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1)
2023(13820)
2022(11774)
2021(10798)
2020(8831)
2019(20241)
2018(19778)
2017(38002)
2016(20657)
2015(22885)
2014(22714)
2013(22509)
2012(21129)
2011(19335)
2010(19647)
2009(18305)
2008(18027)
2007(16349)
2006(14227)
2005(13088)
作者
(60177)
(50423)
(50354)
(47864)
(32107)
(24334)
(23019)
(19613)
(19004)
(17982)
(17175)
(16909)
(16067)
(15778)
(15680)
(15552)
(15483)
(14947)
(14664)
(14441)
(12497)
(12449)
(12225)
(11542)
(11426)
(11302)
(11219)
(11182)
(10241)
(10023)
学科
(91739)
经济(91657)
管理(52906)
(51400)
(38998)
企业(38998)
方法(35876)
数学(31360)
数学方法(31029)
中国(29596)
(25789)
地方(25338)
(20053)
业经(19832)
(18599)
农业(17481)
(17033)
贸易(17022)
(16367)
(16143)
(15332)
银行(15306)
(15179)
金融(15177)
(14725)
环境(14464)
(13348)
(13321)
地方经济(13105)
理论(13089)
机构
学院(296243)
大学(293300)
(121392)
经济(118546)
管理(107599)
研究(105924)
理学(91756)
理学院(90520)
管理学(88783)
管理学院(88211)
中国(78819)
科学(65943)
(63445)
(55331)
(54418)
(51873)
研究所(49273)
中心(48290)
(45569)
业大(43856)
财经(43641)
(42104)
师范(41723)
农业(40790)
北京(40149)
(39413)
(38461)
经济学(37678)
(37091)
经济学院(33986)
基金
项目(193818)
科学(152308)
研究(141349)
基金(138901)
(121391)
国家(120372)
科学基金(102392)
社会(89854)
社会科(85119)
社会科学(85093)
(76962)
基金项目(73779)
自然(65341)
(64954)
教育(64784)
自然科(63838)
自然科学(63818)
自然科学基金(62631)
编号(57743)
资助(55989)
成果(47054)
(46082)
重点(44341)
(41909)
课题(40980)
(39842)
发展(37492)
创新(37334)
科研(37050)
(36943)
期刊
(140479)
经济(140479)
研究(89493)
中国(59761)
(48380)
学报(45906)
科学(43125)
(41997)
管理(38066)
大学(34078)
教育(33350)
农业(32869)
学学(31999)
(28775)
金融(28775)
技术(25062)
业经(24507)
经济研究(23004)
财经(21119)
问题(19814)
(18192)
(17487)
商业(14821)
(14562)
技术经济(14382)
(14223)
图书(13736)
现代(13693)
统计(13667)
资源(13653)
共检索到446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冬梅  陈晓键  冯嘉  刘淑虎  
文章在解析吴忠市中心城区空间扩展的基础上,分析居民现状出行特征及城市空间扩展背景下迁居及单位搬迁对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城市空间扩展看似失控,但大部分居民的出行可达性依然在可控范围。文章从城市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开发时序及规划政策干预等方面分析产生这一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指出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滨河新区由外延扩展转向内涵优化发展是抑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和优化交通可达性的重要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兴耀  田彦学  张红智  吕晓庆  
宁夏吴忠市以发展绿色、生态、有机葡萄、富硒等是提高现代农业的前题。先后被评为"全国七星级慈善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资源丰富的贺兰山东麓地区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属半干旱带气候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由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砂质灰钙土壤,通透性好,矿物质含量高,光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使得这里种植的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含糖量高,含酸量适中,无病虫害,无污染,品质优良的自然优势,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生产高端葡萄酒的绝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是塞上民族教育的一块奇葩,坐落在春柳啊娜、波光粼粼的古秦渠之畔。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现代风格和谐相融,建筑群典雅而优美,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学校自1984年建成至今,经历了中国教育史上思想最繁荣、变化最强烈、发展最快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兴耀  马永刚  田维建  
宁夏吴忠市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宁夏、美丽吴忠这一宏伟目标,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既抓经济建设,又抓生态文明建设;既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又建设绿色家园、宜居家园和精神家园。文章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文章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并提出今后发展的任务和举措。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伊红德  李晓红  周楠  
文章旨在结合吴忠市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工作实践,进一步梳理湿地产权确权基本理论、主要做法、主要问题,提出分析湿地产权确权成果,科学划定湿地生态红线,推进湿地法制化管理等对策建议,为科学推进全国湿地产权确权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彩睿  但婷  何静  朱利晴  
以"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为例,借助ArcGIS栅格分析法构建全国31个中心城市日可达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与可达性系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中国现状及规划高铁对城市等时圈及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时圈在空间上以"中心一外围"模式沿着高铁线路延伸,预计"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相邻中心城市(除乌鲁木齐、拉萨外)3小时圈连接形成紧密的网状;规划高铁对沿线城市等时圈及可达性的影响显著且差异明显,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等级差异化和空间集聚化特征,其最优区域将向西部拓展;除乌鲁木齐、拉萨外,其余城市可达性水平在空间上趋向均衡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黄庆丰  章裕超  李莹莹  
为对合肥市中心城区(二环内)绿地进行可达性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可达性的概念与原理,建立城市绿地可达性模型,采用费用加权距离方法,结果表明:1)绿地破碎化较为严重,但绿地可达性总体较好;2)绿地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仍存在不均衡;3)一环内外绿地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4)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是衡量城市绿地服务功能社会公平性的有力手段,充分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城市绿地可达性分析结果能有效地评价城市绿地格局和服务功能,可为合理调整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春杨  任晓红  李玉华  
