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3)
- 2023(11107)
- 2022(9194)
- 2021(8448)
- 2020(6893)
- 2019(15905)
- 2018(15142)
- 2017(29281)
- 2016(15586)
- 2015(17059)
- 2014(16649)
- 2013(16709)
- 2012(15549)
- 2011(14248)
- 2010(14179)
- 2009(13269)
- 2008(13074)
- 2007(11367)
- 2006(10081)
- 2005(9417)
- 学科
- 济(71967)
- 经济(71869)
- 管理(48153)
- 业(42327)
- 企(34188)
- 企业(34188)
- 方法(28725)
- 数学(25883)
- 数学方法(25733)
- 中国(24368)
- 财(20354)
- 制(18277)
- 农(17103)
- 业经(14591)
- 贸(14250)
- 贸易(14242)
- 易(13909)
- 地方(13297)
- 体(13171)
- 环境(12708)
- 银(12191)
- 银行(12179)
- 融(11940)
- 金融(11937)
- 学(11858)
- 行(11744)
- 务(11468)
- 财务(11451)
- 财务管理(11426)
- 体制(11270)
- 机构
- 大学(230162)
- 学院(225668)
- 济(108855)
- 经济(106963)
- 管理(85443)
- 研究(83756)
- 理学(73859)
- 理学院(72953)
- 管理学(72085)
- 管理学院(71644)
- 中国(64596)
- 财(51202)
- 京(48880)
- 科学(45831)
- 财经(40819)
- 所(40273)
- 经(37475)
- 经济学(36871)
- 中心(36467)
- 研究所(36318)
- 经济学院(33251)
- 江(31544)
- 农(31052)
- 北京(31000)
- 院(30823)
- 财经大学(30794)
- 范(28537)
- 师范(28303)
- 业大(28168)
- 研究中心(24639)
- 基金
- 项目(153182)
- 科学(124903)
- 基金(118607)
- 研究(111722)
- 家(103430)
- 国家(102730)
- 科学基金(89463)
- 社会(78675)
- 社会科(75075)
- 社会科学(75062)
- 基金项目(62429)
- 自然(55358)
- 省(54233)
- 自然科(54169)
- 自然科学(54154)
- 自然科学基金(53243)
- 教育(49939)
- 资助(47647)
- 划(47360)
- 编号(40561)
- 部(36742)
- 国家社会(35364)
- 重点(34975)
- 制(34095)
- 成果(32995)
- 发(32985)
- 教育部(32402)
- 创(31822)
- 中国(31451)
- 人文(30689)
共检索到338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秋芳 王劲草 王杰
基于城市空间结构动态演化与环境质量的内在关联,采用夜间灯光卫星数据构建单中心指数,表征城市空间结构,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考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同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PTM)从地理区划、城市规模维度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减排效应的异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交通运输在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单中心指数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碳排放抑制效应。在城市规模尺度上,城市空间结构对碳排放量影响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减排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异质特征,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能够通过铁路营运里程降低和私人交通需求降低等交通运输机制实现碳减排。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治国 王杰 车帅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影响产业结构的分析思路,将空间碳排放纳入动态最优化模型,理论剖析土地城市化推进的空间减排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进而将半参数与参数空间模型相结合实证考察不同类型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减排效应,并重点检验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土地城市化与碳排放整体上存在倒U型关系,相较于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广度土地城市化,夜间卫星灯光数据表征的深度土地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倒U型关系更加典型且边际减排效应更为显著;分区域来看,仅东部地区土地城市化与碳排放保持稳健的倒U型关系,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呈现正向单调关系;长期来看,广度土地城市化对周边地区碳排放具有抑制效应,而深度土地城市化则具有持续的促增效果;产业结构在土地城市化发挥空间减排效应的过程里中介作用显著,且这一中介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土地城市化具有空间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效应。本文据此提出,土地城市化推进应基于地方发展现状积极调整推进模式,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和协同减排,同时把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渠道,拓展土地城市化空间减排效应发挥的多元路径。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碳减排 空间溢出 产业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勇
分工、专业化与集聚效应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业对分工与集聚的影响,分析了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的城市物流布局规划。
关键词:
物流 城市空间结构 分工 集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俊 吝含伟 杨俊宴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急剧扩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将单中心结构提升为多中心的市级空间结构,表现为建设新的中心区。新城中心将起"引擎"作用,拉动新城快速崛起。公益性中心、交通设施、龙头项目及市场聚集是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外向拓展的四种模式;而主导功能多元化、职能专业化、景观文化特征凸显则有助于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内涵提升。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外向拓展 内涵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本文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回顾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划分六个发展阶段,认为因子促生-支撑、产业催化-带动以及政府调控-引导是驱动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培育城市南部"副中心"、强化城市地域功能结构调整、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轴向扩展以及构建城市空间优化的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了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调控对策。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调控 长春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勇 李广斌 施雯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理论,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呈现从"空间中物的生产"到"空间本身的生产",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从权力空间化到权力关系再生产的演化特征。在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过程中,资本和权力间的耦合成为推动苏州城市空间生产及演化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特征 机制 空间结构演化 苏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景秋,杨吾扬
