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1)
- 2023(16652)
- 2022(14315)
- 2021(13386)
- 2020(11000)
- 2019(25434)
- 2018(25345)
- 2017(48170)
- 2016(26330)
- 2015(29436)
- 2014(29595)
- 2013(29418)
- 2012(27347)
- 2011(24721)
- 2010(24842)
- 2009(22569)
- 2008(22062)
- 2007(19407)
- 2006(17322)
- 2005(15522)
- 学科
- 济(116124)
- 经济(116007)
- 管理(73243)
- 业(68989)
- 企(56296)
- 企业(56296)
- 方法(44887)
- 数学(38020)
- 数学方法(37563)
- 中国(33743)
- 地方(30728)
- 农(30496)
- 业经(26936)
- 学(23637)
- 财(23119)
- 农业(20681)
- 制(19711)
- 贸(19598)
- 贸易(19578)
- 易(18862)
- 理论(18355)
- 环境(17830)
- 和(17804)
- 技术(17540)
- 银(16769)
- 银行(16721)
- 地方经济(16251)
- 融(16136)
- 金融(16133)
- 发(16111)
- 机构
- 大学(370795)
- 学院(370168)
- 济(146730)
- 管理(144925)
- 经济(143290)
- 研究(129659)
- 理学(124477)
- 理学院(122983)
- 管理学(120849)
- 管理学院(120182)
- 中国(96276)
- 京(81328)
- 科学(81119)
- 财(65569)
- 所(65420)
- 农(60885)
- 研究所(59481)
- 中心(57954)
- 江(56006)
- 业大(55225)
- 财经(52003)
- 范(51953)
- 北京(51870)
- 师范(51475)
- 院(47876)
- 农业(47410)
- 经(47178)
- 州(45792)
- 经济学(43133)
- 师范大学(41800)
- 基金
- 项目(251839)
- 科学(197764)
- 研究(184966)
- 基金(180169)
- 家(157046)
- 国家(155689)
- 科学基金(133507)
- 社会(115533)
- 社会科(109381)
- 社会科学(109355)
- 省(99514)
- 基金项目(96201)
- 自然(86443)
- 自然科(84433)
- 自然科学(84415)
- 教育(84134)
- 划(83665)
- 自然科学基金(82870)
- 编号(75810)
- 资助(73406)
- 成果(61523)
- 发(57507)
- 重点(56476)
- 部(54207)
- 课题(53349)
- 创(52231)
- 创新(48654)
- 科研(47333)
- 国家社会(46726)
- 教育部(46176)
- 期刊
- 济(168043)
- 经济(168043)
- 研究(112085)
- 中国(77442)
- 学报(57332)
- 农(55534)
- 管理(54681)
- 科学(54551)
- 财(47950)
- 教育(45186)
- 大学(43165)
- 学学(40302)
- 农业(38618)
- 技术(33322)
- 融(32464)
- 金融(32464)
- 业经(28823)
- 经济研究(25952)
- 财经(24471)
- 问题(23442)
- 经(21098)
- 图书(20856)
- 业(20516)
- 科技(18379)
- 技术经济(17935)
- 资源(17848)
- 理论(17559)
- 现代(17517)
- 商业(16973)
- 发(16688)
共检索到559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巍 钟晓阳 高景鑫 王磊
建立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珠三角9市20062015年间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相关性和时空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使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规模与当前城市竞争力水平相适应,进而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先柱 刘彩珍
文章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两个系统的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5年城市竞争力、房地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不论是城市竞争力还是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上升,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2007年开始两者由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转向城市竞争力水平滞后。时变特征分析表明,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两者之间关联性较强。耦合协调度始终维持在0.3~0.5之间,虽然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处于失调阶段。空间特征分析表明,一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要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二线东、中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二线西部城市,尤其是2006年以来,二线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逐级递减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房地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蔚 王兴宇 万凤娇 武亚丽
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空间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呈波动上升态势和“东中高、南北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上海的城市韧性最高。(2)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布局。(3)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仅上海达到中级协调阶段,其他城市处于初级协调与轻度失调阶段,大多数城市的耦合协调类型未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水平滞后与同步受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蔚 王兴宇 万凤娇 武亚丽
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及空间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呈波动上升态势和“东中高、南北边缘低”的空间格局,上海的城市韧性最高。(2)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形成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布局。(3)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韧性与科技创新水平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形成“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仅上海达到中级协调阶段,其他城市处于初级协调与轻度失调阶段,大多数城市的耦合协调类型未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水平滞后与同步受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谢福泉 胡锈腾 赵银银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从反映城市化不同侧面的内涵出发,建立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建立两者的主成分回归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协调度模型,量化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协调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江丽 李子联
通过构建城市产业一人口一空间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锅合协调度函数.计算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人口一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及其锅合协调度.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人口一空间整体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特征和空间特征。从时序上看.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人口一空间发展水平总体上在波动中演进.演进过程大致分为以产业为主导、以空间为主导到产业、空间与人口系统发展失调等三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中心的空间格局逐步演进成为以上海为轴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的高水平协调发展三角区域.但是由于空间发展过速.三角区域内高水平协调发展城市普遍存在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程度滞后的特征.而外围城市主要暴露出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发展 人口发展 空间发展 耦合协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川
