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1)
- 2023(19315)
- 2022(16018)
- 2021(14644)
- 2020(12318)
- 2019(27918)
- 2018(27242)
- 2017(52759)
- 2016(27996)
- 2015(30933)
- 2014(30716)
- 2013(30500)
- 2012(28329)
- 2011(25575)
- 2010(25907)
- 2009(24155)
- 2008(23734)
- 2007(21119)
- 2006(18906)
- 2005(17427)
- 学科
- 济(144613)
- 经济(144454)
- 业(98172)
- 管理(91823)
- 企(84804)
- 企业(84804)
- 方法(56951)
- 数学(47396)
- 数学方法(46938)
- 农(37867)
- 中国(37479)
- 业经(36376)
- 财(35952)
- 地方(33512)
- 农业(26635)
- 制(25750)
- 务(24138)
- 财务(24088)
- 财务管理(24044)
- 企业财务(22882)
- 学(22044)
- 技术(21633)
- 贸(21218)
- 贸易(21201)
- 和(21146)
- 易(20390)
- 融(20133)
- 理论(20131)
- 金融(20131)
- 环境(19782)
- 机构
- 学院(405296)
- 大学(401604)
- 济(181859)
- 经济(178398)
- 管理(161654)
- 理学(138203)
- 理学院(136736)
- 研究(135961)
- 管理学(134817)
- 管理学院(134027)
- 中国(107034)
- 京(84571)
- 财(83544)
- 科学(78042)
- 所(66665)
- 财经(65830)
- 中心(63192)
- 江(62455)
- 农(61327)
- 经(59757)
- 研究所(59594)
- 经济学(56583)
- 业大(54241)
- 北京(53317)
- 范(50764)
- 经济学院(50703)
- 师范(50335)
- 院(49343)
- 州(49317)
- 财经大学(48482)
- 基金
- 项目(264265)
- 科学(211864)
- 研究(196030)
- 基金(194611)
- 家(166986)
- 国家(165549)
- 科学基金(145324)
- 社会(129910)
- 社会科(123328)
- 社会科学(123300)
- 省(103582)
- 基金项目(102537)
- 自然(91302)
- 自然科(89266)
- 自然科学(89249)
- 教育(88287)
- 自然科学基金(87689)
- 划(85282)
- 资助(79027)
- 编号(78175)
- 成果(62200)
- 发(60649)
- 重点(58939)
- 部(58624)
- 创(56682)
- 国家社会(54525)
- 课题(53313)
- 创新(52476)
- 教育部(51200)
- 人文(50731)
- 期刊
- 济(211909)
- 经济(211909)
- 研究(124445)
- 中国(80797)
- 财(66651)
- 管理(64830)
- 农(56367)
- 科学(53645)
- 学报(52628)
- 大学(42153)
- 融(41772)
- 金融(41772)
- 学学(39930)
- 农业(38340)
- 技术(38079)
- 教育(35611)
- 业经(34906)
- 财经(33987)
- 经济研究(33962)
- 经(29365)
- 问题(28469)
- 技术经济(23275)
- 业(21811)
- 统计(21239)
- 贸(20758)
- 商业(20023)
- 世界(20015)
- 现代(19900)
- 策(19654)
- 资源(18434)
共检索到623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泓飞 葛红玲
本文基于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经济密度对流通业发展的总体影响,以及在资本水平动态变化的条件下,城市经济密度对流通业发展作用系数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我国城市经济密度与流通业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经济密度的提高对流通业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而随着资本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密度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先升后降”的“倒U型”特征。当资本水平超过一定阈值时,城市经济密度的影响程度反而会有所下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春宇 仲深
本文根据2000—2006年30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经济发展指标的年度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判断了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态。针对流通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各省会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检验表明流通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影响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构建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各地区将以不同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勇
文章基于旅游产业的特点,借助2000-2009年间的有关旅游统计数据,构建了衡量旅游业聚集密度和多样化的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聚集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结果发现,旅游业聚集密度的提升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一分析结论验证了集聚经济效应的存在,也为解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聚集密度 多样化 动态面板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冯科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特征 影响机理 湖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磊 张薇薇 汪霞
随着土地、人口、环境等资源约束日趋紧张,提高经济密度已被认为是培育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独特的地形地貌引致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和影响因素的特殊性。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和面板回归等模型分析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近6年来贵州省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贵阳市发展速度最快,毕节市发展速度最慢;(2)贵州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总体差异逐步缩小,但区域之间的空间聚集效应较低。其中,以贵阳为核心,六盘水和遵义为两翼的重点开发区空间聚集程度高,而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区空间聚集程度低;(3)第三产业占比、单位用地工业值、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从业技术高等教育人员因素对贵州省城市经济密度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黎
本文选取我国2016-2020年29个省份的数据测算了省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考察了物流产业智慧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和北京、天津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最高,处于第一梯队,西部和西北地区省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处于最后梯队。物流产业智慧化能够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效率的提升(减少批发零售库存量),但这种推动效应在不同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区域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表现为明显的“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现象。最后从区域物流产业智慧化水平、政府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和物流行业企业自身智慧化水平提升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玮玮
流通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和结构优化对商贸流通发展有着内生影响,但基于中国数据的计量分析较为少见。本文结合人力资本密度的新内涵,以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准,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人力资本密度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关联性,实证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力资本的空间密度及结构密度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从东部地区来看,人力资本的空间密度和结构密度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且结构密度系数大于空间密度系数。第三,从中部地区来看,人力资本空间密度越大,越不利于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这一结论与全国层面显著不同;但人力资本的结构密度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第四,从西部地区来看,人力资本空间密度越大,越有利于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这与西部地区相对薄弱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关;而人力资本结构密度的系数虽然为正,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施宏 高明
