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9)
2023(14157)
2022(12478)
2021(11609)
2020(9737)
2019(22763)
2018(22551)
2017(43883)
2016(23728)
2015(26744)
2014(26783)
2013(26403)
2012(23824)
2011(21436)
2010(21620)
2009(19785)
2008(19260)
2007(16749)
2006(14628)
2005(12690)
作者
(68764)
(56818)
(56744)
(54055)
(36395)
(27325)
(25636)
(22414)
(21808)
(20318)
(19670)
(19118)
(18042)
(17889)
(17757)
(17328)
(16884)
(16848)
(16301)
(16151)
(14102)
(13892)
(13818)
(12917)
(12630)
(12573)
(12564)
(12537)
(11444)
(11140)
学科
(99353)
经济(99249)
管理(72001)
(65292)
(55586)
企业(55586)
方法(50861)
数学(44669)
数学方法(43968)
中国(25093)
(23878)
(22879)
(21381)
业经(21056)
环境(20641)
地方(20595)
理论(17878)
(16789)
贸易(16778)
(16270)
(16239)
(16237)
农业(16057)
技术(15050)
(15023)
(14982)
财务(14905)
财务管理(14876)
企业财务(14137)
(12424)
机构
大学(340016)
学院(339992)
管理(138405)
(131832)
经济(128861)
理学(121385)
理学院(120071)
管理学(117666)
管理学院(117079)
研究(107623)
中国(78095)
(72159)
科学(68820)
(58472)
(52816)
业大(51490)
(51323)
中心(48803)
研究所(48520)
财经(48359)
(47897)
北京(45314)
(44493)
(44099)
师范(44067)
农业(40219)
(39804)
经济学(39510)
(39445)
财经大学(36233)
基金
项目(240352)
科学(189528)
基金(174941)
研究(172894)
(152409)
国家(151230)
科学基金(131404)
社会(108709)
社会科(103174)
社会科学(103144)
(94068)
基金项目(93129)
自然(87579)
自然科(85554)
自然科学(85536)
自然科学基金(83967)
教育(80376)
(79044)
资助(73337)
编号(69734)
成果(54862)
重点(53548)
(52370)
(50112)
(49578)
课题(48071)
创新(46128)
科研(46084)
教育部(45096)
大学(44979)
期刊
(136520)
经济(136520)
研究(93907)
中国(58065)
学报(52844)
管理(49999)
科学(48747)
(44666)
(42656)
大学(40195)
学学(37991)
教育(36657)
农业(31546)
技术(31264)
(24092)
金融(24092)
财经(22844)
业经(22715)
经济研究(21681)
(19360)
问题(19217)
图书(17428)
统计(17040)
科技(16807)
资源(16673)
技术经济(16649)
(16583)
(16095)
理论(15944)
现代(15207)
共检索到472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彤  王能民  
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城市系统各方面与环境中的众多因子的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进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此构建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以评价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和谐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城市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宋学锋  
在阐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涵义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并对1985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从时间上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时序基本处于颉颃阶段,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度较低;②从空间上看,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明显存在着地域性差异,且耦合协调度表现出东部省区普遍高于中西部省区的规律,同时它还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③由于经济发展、历史基础、自然条件和政策影响的差异作用,中国省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强度与耦合协调程度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对应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4年数据,分别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长江流域城市产业升级综合得分显著低于生态环境优化综合得分,长江经济带城市属于产业升级滞后型;长江外围城市耦合度明显高于沿江城市,且纵向来看下游城市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而中上游城市却有所降低;对产业生态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研究与开发、制度质量是实现产业与环境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降低了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跃升、经济增长、制度优化是提高产业与环境耦合发展的关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4年数据,分别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城市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长江流域城市产业升级综合得分显著低于生态环境优化综合得分,长江经济带城市属于产业升级滞后型;长江外围城市耦合度明显高于沿江城市,且纵向来看下游城市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而中上游城市却有所降低;对产业生态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肖美丹  张梦佳  
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2010—2019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竞争力、区域创新和生态环境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各地级市间的空间联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城市竞争力、区域创新和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三系统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向良好而区域创新能力滞后;(2)三系统耦合度整体由拮抗阶段向磨合阶段转变,协调度由轻度失调阶段向濒临失调迈进,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现"中心—边缘"分布格局;(3)三系统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集聚类型包括"H-H"和"L-L"两种,且集聚演化特征比较稳定,部分城市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陆利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拟以湖南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尝试通过湖南省2004-2008年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数据的分析,构建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计算湖南省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湖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数据,以期为湖南省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大庆  杨刚  魏勇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乃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资源、地区经济、人口状况等等。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状况和内部相关性,通过对重庆市2000~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生态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二者回归模型,试通过各年份重庆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诸大建  陈静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长同时又要提高13亿人社会福利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需要对城市低碳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与管理思路进行深入研究。而如何评价城市低碳竞争力水平,目前尚没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基于数据可获性原则、动态性与可比性等基本原则,将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大类,即低碳环境竞争力、低碳生产竞争力和低碳社会竞争力。针对城市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引入灰色理论建立灰熵分析评价模型,并采用上海市2002~2007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王丹丹  周海燕  
城市群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城市群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城市群竞争力目前仍没有一致的定义。本文将城市群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群价值最大化的力量总和。在对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中部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丛晓男  
耦合度模型在区域经济、城市科学、环境政策、科技政策等地理学相关领域获得广泛应用,但对该模型表达形式和性质的讨论却鲜有涉及,且模型应用存在较多错误。文章从耦合度的物理意义出发,给出其两种一般化表达式C_1和C_2,并详细分解其计算过程。研究发现并证明耦合度具有零阶齐次性,且满足C_1,C_2∈[0,1]。当系统个数为2时,C_1和C_2具有相同的表达式,当系统个数大于2个时,C_1≤C_2。鉴于耦合度模型被大量误用且目前这一状况仍无改观,作者结合近年有关文献,对一般化表达错误、不同耦合度模型混淆、耦合度取值范围错误及耦合阶段划分错误等问题给予阐释与纠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月  佘济云  肖默  
基于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11项指标构成的"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较好;14个市州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小的差异,表现为湖南中部、东部区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高于西部、南部区域的格局,对此,西部、南部区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程度低的状态,从而实现区域绿色经济与生态环境向可持续的耦合协调方向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小爽  
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与带动作用。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9年黄河流域8个省会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对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及耦合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旅游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市间差异显著;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城市间差异不明显;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各异,呈阶梯状分布。提出应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屈小爽  
黄河流域省会城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引领与带动作用。通过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7—2019年黄河流域8个省会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测算,并对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及耦合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省会城市旅游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市间差异显著;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城市间差异不明显;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各异,呈阶梯状分布。提出应从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四个方面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机制,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再罗  张伟  薛建航  侯爽  
科学的评价是做好形象建设的前提,为克服主观性评价的不足,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分别从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三个维度构建地方高校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功能角度构建地方高校发展指标体系,进而构建"高校形象与高校发展耦合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说明高校形象建设情况,以及对学校发展的作用状况。通过对陕西省某地方高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该校的形象建设与发展之间的耦合度较高,耦合作用较强,高校形象在促进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明显。这也为其他高校开展形象评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越兰  马凯  张伟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城市的环境状况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西部的11省会城市的环境竞争力进行了排序。研究发现城市环境竞争力与经济增长成正比,人力资源、环境控制在环境竞争力中占据主导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