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1)
2023(12814)
2022(11371)
2021(10730)
2020(8982)
2019(21184)
2018(21118)
2017(41805)
2016(22568)
2015(25504)
2014(25555)
2013(25172)
2012(22862)
2011(20385)
2010(20641)
2009(18791)
2008(18107)
2007(15686)
2006(13710)
2005(11809)
作者
(65140)
(53892)
(53822)
(51326)
(34451)
(26059)
(24463)
(21332)
(20588)
(19150)
(18477)
(18166)
(17091)
(17085)
(16873)
(16478)
(16013)
(15898)
(15409)
(15390)
(13397)
(13147)
(13129)
(12315)
(12155)
(11938)
(11901)
(11886)
(10888)
(10551)
学科
(95094)
经济(94999)
管理(62008)
(58366)
(48227)
企业(48227)
方法(47144)
数学(41490)
数学方法(40754)
中国(24593)
(22727)
地方(20635)
(20597)
(19985)
业经(19012)
理论(16552)
农业(15548)
(15431)
贸易(15421)
(14903)
(14425)
环境(14114)
(13767)
技术(13433)
(12564)
(12497)
财务(12485)
财务管理(12459)
(11848)
银行(11807)
机构
大学(317451)
学院(317030)
管理(127984)
(123990)
经济(121140)
理学(111824)
理学院(110529)
管理学(108097)
管理学院(107546)
研究(105614)
中国(76204)
(68536)
科学(67744)
(53700)
(53002)
(49388)
研究所(48559)
业大(48426)
中心(47368)
(44829)
财经(43973)
北京(43264)
(42390)
师范(42031)
(39947)
(39014)
农业(38719)
(36826)
经济学(36505)
师范大学(34038)
基金
项目(222932)
科学(175763)
基金(162155)
研究(159413)
(142025)
国家(140925)
科学基金(121785)
社会(99250)
社会科(94171)
社会科学(94141)
(87053)
基金项目(86393)
自然(81923)
自然科(80116)
自然科学(80103)
自然科学基金(78604)
教育(73889)
(73690)
资助(68244)
编号(64779)
成果(51407)
重点(49735)
(48303)
(46864)
(45820)
课题(44785)
创新(42717)
科研(42604)
教育部(41251)
大学(41125)
期刊
(130203)
经济(130203)
研究(91175)
中国(55838)
学报(49713)
科学(46785)
管理(46582)
(43499)
(38619)
大学(37307)
学学(35174)
教育(35030)
农业(30690)
技术(29202)
(22227)
金融(22227)
经济研究(21325)
业经(20798)
财经(20015)
问题(18117)
统计(17095)
(17068)
图书(16869)
技术经济(16295)
(16158)
科技(15585)
(15373)
理论(15093)
资源(14876)
现代(14440)
共检索到449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睿  吕斌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空间计量将计量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纳入模型,探讨空间依赖与空间异质两大主题,成为继新经济地理学之后推动区域科学复兴的第二种力量。文章首先回顾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产生背景,阐述了权重矩阵的类型与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空间计量的模型架构,归纳了ML、IV/GMM、MCMC和非参半参四种估计方法。虽然空间计量模型已经趋于成熟,但仍存在无法识别和内生性的问题。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空间过程的机理分析,从而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佩佩  马云艳  
文章基于1981~2010年的中国人口数据,构建了时间序列数据,并运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Gramer分解定理,将原数据分解为确定性趋势成分和平稳的零均值误差成分。对于确定趋势部分得到中国人口增长与时间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对于误差部分建立了ARMA(2,1)模型,把这两部分相加便得到了中国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模型。从而,通过构建的长期趋势模型,计算出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将会逐渐减小,且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中国人口数量将呈现出递减趋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自保  宋连久  李萍  
基于西藏粮食产量与各投入要素的1980~2007年统计资料实证分析,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而构造脉冲响应函数,并对因变量预测误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土地、化肥是促进西藏粮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效灌溉面积的投入对西藏粮食生产的贡献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对西藏粮食增长的贡献非常低。西藏粮食生产目前仍是粗放型生产,但已出现转型的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勇,唐小我  
饱和增长过程大量存在于商业、市场及其他领域。当市场的容量限制了增长过程的速度时,便形成了饱和增长趋势。新产品的购买、石油的产量、新技术或商品信息的扩散、促销广告的作用以及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等都具有饱和增长的特征。饱和增长趋势的基本特点用数学语言表述是:单调增长,增长有极限,形状呈S形(即有一最大增长速度)。本文从实际意义上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增长曲线模型的结构特点,引出了两种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曲线模型,并讨论了饱和增长预测的一些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友敬  方汉中  
一、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研究经济增长趋势首先应弄清什么叫做经济增长。关于经济增长概念,各家之说很不相同,有的强调这一方面,有的强调那一方面,其概念不是“大同小异”,而是相差甚远。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我们认为一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容易混淆,并经常交替使用;二是经济增长的内容繁多,难以高度概括;三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研究本体时容易掺进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翠友  