在土地利用和碳排放方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基础上,提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碳排放之间的EKC假说。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构造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碳排放之间存在EKC的"重组"效应,二者呈现倒N型的曲线关系,曲线的极大值点出现在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为180000万元/km2附近。动态模型估计的结果也表明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当前,除上海、浙江、福建、河北和江苏5个省(市)的城市碳排放量随着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增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施宏 高明
在土地利用和碳排放方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基础上,提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碳排放之间的EKC假说。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构造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碳排放之间存在EKC的"重组"效应,二者呈现倒N型的曲线关系,曲线的极大值点出现在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为180000万元/km2附近。动态模型估计的结果也表明碳排放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当前,除上海、浙江、福建、河北和江苏5个省(市)的城市碳排放量随着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增长而降低外,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需到2020年才能进入这一阶段。为此,要提升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使城市尽早进入曲线的下降阶段,以及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使极大值点提前到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铎 张沁 李富强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50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及倾向评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提高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加科技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还揭示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持续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要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同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差异化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田晖 宋清
将创新驱动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与创新活力四个指标,利用我国47个智慧城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各指标对各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创新驱动对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创新驱动指标对经济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表现在创新投入有效抑制单位GDP工业烟尘排放,创新产出有效降低单位GDP工业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创新主体有效控制单位GDP工业SO_2排放量,创新活力对单位GDP工业SO_2、废水及烟尘排放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智慧城市经济绿色发展中有效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兆峰
选择教育经费为人力资本投入的替代指标,以1999~2009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不同省市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属于明显的长期投资,对旅游经济的效用在短期内很难体现出来,但是长期效用十分显著;人力资本投资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这种分异受到旅游地生命周期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综合影响;应根据区域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实际,立足旅游产业升级的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利国 冷浪平
近年来我国人口回流现象表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用2009—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逐渐步入人口回流阶段,其余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正相关阶段。在溢出效应上,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入;流动人口具有显著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人口流入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因此,发达地区应认识到人口回流的必然趋势,推进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双转型升级”,欠发达地区应顺应人口回流的大趋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合理引导和安置回流人口,推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经济发展 人口回流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建党 戴欣
基于治理关系的视角,理论分析了良好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采用中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能力、市场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相强化效应,市场能力、法治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相强化效应,治理能力、法治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相强化效应,良好治理的高质量发展效应的交互效应存在时期差异性、地区差异性。
关键词:
治理质量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互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永莲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结构进入转型期,但这一转型过程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而这些矛盾在商贸流通领域尤为突出。对此,文章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实证模型,并以此分析了市场化指数与商贸流通业份额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区域内部市场化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政府应通过加强区域市场化水平降低区域商贸流通水平的差异性,建立更为完善、高效的市场化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福建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市场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基于200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市场化进程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基于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乡村振兴视域下商贸流通业发展及其区域差异性分析——基于长江经济带省域面板数据
商贸流通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中国省域城镇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面板分析
密度、距离、分割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四川省2000年~2010年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