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5)
- 2023(12307)
- 2022(10977)
- 2021(10300)
- 2020(8492)
- 2019(19681)
- 2018(19609)
- 2017(37658)
- 2016(20723)
- 2015(23225)
- 2014(22970)
- 2013(22815)
- 2012(21026)
- 2011(18748)
- 2010(18454)
- 2009(16566)
- 2008(15782)
- 2007(13256)
- 2006(11534)
- 2005(9705)
- 学科
- 济(80198)
- 经济(80111)
- 管理(54004)
- 业(50243)
- 企(40208)
- 企业(40208)
- 方法(35869)
- 数学(31173)
- 数学方法(30818)
- 农(22564)
- 中国(22086)
- 地方(21466)
- 学(20050)
- 财(17684)
- 业经(17445)
- 农业(15461)
- 环境(13926)
- 理论(13093)
- 和(13006)
- 贸(12714)
- 贸易(12706)
- 易(12204)
- 制(12060)
- 技术(11713)
- 务(10933)
- 财务(10875)
- 财务管理(10860)
- 划(10814)
- 企业财务(10202)
- 地方经济(10079)
- 机构
- 大学(283219)
- 学院(281897)
- 管理(113445)
- 济(104910)
- 经济(102227)
- 理学(99115)
- 理学院(97884)
- 研究(96135)
- 管理学(96100)
- 管理学院(95616)
- 中国(68840)
- 科学(64252)
- 京(60996)
- 农(48527)
- 所(48171)
- 业大(45921)
- 财(45562)
- 研究所(44594)
- 中心(43915)
- 江(40935)
- 范(40295)
- 师范(39949)
- 农业(38010)
- 北京(37976)
- 财经(37271)
- 院(35906)
- 经(33884)
- 州(33530)
- 师范大学(32802)
- 经济学(29936)
- 基金
- 项目(205938)
- 科学(161649)
- 基金(148681)
- 研究(148041)
- 家(130529)
- 国家(129486)
- 科学基金(111256)
- 社会(91229)
- 社会科(86278)
- 社会科学(86252)
- 省(81936)
- 基金项目(81621)
- 自然(74903)
- 自然科(73078)
- 自然科学(73062)
- 自然科学基金(71699)
- 划(68853)
- 教育(66490)
- 编号(61029)
- 资助(59361)
- 成果(47775)
- 重点(46170)
- 发(44313)
- 部(43926)
- 创(42279)
- 课题(41559)
- 科研(39516)
- 创新(39461)
- 计划(38085)
- 大学(37417)
共检索到397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春祺 谷人旭 王春萌 许树辉
通过构建城市综合实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测算了福建省67个县级城市的综合实力并将城市划分为4个等级。在GIS平台中,计算局部莫兰指数,采用GIS栅格分析方法,利用场强模型对不同等级的城市腹地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综合实力空间自相关特征表现为中部沿海的大城市集聚和北部的小城市集聚;福建省场强分布与700m等高线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场强值分布呈现明显的"一主一次"双轴线特征,次一级城市空间格局与高一级城市场强空间分布特征高度相关,高等级城市腹地呈垂直于海岸线的带状分布;地级城市腹地与行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晓莉 袁磊 赵然 和万荣 田淑静 郭朝元
【目的】以云南省会泽县为研究区开展山区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为草地资源清查、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全面深化草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OpenGeoda、ArcGIS软件,采用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6年,从草地资源数量来看呈现增加趋势,全县草地资源动态变化度为3.98%,但各个乡(镇)动态变化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空间变化特征来看,全县草地资源集中度指数增加0.28,整体呈现出"西北、中东部区域高,其他区域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草地资源核密度来看,高值区域减少较为明显,中值区域个别乡(镇)出现一定的减少,低值区域整体变化不大;从村级区域单元空间关联性来看,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草地资源面积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区域,但整体出现减弱的趋势。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草地资源面积比例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海乡以及周边娜姑镇、待补镇,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者海镇、新街乡以及金钟镇三者交界处、乐业镇和矿山镇的交界处以及大桥乡的西北部区域,出现"缩减"和"扩大"阶段。【结论】以2009、2016年2期数据,分别从县级、乡(镇)级、村级区域单元3种不同尺度采用地统计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研究区草地资源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空间集聚和差异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会泽县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烨欣 甘翠丽 李文 周鹭岚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休闲乡村的发展是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并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效途径。目前学界在省域层面检验休闲乡村示范点分布及成因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格局并探索其影响因素,验证示范点选址合理性的同时揭示空间分布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休闲乡村发展的优化路径与建议,为休闲乡村的深入推进与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方法]文章在利用Arcgis10.7的基础上,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值等参数,从空间分布形态、区域分布差异、空间分布密度3方面对福建省2014-2020年142个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运用Moran’s I 指数、地理联系率与缓冲区分析等指标和方法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空间分布呈集聚性和不均衡性特征。