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1)
- 2023(15780)
- 2022(13817)
- 2021(12625)
- 2020(10621)
- 2019(24426)
- 2018(24276)
- 2017(47032)
- 2016(25684)
- 2015(28971)
- 2014(29225)
- 2013(28911)
- 2012(26807)
- 2011(24294)
- 2010(24494)
- 2009(23043)
- 2008(22528)
- 2007(20060)
- 2006(18052)
- 2005(16299)
- 学科
- 济(119842)
- 经济(119699)
- 管理(77674)
- 业(69237)
- 企(57691)
- 企业(57691)
- 方法(47432)
- 数学(40936)
- 数学方法(40461)
- 中国(29866)
- 财(27750)
- 农(27502)
- 地方(26534)
- 学(25162)
- 业经(24506)
- 制(22953)
- 农业(18423)
- 理论(17906)
- 环境(17898)
- 贸(17640)
- 贸易(17629)
- 易(16991)
- 和(16927)
- 务(16688)
- 体(16679)
- 财务(16612)
- 财务管理(16577)
- 银(16268)
- 银行(16211)
- 融(15967)
- 机构
- 大学(377568)
- 学院(373869)
- 济(155976)
- 经济(152503)
- 管理(144723)
- 研究(129468)
- 理学(124567)
- 理学院(123087)
- 管理学(120967)
- 管理学院(120283)
- 中国(95425)
- 京(81059)
- 科学(79106)
- 财(72235)
- 所(65346)
- 农(59236)
- 研究所(59057)
- 中心(57556)
- 财经(57091)
- 江(55910)
- 业大(54897)
- 经(51642)
- 北京(51230)
- 范(49505)
- 师范(49057)
- 经济学(47781)
- 院(46581)
- 农业(46198)
- 州(44630)
- 经济学院(42636)
- 基金
- 项目(248885)
- 科学(195672)
- 研究(181306)
- 基金(181055)
- 家(157427)
- 国家(156144)
- 科学基金(134093)
- 社会(115700)
- 社会科(109655)
- 社会科学(109624)
- 省(96222)
- 基金项目(96083)
- 自然(86420)
- 自然科(84352)
- 自然科学(84335)
- 自然科学基金(82823)
- 教育(82739)
- 划(80779)
- 资助(74533)
- 编号(73032)
- 成果(60303)
- 重点(55428)
- 部(54985)
- 发(52961)
- 创(50719)
- 课题(50599)
- 国家社会(47742)
- 创新(47465)
- 教育部(47335)
- 制(46969)
- 期刊
- 济(179909)
- 经济(179909)
- 研究(116748)
- 中国(73177)
- 学报(59381)
- 财(55989)
- 管理(55007)
- 科学(54494)
- 农(54088)
- 大学(45364)
- 学学(42757)
- 教育(39902)
- 农业(36778)
- 技术(32403)
- 融(31966)
- 金融(31966)
- 财经(29064)
- 经济研究(28512)
- 业经(26256)
- 经(24957)
- 问题(24175)
- 技术经济(19418)
- 图书(18355)
- 理论(18205)
- 业(18142)
- 现代(17356)
- 版(17181)
- 科技(17180)
- 贸(16439)
- 实践(16249)
共检索到563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秦敬云
本文在小型开放经济框架下重点分析了城市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技术等要素的独特供求机制。认为在小型开放经济框架下,资本盈利率和劳动力期望工资分别是资本和劳动力供求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则受到劳动力和资本高度流动性的间接影响,而技术传播障碍的消除也使得技术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获得方式及其贡献都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
城市经济增长 小型开放经济 供求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大鹏 吴育华 朱迎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各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选取22个沿海发达城市及内地副省级工业城市为评价单元,分析1990~2004年间我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及技术效率变化情况,并提出改善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彦
文章基于综合指标体系法与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37个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一结论同样适用于金融子行业中的银行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而证券业集聚则能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在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作用效果较为单一,现阶段仅表现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研究目的:对土地要素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研究,定量测算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值,分析中部地区各城市土地要素的投入效率及与其他要素的竞争趋势,为省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中部地区各省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持续增强,土地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替代能力因地而异,其情况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研究结论:(1)中部6省市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要素需求旺盛;(2)土地扩张与劳动力增加不可持续,提升劳动与投资效率,使用行政、经济手段抑制土地扩张,能够平衡好用地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钟心桃 龚唯平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都是直接作用的,而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用和产出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以广东为例,把制度效应分解为市场化程度、所有制、经济开放度、收入分配和创新机制五个因素,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五个因素进行量化,再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制度效应的综合得分,然后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各制度因素和总制度因素对生产要素效率的影响,并对广东经济增长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广东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要素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涵 姜玲
构建了一个包括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空间资源三个投入要素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城市经济增长的规模经济来自于未补偿的知识溢出效应,并假设这种溢出效应以外部性作用于资本要素,构建计量分析模型,引入区位因素虚拟变量,针对沿海—内地两大地带之间和内部分成三种观察组,分析了城市经济在包含区位因素下的增长机制。结论为:2004~2005年间中国城市经济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增长阶段;城市经济地带性差异显著;水陆口岸对于沿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航空口岸具有负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婷 孙斌栋
通过选取201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经济增长因素后,反映技术创新的专利授权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过,技术创新的作用还不及物质资本及其它经济增长因素的作用,这说明当前我国仍处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度的政府干预会阻碍城市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及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效应。大多数城市的规模可能尚未达到规模集聚经济的门槛,因而表现为规模不经济。城市经济增长还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表现出较强的空间临近溢出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伟
本文探讨了金融发展与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研究的结论是 ,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本积累、推动社会需求、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缩小城乡经济差异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为中心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 ,是实现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功能与作用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心城市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习明明 梁晴 傅钰
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率变革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构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理论基础之上,利用中国254个城市2011—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具有动态效应,还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数据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省际交界相邻城市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要明显高于省内相邻城市,中西部地区相邻城市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要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以“宽带中国”为政策冲击的双重差分估计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这表明,不同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数字经济的投入和积累能够克服地理和交通的束缚,更加有利于城市群集聚发展和跨省市的经济区建设,尤其是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红星
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88-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平稳性检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集约度与城市经济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经济规模对土地集约度的弹性系数为正值,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增长,而不必过度依赖土地要素的投入。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作用。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基于OP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新估计,本文研究了创新活动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创新投入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TFP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城市研发总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地区并没有在东部地区集中布局。城市TFP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城市制造业研发总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城市TFP;而研发投入的泰尔系数对城市TFP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研发投入在制造业产业间的多样化更利于城市TFP增长。本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环境下,创新投入确实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英
资本与劳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制度因素作为经济增长中的非物质要素,因影响生产效率而被长期关注。本文的定量分析表明,中国制度变迁中投入要素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资本效率、劳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综合的制度效应明显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制度效应并没有改善资本投入效率。
关键词:
制度因素 资本效率 劳动效率 制度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贞茹
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因,但要素投入的结构、类型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不同。文章利用1980~2010年的经济数据,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引入了C-D生产函数模型,主要解决了其要素贡献以及地区结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资本、劳动投入、金融发展水平及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云安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给中国经济增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关于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在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和规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前提下,经济高速增长是否还有可能?经济持续增长是各种增长要素投入持续增长,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并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厚明 马梦知 温文华 屈莉莉
在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协调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已成为实现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明晰港城协同发展程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制定港城协同发展政策措施的基础。本文首先建立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以上海、深圳、香港等9个港口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然后以这9个城市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港城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协同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港城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不仅可为港城协同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也可为各港口城市制定促进港城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港城系统 协同度 城市经济 面板数据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