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5)
- 2023(4123)
- 2022(3499)
- 2021(3296)
- 2020(2603)
- 2019(6217)
- 2018(6096)
- 2017(11468)
- 2016(6280)
- 2015(6861)
- 2014(6609)
- 2013(6615)
- 2012(6182)
- 2011(5396)
- 2010(5364)
- 2009(4679)
- 2008(4394)
- 2007(3419)
- 2006(3146)
- 2005(2525)
- 学科
- 济(25548)
- 经济(25524)
- 管理(13432)
- 地方(11927)
- 中国(10585)
- 业(9975)
- 农(7268)
- 城市(6952)
- 方法(6938)
- 数学(6298)
- 企(6212)
- 企业(6212)
- 数学方法(6193)
- 农业(5332)
- 环境(5248)
- 城市经济(5033)
- 地方经济(4953)
- 业经(4888)
- 学(4655)
- 发(4007)
- 财(3835)
- 理论(3317)
- 资源(3256)
- 和(3243)
- 制(3185)
- 划(3179)
- 土地(3133)
- 方城(3084)
- 产业(2571)
- 生态(2520)
- 机构
- 学院(77753)
- 大学(77282)
- 研究(28677)
- 管理(27960)
- 济(27815)
- 经济(26803)
- 理学(23821)
- 理学院(23314)
- 管理学(22872)
- 管理学院(22684)
- 中国(20474)
- 科学(19019)
- 京(17986)
- 范(14067)
- 师范(14005)
- 中心(13689)
- 所(13261)
- 州(13103)
- 江(12882)
- 研究所(12118)
- 财(11768)
- 师范大学(11701)
- 院(11538)
- 农(11383)
- 业大(11172)
- 北京(10992)
- 财经(9399)
- 农业(8822)
- 省(8784)
- 研究院(8647)
- 基金
- 项目(57176)
- 科学(45585)
- 研究(42044)
- 基金(40868)
- 家(35406)
- 国家(35122)
- 科学基金(30931)
- 社会(26859)
- 社会科(25338)
- 社会科学(25331)
- 基金项目(23381)
- 省(23196)
- 自然(20346)
- 划(19944)
- 自然科(19827)
- 自然科学(19824)
- 自然科学基金(19403)
- 教育(18236)
- 编号(17084)
- 资助(14871)
- 发(13497)
- 成果(12956)
- 重点(12605)
- 课题(12334)
- 创(11475)
- 部(11401)
- 国家社会(10935)
- 发展(10907)
- 创新(10765)
- 展(10752)
共检索到117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季松 李亮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空间特色逐渐成为城市下一阶段转型发展所关注的重点,如何构筑彰显空间特色的系统是常州城市面临的巨大挑战。规划遵循空间特色认知的基本规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科学梳理、评估常州的各项资源,提炼空间特色口号,明确并划分城市特色区,并继而提出空间特色的总体结构和相关系统性控导要求。从而在技术方法及成果内容等方面对城市空间特色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市空间特色 特色区 提炼 控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毕淑青
认为随着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带动城市发展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旅游城市与休闲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前沿课题。从兰州建设旅游城市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对兰州旅游城市的形象进行了提炼与规划。
关键词:
兰州 城市 旅游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道明 张鸿雁 左玉辉
城市空间发展应注重“质”的提高,而不应单纯追求“量”的扩张。本文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群生态化,提出了基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城市空间生态分区方案和建设导则,构建城市生态网架,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整体布局以及城市产业和城市人居布局,并运用“三地动态平衡”理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时空安排与调控,从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演化。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空间结构 生态调控 三地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毅中 周晟 周国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安生 张炜 刘铭
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核心,集中和综合了城市的诸多主要功能,是城市行使城市职能和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而公厕作为与居民日常出行休戚相关的城市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其合理布局安排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常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厕所布局规划实践,分析了规划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引入RS、GIS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尝试对城市大区域范围公厕布局规划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公共厕所 空间布局 数字化 应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奇 黄伟 陈翀 许景
针对当前我国化工园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给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常州滨江化工园为例,从化工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借鉴国内外化工园区产居格局的隔离方式,最后从公共安全角度,重点从产居格局的调整、生态修复体系的构建、工艺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对常州滨江化工园进行规划引导,合理布局产业,以减少生产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产居格局 化工园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雷洪