通过对1996~2005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指数曲线预测模型,从而可以对北京地区未来几年的生产总值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各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态势做区别性分析。其分析结果对于预测北京地区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池启水  
石油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民用能源,对其消费量进行预测,可为合理安排原油生产和石油进出口提供依据,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本文采用Box和Jenkins的ARIMA模型,对1953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量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结构性因果模型、自回归(AR)、移动平均(MA)、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等相比较,ARIMA模型不但适合于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特点,并且预测效果比较理想。结果表明,ARIMA(4,1,5)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2001年~2005年平均预测误差仅为4.01%,可用于未来我国石油消费量的预测。对2006年~2008年的预测结果表明,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波  徐清军  
2001年底以来,世界经济陷入衰退,2002年复苏缓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我国外经贸发展特别是出口面临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2001年底,全国外经贸工作会议确定的外贸发展目标是,2002年进出口总额不低于2001年水平,力争出口有所增长、多增长。如今半年已过,我国外经贸发展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娟  
城市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及辐射作用,河北省城市增长极的选择对河北省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空间引力模型,分析了河北省城市间的引力关系及断裂点位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了省域内的城市增长极。最终确定唐山市和石家庄市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邯郸市、保定市、沧州市成为冀南、冀中、冀东沿海区域新的城市增长极。最后对省内城市增长极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谭荣辉  刘耀林  刘艳芳  何青松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难以为继,控制城市规模、优化空间格局已成为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城市增长边界(UGB)作为一种西方国家控制城市蔓延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已逐渐被引入国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梳理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模型、划定方法与实效评价,挖掘未来城市增长驱动力和增长边界制定方法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和未来其在中国的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城市增长边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古典单中心城市模型,由于国情不同,国内主要关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可达性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而国外在此基础上还关注公共政策和服务、外部性以及主体间的博弈对城市蔓延的促进或抑制作用;②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划定主要以土地适宜性和承载力评价为基础,弹性边界可采用元胞自动机进行空间辅助模拟;③国外城市增长边界的实施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国内目前还缺乏城市增长边界实施效果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因此,城市增长驱动力后续研究应吸纳多源理论,识别不同尺度下其机理特征,探索宏观环境的情景变量对微观环境下"驱动力—城市增长"这一关系的影响。城市增长弹性边界制定需要考虑城乡土地利用转换背后不同情景下主体间的复杂博弈对用地转换在空间上分布的决定作用。为了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统筹区域发展,未来需要明确城市增长边界的管理机构,制定对应的法律条款和管理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强  
从内容、空间尺度、时间维、综合程度、建模方式、复杂程度和数学方法等方面对目前的城市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类。论述了城市模型研究的发展趋势:模型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从静态模拟到动态模拟发展;从子系统模拟向综合系统模拟发展;遥感和GIS的应用以及与城市模型的集成。对城市模型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的城市模型开发应基于综合方法的思想,注重加强城市基本理论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强调城市模拟的动态性和综合性,充分借助遥感与GIS等技术手段进行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亮  
测量学生学习所得、分数增长或连年接受教育知识增长的方法称为"增值模型"。增值模型是学校绩效评价管理演进的必然选择,其发展经历了学校指标系统、报告卡策略、学校绩效问责制三个阶段。对增值模型研究视角的不同会对其类型作出不同界定,模型技术研究将增值模型分为多层线性模型、层级混合效果模型、简单混合效果模型,评价对象群体研究将增值模型分为连续群体模型、纵向群体模型。面对类型多样的增值模型,人们对模型方法的信度、效度等存有疑虑,因而增值模型的比较研究成为该领域的重点。增值模型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其中教师效能评价、学校效能评价、学校改进计划评价成为最活跃的领域。在增值模型研究的未来发展中,更能体现结果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丁  
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增长的趋势,系统研究了指数平滑和回归预测两种预测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同时运用综合预测法、"利率效应"模型、"股市效应"模型,创新设计了适合我国居民储蓄趋势特征的系统化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实践中多次得到验证,是我国金融机构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突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