(78693)
- 编号(72734)
- 资助(72331)
- 成果(59453)
- 重点(54288)
- 部(54059)
- 发(52337)
- 课题(50243)
- 创(50220)
- 国家社会(48736)
- 制(47153)
- 教育部(47003)
- 创新(46966)
- 期刊
- 济(178629)
- 经济(178629)
- 研究(116201)
- 中国(70054)
- 管理(54776)
- 财(54481)
- 学报(53844)
- 科学(51501)
- 农(49656)
- 大学(41698)
- 学学(39237)
- 教育(37920)
- 农业(33740)
- 融(32227)
- 金融(32227)
- 技术(31477)
- 财经(28901)
- 经济研究(28816)
- 业经(26914)
- 经(24779)
- 问题(24248)
- 技术经济(18778)
- 理论(17560)
- 现代(17513)
- 图书(17280)
- 科技(16719)
- 业(16550)
- 版(15772)
- 商业(15750)
- 实践(15635)
共检索到546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戴永安 张曙霄
文章采用2001~2008年26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三方面考察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效率演进的中介机制。结果发现,人口城市化与人力资本积累、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确实存在交互作用,而且人口城市化对提升中国城市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本积累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经历了由负到正的过程,而专业化分工和城市规模经济均显著地有利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高,二者的区别在于随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专业化分工的综合影响越来越大,而城市规模经济的综合影响则越来越小,分地区比较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城市经济效率 中介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岩 贾绍凤
人口城市化是对耕地变动产生复合影响的一个过程。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动力 ,这对耕地形成了占用的直接影响 ,我国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减少的直接影响度约在 5 %~ 10 %之间。人口城市化对耕地的间接影响通过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少 ,土地利用集约度高 ,可以间接减少耕地占用 ;同时农村人口的减少 ,可以推动村镇合并 ,整理土地 ,增加耕地等途径来实现。因此 ,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存在积极的间接影响。人口城市化过程对耕地变动的复合影响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将取决于一是城市化发展状态 ,即与工业化发展是否同步 ;二是村镇合并集中是否及时到位。为此 ,文章对中日人口城市化对耕地影响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文 王平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算了2000-2008年我国248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效率和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城市的效率表现。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持续提高,但城市化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地级市两种效率的初始领先地位已逐渐被直辖市所取代;东部地区城市的效率表现优于其他地区,但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差异较大,城市化严重滞后和轻微滞后的城市数量都比较多。认为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产业引导,提高城市化效率、促进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是下一阶段城市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微 王越 胡万鹏
城市化水平提升有助于促进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但对于产生这种影响效果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机制仍然存在争论。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城镇化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进行理论探讨,选取2007-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引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显著且有效,其中介效应约为17.58%。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城市化水平影响消费结构升级的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提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学斌
以美国系统科学家拉兹洛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一批新兴学科的基础上,创立了广义进化综合理论。该理论把自宇宙起源直到社会发展的过程看作一个进化统一体,试图说明无生命物质、生物和社会三大领域中发生的进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即运用广义进化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对人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人口城市化进程是物质世界系统进化的必然,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城市内能流相对于农村内能流的进化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晶
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产业集聚依旧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既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因此,本文利用2010-2018年我国29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就产业集聚对于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各地区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城市经济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得出: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集聚(MA)与共聚(CoA)会对城市经济效率造成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SA)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制造业集聚(MA)对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经济效率都会造成抑制作用;服务业集聚(SA)对东部和西部城市经济效率会造成抑制作用,但对中部城市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共聚(CoA)对东部城市经济效率会造成抑制作用,但对中部和西部城市经济效率会带来推动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震宇
无论从城市人口变化还是城市空间变化角度观察,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中国的城市化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化是以地方政府经营土地使用权为内在动力的空间城市化过程,这一机制是由一系列土地法规催生形成的。这一城市化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无意于解决人口城市化中跨省市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问题;它造成空间意义上低效率的假性城市化;更为重要的是,它造成了具有宏观影响的土地金融风险。本文基此认为,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和规范地方政府策动的空间城市化机制,规避其产生的问题,通过激励设计促进城市化在机制与目标方面的协调。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地方政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慧 杨泽锋 崔祥民 王淑雯
从理论上阐述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效应以及企业家精神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收集了2011-2020年283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运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且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家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契约精神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外围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中心城市。研究结论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激发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荣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领
本文基于上海市1978-2009年城市化率与实际人均生产总值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法和方差分解方法对上海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经济增长对人口城市化的作用相对较强,而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上海应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产生的城市经济效应有利时机,进一步促进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VAR模型 人口城市化 经济增长 均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坤荣 蒋锐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可以通过两种机制的作用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化第一产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本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即城市化先作用于要素积累和结构变革,然后才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正的影响作用。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产业结构这四条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而且,在现阶段人力资本和结构变革是城市化与人均产出之间的显著影响渠道。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兴杰 陈通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研究,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经济学中的城乡人口迁移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文章结合中国实际,论证了城市化正是通过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和经济结构这一作用渠道,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周曙东 王艾敏
文章选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劳动力作为投入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职工工资总额作为产出变量,运用DEA分析法对中国城市经济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城市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城市规模效率与城市人口呈正相关关系,增加城市规模能够提高城市效率。中国近年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呈轻微下降趋势,城市规模效率呈低速增长。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城市以东部地区城市为主。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
关键词:
城市 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