经济空间结构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表现为在一定地域上的极化与扩散 ,从而引导区域经济从均衡向非均衡再向更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中国临海地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其经济空间结构表现为自近代工业萌芽时的双港结构演变为现在的多核心多组密集带状结构 ,经济发展重心经历了由南向北 ,再由北向南的的转移。而外资流向、增长极、腹地竞争和政府行为是引导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经济空间结构 演化机制 临海地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雷玉桃 朱鹤政 彭文祥
空间结构布局是城市综合发展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对于规模巨大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更是如此。目前,中国部分超特大城市实施多中心策略,其是否满足生态城市的建设需求值得探讨。基于2005—2019年中国超特大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社会网络法测度城市多中心程度,实证考察大型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其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超特大城市的多中心程度对城市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对拐点进行分析发现,多数超特大城市处于提升多中心程度将促进碳减排的阶段。机制分析说明,城市多中心程度通过城市创新影响碳排放,城市公路设施水平则负向调节城市多中心程度对碳排放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艾大宾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作为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城市社会群体分化的空间表征,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而变化。我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经历了传统社会、近代社会、计划经济时期和经济转型时期几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因素及结构特征有所不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具有自身的规律性,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是演变的宏观背景,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构成演变的内在动因,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变化是演变的外在条件,渐进性和继承性是演变的基本特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武 欧习
通过构建一个空间经济学分析框架,对集聚效应、拥挤成本影响城市结构演化的相关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显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决定于集聚效应和拥挤成本的竞争均衡,城市中心的拥挤成本越高,城市空间半径越趋向于扩大;产业城镇化是支撑人口城镇化的持续动力,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混合分布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必然;集聚产业的层次决定城市等级,产业可替代性越大、交易成本越高,城市等级越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鸿潇 程钰 王丹 郑瑞婧
科技全球化及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绿色技术合作共享成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及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了中国三大城市群2006—2021年绿色技术合作的时空动态格局、区域差异演化、空间集聚特征以及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城市群绿色技术专利联合申请量不断增长,绿色技术合作稳步发展。从城市群绿色技术合作类型来看,本地合作专利数量占比较大,城际合作遵循“中心城市引力效应”,以省会城市及直辖市间联系为主。(2)三大城市群绿色技术合作差距缩小,绿色技术合作空间均衡性提高,主要核心城市多极化发展,绿色技术合作轴线凸显,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仍待进一步提高。(3)三大城市群绿色技术合作能力碳减排效应显著,绿色技术合作有效实现创新资源高效流通及风险共担,满足低碳转型的需要,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碳减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鑫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由"三无"阶段向土地有偿使用阶段的变迁,促进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城市功能提升。探讨了土地使用制度缺陷所导致的上海市城市空间非理性扩张和城市内部更新动力不足,提出通过政府和规划干预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上海 土地使用制度 空间演化 土地市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大禹
本文选取了2000-2011年浙江省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对浙江各地级市之间空间作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协作、产业发展差异、全球化动力、地理区位差异等因素是浙江省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就此结合当前浙江省区域经济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空间 机制 对策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秦璐 刘凯
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是城市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大规模城市化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剧变和转型时期,对城市物流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基础、演化实质、演化形式和演化阶段四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物流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指出城市物流空间结构演化是城市物流功能空间分异的结果,遵循"分散、集聚、再扩散、再集聚"的循环过程,物流节点总体上呈现出由里向外沿交通轴线发展,并与城市产业空间和新城耦合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城市物流 空间结构 演化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俊 钟文
文章在测度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双重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物流业碳排放之间呈“倒U”型非线性相关关系,且处于“倒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此外,中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倒U”型拐点值相对更低,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能让中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承接东部和发达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转移,使其能较早且充分享受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红利,实现物流业碳减排。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实现物流业碳减排的重要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