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体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多数城市进入了存量与增量集约化开发利用的混合阶段,城市地下空间涉及系统庞大,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方法上,需要从空间范围到时间维度进行综合考虑。结合泉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实例,对分阶段、多维控制、分类引导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多维规划方法与其应用进行解析,同时也探讨了地下空间与景观环境、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规划要点。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多维 规划方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祝燕琴 闻霞 李奇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和平台。但是许多城市在公共环境设施设计与建设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并不能彰显城市文化精神。文章以常州为例,分析了常州市的历史文化特点,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及审美需求,提出设计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环境设施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并进行了设计实践。
关键词:
历史文化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 常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力 宗跃光 胡道生
人类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追求标志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出发,根据Roseland生态城市建设的十大原理,把生态城市(城乡)规划内容分为三个子系统的内容:生态基础规划、生态产业规划和生态社会规划。本文依照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生态城市符合生态网络体系原理,将常州新北区生态城乡规划分为生态基础规划(包括山川湖河、植被、景观以及道路网等各种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工业规划、生态社区规划等等,并提出常州新北生态城乡规划的多功能网络复合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关于 阳建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往城市的边缘地区在区位上逐渐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地带转变,在功能和形态上都需要进行更新调整。然而受到现有土地利用、开发组织方式以及制度基础的交织影响,边缘区更新难以顺利实施,难以适应城市重构的需要。本文借鉴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空间重构下边缘区功能、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并以常州市清潭片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转型阶段的发展诉求,为边缘区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边缘区 城市更新 城市空间重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昭兵 杨永春
运用GI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四类用地实施效果发现:(1)在多组团城市中,城市规划如果对该城市的某一组团在做城市规划方案时有很明确的城市职能定位,那么该类职能的城市规划用地实施效果比其他承担综合职能组团的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要好;(2)从选取的四类用地来看,不管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用地的实施效果最好,而居住用地和仓储用地的实施效果都比较差;(3)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物质空间安排的实施效果并不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施效果要好。
关键词:
组团 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实施 兰州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朝霞 尹红 应浩珍
温州等地兴起的企业抱团治污模式,提高了治污实效,优势明显。这一治污模式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主导,在基层建立民主商谈机制。从哈贝马斯民主商谈的主体、客体、主观、客观条件考察基层治污的实现机制意义重大。在基层培育民主商谈机制,需要在更新理念、保障民主商谈的组织化、构建合理的民主商谈程序、完备信任信用考核配套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
企业抱团治污 哈贝马斯民主商谈 基层治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金燕
江苏省常州市将土地整备规划与城市更新行动紧密结合,通过底数多维分析、趋势多规研判、项目多层遴选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有效提高了土地整备规划的科学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洪武扬 李飞雪 李满春 张芳芳 张荷霞
从空间定位角度审视规划的实施效果是对传统评估方法的重要补充。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以评估期内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变化为导向,从规划执行力、规划控制力、规划引导性3个方面选取空间偏离度、耕地连片度、城镇重心偏移指数、土地利用布局分异指数以及建设用地布局离散度作为规划实施定位评估指标,对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期内新北区较好地落实了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与规划空间布局的符合程度较高,用地的发展趋势基本符合规划的调控方向,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文泽 张亮
在城市快速增长背景下,本研究以杭州为案例,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初步构建基于空间一致性的规划实施评价方法体系,多维度评价杭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空间引导与管控效果。不同维度的评价表明本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控制城市增长,实现城市空间有序管理方面并不成功。主要表现在:1杭州市城市扩展呈现多中心离散开发格局;2大量产业用地超出规划范围,成为推动城市向外扩展的动力。在外部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规划预测出现偏差,政策调整及反馈不及时是影响规划空间管控效果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