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7)
- 2023(10830)
- 2022(9723)
- 2021(9268)
- 2020(7603)
- 2019(17800)
- 2018(17691)
- 2017(34695)
- 2016(18909)
- 2015(21232)
- 2014(21218)
- 2013(21021)
- 2012(19220)
- 2011(17180)
- 2010(17193)
- 2009(15632)
- 2008(15242)
- 2007(13276)
- 2006(11945)
- 2005(10220)
- 学科
- 济(75679)
- 经济(75497)
- 管理(53587)
- 业(49182)
- 企(41432)
- 企业(41432)
- 方法(34589)
- 数学(28589)
- 数学方法(28207)
- 中国(22678)
- 农(20410)
- 财(18015)
- 地方(17615)
- 业经(17474)
- 学(17014)
- 理论(14422)
- 和(13941)
- 农业(13363)
- 制(12902)
- 环境(12476)
- 贸(11934)
- 贸易(11929)
- 易(11491)
- 务(11263)
- 财务(11196)
- 财务管理(11172)
- 技术(10974)
- 教育(10874)
- 企业财务(10579)
- 划(10423)
- 机构
- 大学(267306)
- 学院(264779)
- 管理(108035)
- 济(101029)
- 经济(98461)
- 理学(93742)
- 理学院(92611)
- 管理学(90959)
- 管理学院(90479)
- 研究(88049)
- 中国(63841)
- 京(57973)
- 科学(56276)
- 财(46159)
- 所(43704)
- 中心(39677)
- 研究所(39672)
- 农(39398)
- 业大(39029)
- 江(38022)
- 范(37646)
- 师范(37395)
- 财经(37307)
- 北京(36936)
- 经(33777)
- 院(32306)
- 州(31560)
- 师范大学(30545)
- 农业(30496)
- 经济学(29171)
- 基金
- 项目(184523)
- 科学(145676)
- 研究(135444)
- 基金(133923)
- 家(115764)
- 国家(114784)
- 科学基金(99532)
- 社会(85926)
- 社会科(80532)
- 社会科学(80503)
- 基金项目(72834)
- 省(71631)
- 自然(65328)
- 自然科(63811)
- 自然科学(63800)
- 自然科学基金(62616)
- 教育(61577)
- 划(60544)
- 编号(55871)
- 资助(54101)
- 成果(45352)
- 重点(40595)
- 部(40122)
- 发(38620)
- 课题(38038)
- 创(37679)
- 创新(35027)
- 科研(34924)
- 教育部(34506)
- 大学(34269)
- 期刊
- 济(112851)
- 经济(112851)
- 研究(80517)
- 中国(47202)
- 学报(40414)
- 科学(38629)
- 管理(38157)
- 农(35999)
- 财(33589)
- 教育(30788)
- 大学(30481)
- 学学(28397)
- 农业(25122)
- 技术(21718)
- 融(19853)
- 金融(19853)
- 业经(18366)
- 财经(17493)
- 问题(16495)
- 经济研究(16477)
- 图书(15922)
- 经(14797)
- 理论(13904)
- 科技(13082)
- 实践(12847)
- 践(12847)
- 现代(12614)
- 资源(12500)
- 技术经济(12400)
- 发(12311)
共检索到382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侯智荣
许多学派都在研究分析空间的社会分化问题,有些学派对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另一些则侧重于深入研究个别地区的情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小华
我国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浪潮,不仅是一个规模扩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重构与社会分化的过程,并带来城市居住空间上的“阶层化”。这种社会阶层在生活空间上的疏离与隔膜对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解决的途径可选择:适度的多样化混居;改造和提升弱区位的公共服务;充分考虑到外来工的生活居住问题等。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空间重塑 社会分化 社会和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申广军 张川川
近年来,随着收入分配水平持续拉大,社会信任水平也不断降低,研究收入分配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及传导机制有助于理解收入分配不均的后果,提供重塑社会信任、积累社会资本的政策建议。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经验上分析了收入差距与社会信任的关系,发现收入不平等显著地降低了城乡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收入差距造成社会分化,表现为低(高)收入群体在收入差距较大的社区更容易认为自己社会地位较低(高);同时,社会地位较高和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显著更低,这意味着收入差距通过加剧社会分化降低了社会信任水平。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社会地位 社会信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娥
中国社会变化速度之快 ,既让人们感到激奋 ,也让人们感到惊讶 ,同时还有巨大的压力。无论每个人是否情愿 ,都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自己的位置 ,找到自己有创造力的地方 ,不然就有可能被淘汰 ,这是别无选择的。
关键词:
社会分化 通货膨胀 就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甫勤
上海城市居民的社会阶层结构是"金字塔"型还是"橄榄"型,在上海社会分层研究中仍有争议,而对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更是缺乏关注。文章依据公共权力、产权和市场能力3个维度将上海城市居民划分为6个社会阶层,并根据2008年"上海市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上海城市居民的阶层结构仍然具有典型的"金字塔"型特征,距离"橄榄"型社会结构仍有较大差距。文章通过对不同年代代际流动表的分析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父辈阶层地位和子辈阶层地位之间的关联度逐渐增强,并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出现了一定的边界,非技术工人和农业劳动者阶层跨越边界实现上向社会流动的难度较大,这一现象可能会给上海城市居民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带来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上海城市居民 社会分层 流动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江海燕 周春山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现公平而高效的供给。简要梳理了公园绿地社会功能的演变过程,重点总结了国外在公园绿地社会分异方面的研究成果——公园本身具有"绿墙"式的社会隔离性或"绿磁"式的社会融合性,公园供给具有社会空间差异性和不平等性,公园消费具有社会分化性,并简单讨论了影响分异的因素和形成机制、实现公平配置的途径等;最后,分析探讨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永博 沙润 梁幸平