基于城市间铁路客运车次数据,借助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吸附指数和依附指数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及联动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建设显著提升各中心城市的可达性,然而当前建成运行的高铁网络,并未带来中心城市可达性的空间收敛,反而加大了中心城市间可达性的非均衡程度,呈现"马太效应";中心城市的吸附能力与可达性密切相关,高铁联网成为重塑城市体系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心城市间依附关系沿"四横四纵"高铁网络干线"强强联动",呈现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且南北联系明显强于东西联系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显示地理区位仍然是影响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空间距离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中心城市的联动关系以及空间体系格局演变,高铁联网下中心城市的腹地快速扩张,非均衡发展态势还将持续更长时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陈飞燕  
以武汉市中心城区403个住宅小区均价为样本,基于"轨道-公交-慢行"交通路网和住宅价格特征数据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库,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不同的使用人群,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分析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并构建特征价格模型来定量分析可达性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商业、公园、医疗设施的区位特征已被购房者所识别,其中,具有良好可达性的学校、商场、公园对房价起拉动作用,三甲医院对房价有负向影响。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学校、商场、公园和医院,而养老设施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佳  
如何激活国内旅游消费市场,释放居民旅游消费活力,是扩大内需背景下推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域交通可达性数据和旅游消费市场数据,以高铁可达性和自驾车可达性为例,考察了交通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增值赋能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增值赋能效应,但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值赋能效应并不存在;自驾车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都存在显著增值赋能效应,相对而言,自驾车可达性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赋能效应更强;无论是高铁可达性,还是自驾车可达性,交通可达性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值赋能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中西"梯度递减"的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博娅  刘志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密度建设的中心城区进入城市更新阶段以促进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其生态网络建设也从“底线逻辑”逐步转向“精细化”发展。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特点出发,引入具有生态学含义的功能性连接概念模拟构建研究区的生态网络,结果显示现状网络综合连接度低、结构破碎。结合生态学原理以及重要性指数分析,提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具体路径来优化中心城区生态网络,并明确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生态网络进一步精细化构建的具体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恩斌  张梅青  
基于改进的可达性测度和引力模型,选取江西省11个设区市作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3个时间断面下,测度了江西省城市铁路可达性和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并借助GIS工具进行时空格局演变分析。研究发现:(1)从高铁"洼地"到高铁"高地"的江西省,城市可达性呈现以省会南昌为核心、赣北铁路枢纽城市为次中心,向周边蔓延的"中心-外围"模式;城间作用度呈现以主干铁路通道为轴、枢纽城市为节点的"点-轴"模式,向周边辐散并呈现南北梯度差异;(2)高铁开通和区域一体化是提升城市可达性的重要驱动器和加速器,其巨大的时空压缩效应不仅弱化了空间距离对城间作用度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其质的飞跃;城市可达性和城间作用度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和"通道效应",城间列车开行密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3)高铁的影响范围有限,赣北高铁网络效应强于赣中南,通道内城市可达性趋于均衡,但也拉大了与通道外偏远城市的差距,尚未深度融入省内高铁网络的城市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4)全省作用度格局呈现地域分化特征,形成中、北、南3个子系统,城间作用度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处于追求"效率"阶段。基于此,江西应加速推进全省铁路和高铁网的建设完善,合理规划铁路站点规模,精准分配城间列车频次;城市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省高铁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和本地接驳交通建设,提升综合交通可达性和空间作用度;全省应统筹南北梯度发展,稳步推进区域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地域隔绝与分化,推动城间均衡融合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艳慈  李爽  丁瑜  
本文选择信息获取类、展览展示类、文娱活动类、体育休闲类等四类公共休闲文化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SPSS统计软件,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公平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广州市中心城区各类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分布相对不均衡,呈"核心——边缘"格局;基于人口特征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在整体状态下处于量的相对公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惠  戴文远  黄万里  黄康  徐乙文  
盆地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与空间形态演变受地形地貌制约明显,具有特殊的发展特征。基于2000年、2009年和2015年RS解译数据和GIS平台,对盆地型城市福州市2000—201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的规模和方向进行分析,并对其紧凑度和分形维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福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面积较大,主要扩展方向为城市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2)研究前期建设用地紧凑度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分形维数相应下降,城市空间形态复杂,主要原因是建设用地受盆地地形与闽江穿越而过的限制;(3)研究后期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减缓,紧凑度和分形维数同时下降,形态更加复杂,原因是西南方向大量破碎农村建设用地增加;(4)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政策与规划的导向作用以及交通的发展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劲光  郭莉莉  
将征信文化理念融入小微企业信用理念中,并将征信文化与小微企业信用文化有机融合,可以激发小微企业自身信用财富的转化,提升征信文化软实力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