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1)
- 2023(13024)
- 2022(11445)
- 2021(10644)
- 2020(8816)
- 2019(20570)
- 2018(20568)
- 2017(39727)
- 2016(21492)
- 2015(24215)
- 2014(24279)
- 2013(24195)
- 2012(22527)
- 2011(20404)
- 2010(20391)
- 2009(18749)
- 2008(17775)
- 2007(15439)
- 2006(13798)
- 2005(12091)
- 学科
- 济(106703)
- 经济(106605)
- 管理(59458)
- 业(53052)
- 企(43505)
- 企业(43505)
- 方法(40816)
- 数学(35359)
- 数学方法(35033)
- 地方(27535)
- 中国(25735)
- 农(23336)
- 学(21538)
- 业经(21014)
- 财(18959)
- 农业(16001)
- 地方经济(15647)
- 环境(15474)
- 和(14968)
- 制(14883)
- 理论(14850)
- 贸(14782)
- 贸易(14770)
- 易(14139)
- 划(12393)
- 技术(12225)
- 融(11866)
- 金融(11863)
- 发(11657)
- 银(11571)
- 机构
- 大学(307692)
- 学院(305328)
- 济(128368)
- 经济(125556)
- 管理(122030)
- 理学(105516)
- 研究(105460)
- 理学院(104262)
- 管理学(102568)
- 管理学院(102014)
- 中国(76881)
- 京(67821)
- 科学(65024)
- 财(54381)
- 所(52201)
- 研究所(47627)
- 中心(47037)
- 农(45585)
- 业大(44441)
- 江(44054)
- 财经(44035)
- 北京(43392)
- 范(41508)
- 师范(41210)
- 经(39946)
- 经济学(38689)
- 院(38608)
- 州(36222)
- 农业(35346)
- 经济学院(34476)
- 基金
- 项目(210027)
- 科学(164850)
- 研究(154088)
- 基金(151799)
- 家(131044)
- 国家(129946)
- 科学基金(112290)
- 社会(97711)
- 社会科(92499)
- 社会科学(92472)
- 基金项目(81907)
- 省(81010)
- 自然(72605)
- 自然科(70843)
- 自然科学(70829)
- 自然科学基金(69506)
- 教育(69195)
- 划(68300)
- 编号(62970)
- 资助(61874)
- 成果(50400)
- 重点(46205)
- 发(45527)
- 部(45502)
- 课题(43014)
- 创(42764)
- 创新(39850)
- 国家社会(39638)
- 科研(39245)
- 教育部(39208)
- 期刊
- 济(148054)
- 经济(148054)
- 研究(94436)
- 中国(56125)
- 学报(45767)
- 管理(44722)
- 科学(43546)
- 农(41059)
- 财(39745)
- 大学(34682)
- 学学(32474)
- 教育(31232)
- 农业(28508)
- 技术(27093)
- 融(23867)
- 金融(23867)
- 经济研究(23366)
- 业经(22152)
- 财经(21509)
- 问题(20536)
- 经(18441)
- 图书(16761)
- 技术经济(16179)
- 理论(15211)
- 资源(15119)
- 现代(14788)
- 科技(14313)
- 业(14183)
- 发(13757)
- 实践(13755)
共检索到452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志伟 张慧芳 郭宁
经济承载力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本文通过建立北京市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010年的三次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文章中计算了基于城市经济承载力的北京市最优人口数量。最后,对如何提升城市经济承载力,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薇
生态承载力的时空特征明显,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典型城市北京的生态承载力研究,可以为全国其他大型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借鉴。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法和生态环境容量指数法对北京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市生态环境承载力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为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生态承载力仍然比较低,且生态赤字比较大,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容忽视。
关键词:
北京 生态环境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利华 陈钢 徐晓新 刘会武
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并不适合单一城市(城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本文构建以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承载力为中心的城市承载力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基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案例研究,测算了海淀区未来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海淀区通过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来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城区)进行人口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案例。
关键词:
人口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案例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兴瑶 夏军 李法虎 刘洪禄 马明 王翠哲 李荣新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特点,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进行了界定;利用GIS技术的网格剖分法建立了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库;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数据库,实现区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通州区内部水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致,由城区到远郊,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渐减弱趋势,伴随城区不断发展,影响范围的扩大,预测通州区到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雪洁 王夏晖 饶胜 张箫 朱振肖
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给 消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青云 赵振宇 郭润凡
从能源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建立了区域能源承载系统结构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超效率SBM耦合模型科学评价北京市2005—2017年能源承载力,并设置现状延续、政策规划和目标发展情景,进行北京市2018—2035年的能源承载力多情景模拟,为能源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发展路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能源承载力水平逐步提升;2018—2035年,按照政策规划情景,北京市预计在2035年达到目标发展情景(发达地区)2032年的能源承载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现状延续、政策规划、目标发展三个不同情景下所实现目标的差异性效果显著,建议北京市基于政策规划情景,以目标发展情景为方向,综合运用两种情景中的指标参数设定区域发展规划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青云 赵振宇 郭润凡