当前,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分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在借助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环境利益以及价值观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社会分化加剧不仅影响着当地的社会和谐,而且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了解旅游业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文章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桂林恭城县红岩村进行了细致调研,分析了案例农村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并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方法对案例农村不同社群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了结论,并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村社会整合提供了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云飞
一、社会分工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提高的促进作用1.公共部门内部的分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公共部门之间职责权限划分的重要依据。公共部门内部的分工,即各级政府以及同级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当亚·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子良
社会分工与农民增收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对农民增收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既要注意强化社会分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我国城乡社会分工的梯度和层次,对农民提供各种鼓励、支持和保护措施,尽力消除社会分工对农民增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社会分工 农民增收 促进作用 不利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光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农村改革开放引发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历史上难得的社会分化动力,尤其是让很多农村人口实现了向上流动,改变了乡村社会结构和城乡关系。相比较而言,当前的数字化并没有给乡村带来新的社会分化动力和新的向上流动机会,原因在于数字化要转变为社会流动,需要嵌入两个条件:一是需要拥有一定量的资金,二是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而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都已经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对他们来说不具有向上流动的意义。当然,这一研究结论并不意味着反对数字化进入乡村,而是说明让更多的乡村人口搭上数字化这一技术实现社会地位的改善,需要给予有力的金融和技能提升的支持。
关键词:
数字化 新业态 社会分化 向上流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光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农村改革开放引发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历史上难得的社会分化动力,尤其是让很多农村人口实现了向上流动,改变了乡村社会结构和城乡关系。相比较而言,当前的数字化并没有给乡村带来新的社会分化动力和新的向上流动机会,原因在于数字化要转变为社会流动,需要嵌入两个条件:一是需要拥有一定量的资金,二是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而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人都已经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对他们来说不具有向上流动的意义。当然,这一研究结论并不意味着反对数字化进入乡村,而是说明让更多的乡村人口搭上数字化这一技术实现社会地位的改善,需要给予有力的金融和技能提升的支持。
关键词:
数字化 新业态 社会分化 向上流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睿云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和流动机制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由此引发"社会结构紧张"等诸多问题。同时,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功能,对社会流动和社会再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职业教育虽然能够起到促进社会"基础阶层"实现上升性流动等积极作用,却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与制约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能。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职业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协调机制,就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社会分层 职业教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军波 周春山
社会经济体制综合转型以来,市场机制逐步取代行政指令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主体方式,其空间分布形态也与转型前截然不同。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调查、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数据及问卷调查数据,对城市社区资源的空间配置进行社会生态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型期广州城市社区资源配置呈明显向高收入地区聚集的特征传统条件下的空间均衡分布模式被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收入地区指向的集中布局模式所取代;但受地理区位、开发时序及功能定位影响,社区地位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并非完全一致;不同阶层社会群体聚集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及其可达性差异明显,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特征显著。
关键词:
社区资源 社会分异 转型期 广州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黎兰 黄幸
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大数据定量分析方法探讨社会阶层与城市公园服务水平之间的联系及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的公平性格局。结果表明:第一,研究区内社会阶层呈现“中心—高阶层,外围—低阶层”的分布特征;城市公园在数量、面积、质量及可达性几个维度上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第二,研究区内公园服务水平存在不公正现象,社会阶层高的群体更容易获取到城市公园资源。研究结论及分析将为优化公园绿地空间结构、保障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空间正义 社会阶层 城市公园 空间公平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赟赟 陈宪
检验了高铁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及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显示,高铁的建设降低了沿线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速,其原因并非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扩散,而是由于交通的改进带来的贸易成本减小以及大城市的集聚。这也表明了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集聚过程。
关键词:
城市化 集聚 核心——边缘 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