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4)
- 2023(15469)
- 2022(13109)
- 2021(11884)
- 2020(9739)
- 2019(22445)
- 2018(21764)
- 2017(42019)
- 2016(22271)
- 2015(24575)
- 2014(24532)
- 2013(24045)
- 2012(22485)
- 2011(20423)
- 2010(20468)
- 2009(18677)
- 2008(17861)
- 2007(15340)
- 2006(13611)
- 2005(12158)
- 学科
- 济(118531)
- 经济(118431)
- 管理(62181)
- 业(58292)
- 方法(46740)
- 企(45392)
- 企业(45392)
- 数学(42234)
- 数学方法(41793)
- 中国(31732)
- 地方(30633)
- 农(26837)
- 财(22861)
- 业经(22712)
- 学(19295)
- 农业(18792)
- 贸(17912)
- 贸易(17897)
- 地方经济(17291)
- 易(17185)
- 制(16972)
- 环境(16818)
- 融(16082)
- 金融(16079)
- 发(15191)
- 银(15125)
- 银行(15110)
- 行(14582)
- 技术(14128)
- 和(14109)
- 机构
- 学院(316784)
- 大学(315128)
- 济(143703)
- 经济(140960)
- 管理(123088)
- 研究(110306)
- 理学(106030)
- 理学院(104841)
- 管理学(103183)
- 管理学院(102591)
- 中国(83146)
- 京(66123)
- 科学(63769)
- 财(62920)
- 所(53360)
- 中心(50618)
- 财经(50461)
- 研究所(48060)
- 江(46478)
- 农(46437)
- 经(45942)
- 经济学(45680)
- 业大(42796)
- 范(41795)
- 北京(41756)
- 师范(41435)
- 经济学院(40954)
- 院(40622)
- 财经大学(37551)
- 州(37378)
- 基金
- 项目(213762)
- 科学(171142)
- 基金(157679)
- 研究(156288)
- 家(136303)
- 国家(135236)
- 科学基金(118247)
- 社会(103789)
- 社会科(98760)
- 社会科学(98737)
- 基金项目(83323)
- 省(82464)
- 自然(75046)
- 自然科(73304)
- 自然科学(73290)
- 自然科学基金(71962)
- 教育(71569)
- 划(69428)
- 资助(64608)
- 编号(61220)
- 发(50678)
- 成果(48126)
- 重点(48103)
- 部(47681)
- 创(44046)
- 国家社会(43959)
- 课题(42781)
- 教育部(41755)
- 创新(41322)
- 发展(40862)
- 期刊
- 济(161309)
- 经济(161309)
- 研究(98284)
- 中国(60603)
- 财(47165)
- 管理(46435)
- 学报(42219)
- 科学(42151)
- 农(41829)
- 大学(33638)
- 学学(31977)
- 融(30907)
- 金融(30907)
- 技术(29654)
- 教育(29630)
- 农业(28786)
- 经济研究(27158)
- 财经(25645)
- 业经(25070)
- 问题(22171)
- 经(22133)
- 技术经济(17098)
- 统计(16744)
- 贸(16087)
- 世界(15474)
- 业(15413)
- 商业(15137)
- 策(15056)
- 资源(14767)
- 现代(14541)
共检索到476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吉黎 张婉莹 孙三百
作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区界重组的调整能否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2010-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识别了区界重组改革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区界重组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界重组改革强度越大,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程度越高。分样本来看,市辖区合并和街道调整这两种区界重组类型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区界重组政策在经济发达城市和有行政区划调整经验的城市中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从影响机制来看,区界重组主要通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和经济集聚程度,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区界重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条,还为下一阶段运用行政区划工具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路路 许正中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不论是用差分GMM还是系统GMM估计方法,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东部地区;对中小城市的影响高于大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介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绩效 高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燕连福 赵卉心
对数字经济赋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助力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从而带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主要体现在促进服务业效率提升,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主要体现在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行业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产品过于同质化和过于个性化的服务业行业的效率提升作用不明显。进一步的空间溢出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对相邻地区的服务业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服务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因此,应推动数字经济优化服务业资源配置,促进效率提升,缓解成本压力,同时,鼓励传统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型业态,利用数字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实施差异化和动态化数字经济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军 车帅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下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数字经济能否助推黄河流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待探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此,运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基于2011—2018年流域内沿线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全流域内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相较资源型城市更佳。(2)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具有边际报酬后发递增优势,上游、中游城市相较于下游城市更为显著。(3)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呈现“倒U型”特征,中等城市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的重点所在。(4)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技术效率是数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传导路径,产业结构合理化则是重要的潜在作用渠道,分维度的互联网发展和普惠金融呈现一致的趋同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充分认识城市性质、城市区位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因地制宜强化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效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浪潮,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为黄河流域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蓉蓉 李天德
以不同地区相继实施的自贸区战略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自贸区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自贸区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股东属性的分组检验显示:与国有企业相比,自贸区战略对非国有企业所在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相对更大;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地区相比,自贸区设立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相对更明显。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显示自贸区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主要通过提高地区的直接投资比重、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和资本配置效率三个机制共同实现。基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视角对作用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自贸区战略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由贸易区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海湘 魏敏 许锐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以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为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收入差距降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带来了幸福感的提升,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本文测度了31个省市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居民幸福感的微观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降低收入差距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溢出效应的重要机制。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溢出效应在青年人群体以及中西部区域更显著。本文从幸福感的视角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和人群溢出效应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茂榆 冯豪