从能源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建立了区域能源承载系统结构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超效率SBM耦合模型科学评价北京市2005—2017年能源承载力,并设置现状延续、政策规划和目标发展情景,进行北京市2018—2035年的能源承载力多情景模拟,为能源承载力约束下的区域发展路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05—2017年,北京市能源承载力水平逐步提升;2018—2035年,按照政策规划情景,北京市预计在2035年达到目标发展情景(发达地区)2032年的能源承载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现状延续、政策规划、目标发展三个不同情景下所实现目标的差异性效果显著,建议北京市基于政策规划情景,以目标发展情景为方向,综合运用两种情景中的指标参数设定区域发展规划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凡文 胡弘 张婷婷
将城市经济承载力简要地定义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某城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对人口—经济承载力模型法、就业人口承载力模型法、国民财富测算法等城市经济承载力的测算方法进行了具体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沈阳市的城市经济承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心 赵清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施加压力,水环境进行自我调节,而社会根据环境调节状况做出响应,以维持水环境系统的健康稳定状态。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构建了一个"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北京市2003~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际评价后发现,北京市水环境压力呈现逐渐加大的态势,水环境状态基本稳定,全社会对水环境压力的响应稳步向好。总的来看,近十年来北京市水环境承载力在快速提升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关键词:
北京 水环境 承载力 评价 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
本文构建了包含人口、生态和经济因素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对北京市1999-2007年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指数化分析,并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比较法测度了同期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压力度。研究发现,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状态处于"超载状态";同时,承压状态分析发现近年来北京水资源承压度出现逐年回升的态势,暗示北京市水资源的"超载"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一定缓解。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相对资源承载力 承压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英英 刘永 郭怀成 王树通 姜玉梅
在对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影响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系统动力学(SD)来定量研究不同政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以北京市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融合在模型中进行计算。通过动态仿真模拟,预测北京市5项水资源政策———实施应急供水工程、推进再生水回用、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和提高用水价格对水资源承载力的长期影响,为确保北京市用水的长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应急供水工程政策对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而若同时实施这5项政策,到2010年,可承载的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政策 系统动力学 北京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志伟
文章根据北京市城市的性质、定位与发展的目标,对北京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以全新的视角对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与应用,进而为促进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奎
本文首先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种群承载力为起始点,界定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其次根据指标选取原则,对应于承载主体和承载客体分别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评价模型,并测算出北京市综合承载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已经由2009年前的超载状态逐渐转变为富余状态。但也建议北京市要警惕城市承载压力变化带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降低的可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 申俊利 贾丽静
本文通过构建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北京市1986—2006年间基础设施承载状态进行了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基础设施承载力指数,并使用相对资源承载能力测度方法测度基础设施承载状态。进而,对北京市各区县2007年基础设施承载力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臣辉 申雨桐 周明耀 徐海钢 余龙
论文提出了以地区生产总值(GDP)表征的水环境承载力定量计算模型,以扬州市为例,选取COD作为污染控制因子,进行实例计算。通过对模型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不同参数影响程度,找出影响水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子;采用区间估计理论,评估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提出对于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排放强度控制线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污染减排政策干预的因素,扬州市目标年水环境承载力(以GDP表征)可达8 372×108元,在90%的置信度水平上,其置信区间为7 881×108~9 030×108元;在总量控制目标确定的条件下,水环境承载力主要制约因子为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第三产业比例;如果该区域经济目标定为5 07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