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是城市群建设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发现,成渝城市群在时序上呈现小范围的上下浮动以及从以人口为主导转向以空间为主导的特征,在空间上一直维持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的发展结构、其他城市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的特征。但由于产业结构转型过慢,导致成渝地区的大部分城市表现出产业与空间协调度滞后的特点。因此,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人口、产业、空间协调发展,使成渝城市群更快成长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蕴琳 赵鹏军
利用人口、产业和环境三大维度相关的多源大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测定人口-产业-环境维度的耦合协调度,并结合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人口-产业-环境协调度普遍较低,呈现明显的高值与低值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城市群内各地级市与不同城乡地域类型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差异不大。耦合协调度主要受产业维度产业链串联共生度与环境维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人口与产业维度因子间相关性强且呈正相关,但二者与环境维度因子呈负相关关系。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夯实南沙与珠三角西岸地区以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珠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的可持续经济发展等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京奎 吴晓燕
多伦多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具有互动关系。通过对这种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多伦多城市发展状况对房地产业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房地产业发展又对增强城市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伦多城市发展历程可以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诸多经验借鉴。
关键词:
多伦多 城市竞争力 房地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基纯
本文在阐释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国内房地产发展四大热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例,对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耦合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志鹏 蔡松林
以珠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样本变量数据进行评价研究,进行城市物流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从量化的角度了解珠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状况。结果表明,广州和深圳物流竞争力很强,东莞和佛山物流竞争力较强,惠州、中山及江门物流竞争力一般,珠海、河源等8个城市竞争力较弱。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为珠三角各城市明确自身物流产业现状提供参考,也为各城市物流产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国敏 匡耀求 黄宁生 常向阳 姚三军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系统看作是由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四个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开放型的耗散结构系统,构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客观赋权。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研究区2003-2012年间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然后以耦合协调度为基准,对研究区城镇化质量的分布特征及空间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初步形成了良性耦合关系;人口与资源两个子系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它子系统的发展,成为阻碍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提升的不利因素;在空间分布上,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友良
本文在府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借助资源位理论原理,提出府际竞合概念及测量指标;接着采用2009-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的市际面板数据,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通过构建SDM模型检验府际竞合指标对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府际竞合明显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第三产业结构与府际竞合的交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且第三产业结构对府际竞合的调节作用影响最大。据此,本文对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炳 曾刚 曹贤忠 宓泽锋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26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及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且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化水平高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相对较高;(2)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处于轻度失调状态;(3)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协调度高值地区由2008年的"三点式"(杭州、南京和上海)分布转变为2015年的"Z字型"(南京—上海—杭州—舟山)分布;26市可划分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低低型4种类型,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媛媛 尚朝辉 金浩
房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与创新,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给金融创新创造了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在探析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耦合关系的理论基础上,采用耦合相关理论构建了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测度了1998—2014年中国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发展耦合态势。研究发现:2000年之前,金融创新和房地产业发展处于低级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金融创新与房地产业发展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来耦合值偏离45°的程度越来越大,需要加大对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关注,防止过度的金融创新可能导致房地产业泡沫的出现。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房地产业 动态耦合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