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使用2006-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四大国家级城市群的地级市数据,计算环境技术效率以考察经济质量,利用断点回归从双维度考察了城市群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城市群政策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水平及转型,在保证经济稳步提升的前提下,进一步通过区域一体化、绿色发展等内在路径发挥政策效应。此外,应针对珠三角"畸重畸轻"、长三角和京津冀"稳中求进"、成渝潜力尚待释放的发展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总体上,我国应适应城市群为主的空间形式,以交通、产业、环境等为中间渠道,形成"大城市为主,多管齐下,因地制宜"的驱动模式,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争江 郑之琦 屈小娥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社会民生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后为经济发展、协调共享,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开放合作提升空间较大。各影响因素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介于0.5670~0.8130,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英基 邹秉坤 韩元军 余超
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经济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其通过组织、技术与产品创新等渠道的传导效应基础上,以2011—2020年全国除西藏及港澳台之外的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能够正向赋能文旅融合发展质量,考虑内生性的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存在着地区异质性特征,东部、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赋能效应正向显著,而中部地区的赋能效应为正值但不显著;(3)数字经济存在通过组织、技术和产品创新等渠道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效应。基于此,文章从培育数字经济增强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打造数字文旅平台健全价值共创机制,深化差异化数字文旅发展战略,拓展组织、技术与产品创新传导渠道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赋能效应 文旅融合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乔敏健 马文秀
充分把握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运用因子分析法系统构建了中国省际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动态分析了2011-2017年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地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金融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配套支撑;(3)税收收入的增加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高质量发展 发展理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文 钟昌标 郑明贵
基于土地资源“三位一体”属性视角,揭示土地政策匹配状况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为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度,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果显示:①2005~2018年间,全国土地政策匹配度处于低耦合协调水平,且仍在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来看,东部地区土地政策匹配度下降明显,中西部地区土地政策匹配度呈倒U型变化,其拐点出现在2012年,2012年后土地政策匹配度缓慢下滑。②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有待进一步提升匹配度。土地政策匹配度提高1个单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0.112个单位,略高于单一土地政策的回归系数,说明土地政策匹配未达到最优水平。③土地政策匹配可以通过三条作用路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发展效应路径强劲。应重视土地政策匹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提高土地政策赋能区域发展的精准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惠爱 赵丽红 岳宏志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透过数字经济内在规律探析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旅游供给-需求理论,阐释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对高分位点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并且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现阶段未显现出影响效果;从数字经济子系统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产业化对东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产业数字化更能够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数字治理与创新环境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数字经济主要通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完善公共服务,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顾洪明 郭晨 张卫东
本文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研究主题,基于2004—2016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作用,分析梳理了四种作用机制。机制识别表明,人口老龄化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布局、缩小储蓄投资规模、降低劳动力生产效率、加剧不平等程度,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在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有为政府”下,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因此,建议从调整生育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塑造“有为政府”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律 胡善成 吴丽芳
信息消费是中国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本文以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信息消费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消费城市试点政策通过就业效应、产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利于提高信息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信息消费试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大规模城市、东部区域和高行政级别城市中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孔维嘉
现阶段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黄河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因此探讨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文章在理论探讨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及空间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2011—2019年黄河中下游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黄河中下游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先抑制后促增”的U型关系,且正向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2)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能力均能够起到数字经济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桥梁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强,表现出一定的“数字鸿沟”效应;(4)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外溢效应,本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吸引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以更廉价的方式流向该区域,形成“虹吸集聚”,对邻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绿色金融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检验——来自中国27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经验证据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机制与证据
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基于碳排放对高质量发展作用的经验证据
“国家队”持股与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金融化视角的经验证据
高质量发展下如何推进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来自134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工业集聚、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006—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银行结构性竞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县域层面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