(2)示范点在不同设区市和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福建9个设区市中,逾55%的示范点集中分布在福州、泉州、三明、宁德4市。在闽东南西北中5大地理区域内,闽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闽东地区次之,闽中地区最少。(3)示范点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明显差异,形成厦门北部1个高密度中心,厦门西南部——漳州东北部1个次高密度中心。(4)示范点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双重影响。地形地貌是自然因素核心要素,人文因素关键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交通区位、旅游资源禀赋和客源市场规模。[结论]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示范点能够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休闲乡村建设应立足自身条件,遵循阶段性发展规律,着重考量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往建设最适宜区去选址与布局;进一步说,福建省及同类地区在未来发展中应立足自身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当地农业发展基础,抓住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发挥各地区位优势和示范区溢出效应,从而推动休闲乡村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荔阳 易志辉 林斌 徐伟铭 王成军
[目的]耕地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更加高效地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保护的成效,文章从耕地质量的内涵出发,研究福建省耕地自然、利用以及经济质量等别的数量特征,[方法]引入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索耕地质量在省域层面上的空间分异规律,根据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空间极化理论提出了4种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案,为耕地保护分区提供参考。[结果]研究表明福建省省域层面的耕地自然等、利用等以及经济等质量等别分别为6. 77、8. 12、8. 34,耕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分别为:0. 425、0. 341、0. 319;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耕地质量等别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集中分布的态势,其中,自然等和利用等较为明显。[结论]福建省耕地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各等别面积也大致呈正态分布,在省级域层面,各质量等别的全局空间自相关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和空间聚集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炳文 王钦敏 陈崇成 池天河
常规统计方法是分析制约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常用方法,其理论假设前提是数据本身在统计上是独立的,呈正态分布。而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同时空间自相关性中蕴含一些有用的信息,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论文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采用Moran's I系数的自相关图来表示土地利用及其影响因子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与影响因子的空间自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与影响因子普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并且空间自相关性与研究尺度密切相关,空间自相关性随尺度增大而增强。空间自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比经典统计回归模型略强,并且空间自回归模型中的残差较小、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剑平 高峰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关键时期,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新增建设用地紧张、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的局面。如何在新型城镇化时期,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是国土管理部门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总结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挖潜+上山+下海"的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拓展路径,以破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跃渊 叶士琳 陈奕鑫 刘丽 蒋自然
无水港体系建设是沿海港口提升腹地货物流通效率与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综合运用港口体系演进理论和推拉理论剖析无水港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无水港体系空间组织优化路径。结果显示: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选址适宜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差距,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会的选址适宜性较高,适宜性中等城市集中分布于腹地中东部,而适宜性较低等级城市则主要位于湖北省中部和湖南省西部地区。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体系由区域性和地区性无水港构成,并以一般物流中心为辅,通过北线、中线和南线三条主要运输通道相互联通。最后,完善腹地集疏运体系、优化无水港空间布局、促进设施共建共享等应是今后福建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体系空间组织优化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无水港 选址 发展机制 福建沿海港口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家强 汪景宽 孔凡文
