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9)
- 2023(16150)
- 2022(13943)
- 2021(12873)
- 2020(10663)
- 2019(24211)
- 2018(24126)
- 2017(46182)
- 2016(24988)
- 2015(27721)
- 2014(27598)
- 2013(27198)
- 2012(25154)
- 2011(22636)
- 2010(22824)
- 2009(20858)
- 2008(20051)
- 2007(17588)
- 2006(15516)
- 2005(13739)
- 学科
- 济(104939)
- 经济(104832)
- 管理(68052)
- 业(64446)
- 企(52843)
- 企业(52843)
- 方法(41226)
- 数学(34216)
- 数学方法(33836)
- 中国(32441)
- 地方(28736)
- 农(28252)
- 业经(25716)
- 财(21958)
- 学(21505)
- 制(19093)
- 农业(19052)
- 贸(17746)
- 贸易(17731)
- 理论(17700)
- 银(17512)
- 银行(17472)
- 和(17183)
- 环境(17158)
- 易(17059)
- 行(16880)
- 融(16832)
- 金融(16828)
- 技术(16469)
- 发(15550)
- 机构
- 学院(347021)
- 大学(345737)
- 济(136301)
- 管理(135610)
- 经济(133058)
- 研究(119658)
- 理学(116465)
- 理学院(115073)
- 管理学(113077)
- 管理学院(112458)
- 中国(88889)
- 京(75292)
- 科学(74738)
- 财(61401)
- 所(59858)
- 农(54398)
- 研究所(54330)
- 中心(53842)
- 江(51921)
- 业大(50471)
- 范(49453)
- 师范(49021)
- 财经(48791)
- 北京(47860)
- 经(44239)
- 院(44056)
- 州(42828)
- 农业(42262)
- 经济学(40026)
- 师范大学(39597)
- 基金
- 项目(236725)
- 科学(186496)
- 研究(175542)
- 基金(169493)
- 家(146941)
- 国家(145663)
- 科学基金(125471)
- 社会(110361)
- 社会科(104555)
- 社会科学(104533)
- 省(93839)
- 基金项目(90828)
- 自然(80381)
- 教育(79900)
- 自然科(78492)
- 自然科学(78475)
- 划(78465)
- 自然科学基金(77037)
- 编号(72714)
- 资助(68244)
- 成果(58918)
- 发(54444)
- 重点(52932)
- 部(50854)
- 课题(50576)
- 创(49329)
- 创新(45912)
- 国家社会(44650)
- 项目编号(44425)
- 科研(44270)
- 期刊
- 济(156813)
- 经济(156813)
- 研究(105593)
- 中国(69482)
- 学报(52225)
- 管理(50561)
- 农(50500)
- 科学(49816)
- 财(44328)
- 教育(43365)
- 大学(39438)
- 学学(36870)
- 农业(35482)
- 融(31518)
- 金融(31518)
- 技术(30046)
- 业经(27829)
- 经济研究(24504)
- 财经(22768)
- 问题(21517)
- 图书(20044)
- 经(19532)
- 业(18283)
- 科技(17304)
- 现代(16593)
- 技术经济(16401)
- 商业(16384)
- 理论(16372)
- 发(15808)
- 资源(15735)
共检索到51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黎明 薛立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促进文化繁荣的经济动力。文化产业具有绿色、低碳等属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助推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是经济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空间,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改造是现代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围绕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推进城市空间管治,加快城市空间生态化改造的步伐,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涛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当今文化商品化和重复生产现象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是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明洋
生态城市建设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助推器,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城市与生态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内驱力。从生态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与规划内在需求来看,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经济与生态产业链网络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应不断吸纳与整合生态城市中的实用性绿色技术、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生产要素、结构与密度,增强文化产业生产、文化消费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推动生态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秉持生态城市、文化产业集群互动与融合的建设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空间效应,建设协调互动机制,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生态建设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效应、协作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实现城市生态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产业集群 互动逻辑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陆琦
弘扬中国文化,借助中国的国际推广方式,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国际汉语推广的创新和传承,能够解决中国国际推广遇到的困难,中国的国际推广已成为中国社会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促进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文章介绍了中国国际推广的内涵和价值,分析了如何促进中国国际推广与文化产业的双向互动,以及中国国际推广与中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系,希望能为促进中外合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汉语 国际推广 文化产业 发展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建华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创新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进库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结合三峡库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必须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部经济环境、外部体制环境、特色精品打造、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创新,打造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切实使文化产业成为三峡库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以促进库区的繁荣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祁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湖南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湖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今后应继续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落实发展战略。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王新文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蔓延、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彰显商品的文化性价值"意识的扩张,使得根植于某些特殊地点的文化产业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地点理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对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类型进行认知构成分析,对国际学术界有关地方性文化产业的研究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对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进行解构性分析,最后结合当前体验经济与消费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城市总体发展角度提出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地点理论,亦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寻对策。
关键词:
地方性 地点价值 文化产业 发展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张沛 王新文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蔓延、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彰显商品的文化性价值"意识的扩张,使得根植于某些特殊地点的文化产业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地点理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对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类型进行认知构成分析,对国际学术界有关地方性文化产业的研究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对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进行解构性分析,最后结合当前体验经济与消费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城市总体发展角度提出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地点理论,亦可以为城
关键词:
地方性 地点价值 文化产业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俊骋 孙东琪 张欣亮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助力区域转型升级成为重要研究议题。文章依托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利用"规模—效率"二维框架分析得到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东部规模与效率具有全面优势,中西部地区需要整体提升的空间格局。其形成机理在于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程度高,由于市场的放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以及政策的先导作用,造成较强的累积循环因果链条。并结合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这种空间不均衡格局会进一步极化。最后提出不同区域可结合规模—效率模型推进差异化发展和特色文化资源开发。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格局 区位熵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认真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2005-2011年中国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当期跨期我国省域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某一省域金融发展不仅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对其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正的空间外溢效应;当期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其本身资本投入;当期模型证券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跨期模型中证券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不确定。各省域要大力发...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 空间计量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虹佼
文化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不仅能够对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提升人的修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紧扣南昌市本土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阶段,认为南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产业多个领域都有亮点,尤其是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同时存在着规模较小、结构不平衡、人才匮乏和消费活力不足等问题。最后,从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的角度对推动南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培育引导文化消费观念和习惯、拓展文化产品供给的质和量、以创新管理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消费 南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