通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辽宁省14个城市2009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鞍山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得分最高,为80.46;葫芦岛得分最低,为40.46;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明显,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凸"形分布,中部高,东西两翼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自相关水平显著,空间集聚明显,在鞍山、营口城市周围呈现一个高度集约的热点区,集约利用水平低洼聚集区不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波 朱传耿 车前进
作为江苏省唯一海洋大港和江苏北部出海口的连云港港口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亚欧间重要的水陆中转港,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诸国最便捷的进出海口岸和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对国内、国际贸易运输事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并以连云港港口为例探讨了港口经济腹地的空间范围从点到轴、从轴到面、从局部到纵深的带状空间层次变化规律及其变化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婧鸣 侯现慧 王占岐 夏楚瑜 孟琦
研究目的:探索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Jenks自然断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聚集状态并对其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的空间聚集状态与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相反分布趋势;(2)斑块面积指数、形状指数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而斑块分散指数与集约利用指标的耦合相关性不强;(3)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西南山区集约利用受细碎化影响较大,而中部江汉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公云龙 张绍良 章兰兰
运用全局和局域自相关统计量及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对宿州市商业和住宅地价的全局自相关、各项异性及局域自相关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800m范围内,宿州市商业和住宅地价均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性且趋于高值集聚,随着相关距离的增大,地价半方差按球状模型曲线增长,自相关性逐渐减弱;在不同方向上,地价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不尽相同,南北方向上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要大于东西方向,但随机性较强,自相关程度较东西方向弱;在全局呈显著自相关的情形下局域地价也主要呈空间集聚格局,但部分地区表现出异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王荣成 韩增林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测度1997—2006年港口—经济腹地系统关联效应,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阶段性演变;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机制为:港口的吸附功能;交通网络的"汇水"功能;腹地的海向推动功能以及市场及政策导向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平 洪步庭 周介铭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空间聚集区,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学识别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形态,并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促进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都江堰市2005和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农村居民点、城镇、道路、河流等矢量数据,借助RS、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过程、格局和特征,并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密度值较高或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自相关 核密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乔佳 宁小李 邓红蒂 杨冀红 左玉强
为研究城市郊区耕地细碎化程度及其空间相关关系,以保定市新市区为例,选取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分散指数3个指标综合反映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通过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1斑块面积指数空间分异与形状指数类似,总体特征是西部高于东部,斑块分散指数的分布则与之相反;2新市区3个耕地细碎化指数的空间聚集程度顺序为:分散指数>面积指数>形状指数;3斑块面积指数和斑块形状指数的H-H型分布规律相似,主要集中在市区西部,而斑块分散指数H-H型则集中分布于市区周围。结果表明:掌握新市区耕地细碎化空间格局及其空间相关关系可以为耕地集约化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以辽宁沿海港口群—东北腹地为研究对象,在Huff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港城引力、时间成本因素,分别利用实际最短时间距离和加权时间距离,探究港口群腹地的范围划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混合腹地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营口港凭借时间成本的优势对大连港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造成威胁,腹地范围不仅局限在沈阳经济区,而且沿哈大交通线深入到东北腹地。丹东港腹地包括丹东、本溪和通化市,锦州港口腹地包括辽西地区及赤峰和通辽市,盘锦港和葫芦岛港服务于本市。2加权时间距离考虑腹地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空间吸引作用,大连港腹地范围扩展至吉林、黑龙江大部,营口港腹地缩减。锦州港腹地范围为锦州市、朝阳市、阜新市。丹东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腹地范围为所在市。3混合腹地按照两种距离测度都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大连港与营口港混合腹地范围最广。归纳演化机理为港口综合能力主导腹地格局、港腹可达水平制约腹地格局、腹地城市综合实力抵消距离衰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