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8)
- 2023(2856)
- 2022(2506)
- 2021(2336)
- 2020(1794)
- 2019(4244)
- 2018(3972)
- 2017(7947)
- 2016(4399)
- 2015(4809)
- 2014(4917)
- 2013(4916)
- 2012(4614)
- 2011(4066)
- 2010(4394)
- 2009(4048)
- 2008(4117)
- 2007(3685)
- 2006(3597)
- 2005(3361)
- 学科
- 济(20790)
- 经济(20759)
- 管理(11604)
- 中国(10239)
- 业(8832)
- 地方(7928)
- 城市(6460)
- 企(5991)
- 企业(5991)
- 农(5296)
- 方法(5294)
- 数学(4623)
- 城市经济(4525)
- 数学方法(4485)
- 财(4276)
- 环境(4145)
- 制(4019)
- 学(3776)
- 发(3734)
- 业经(3680)
- 农业(3513)
- 地方经济(3217)
- 银(3045)
- 银行(3045)
- 行(2882)
- 贸(2750)
- 贸易(2747)
- 方城(2707)
- 理论(2658)
- 融(2602)
- 机构
- 大学(64234)
- 学院(64092)
- 济(26001)
- 经济(25047)
- 研究(24721)
- 管理(22520)
- 中国(18878)
- 理学(18408)
- 理学院(18030)
- 管理学(17626)
- 管理学院(17504)
- 科学(15384)
- 京(15160)
- 财(12785)
- 所(12452)
- 中心(11340)
- 范(10974)
- 师范(10944)
- 研究所(10843)
- 江(10638)
- 北京(9961)
- 财经(9686)
- 院(9371)
- 师范大学(9120)
- 州(9080)
- 经(8611)
- 农(8338)
- 经济学(7944)
- 业大(7752)
- 省(7618)
- 基金
- 项目(40206)
- 科学(32590)
- 基金(29780)
- 研究(28639)
- 家(25765)
- 国家(25593)
- 科学基金(22559)
- 社会(19333)
- 社会科(18389)
- 社会科学(18383)
- 基金项目(16704)
- 省(15264)
- 自然(14734)
- 自然科(14425)
- 自然科学(14424)
- 自然科学基金(14102)
- 划(13339)
- 教育(12378)
- 资助(11283)
- 编号(10930)
- 发(9129)
- 重点(9051)
- 成果(8930)
- 课题(8324)
- 部(8252)
- 国家社会(8042)
- 创(7582)
- 发展(7532)
- 展(7440)
- 规划(7213)
共检索到104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超
聚集效应主要决定于城市区域空间之间的互补性 ,而与土地价格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城市区域空间互补性越强 ,聚集经济越大 ,资源空间布局越有效率 ,城市通勤距离也越短。由此才可以形成有效率的城市多中心空间形态。大都市交通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资源空间布局的非互补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宁 李铁栓
通过对多个城市的观察,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许多条款形同虚设,得不到切实的执行。本文根据产权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成因即:车辆的增多、无法识别、十字路口和交通意识。产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形成与他人交流的信息的预期,有了清晰界定的产权,就可以减少城市交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确定性,减小冲突的发生。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政策建议,即限制行车数量、增强非机动车辆的识别能力和规范十字路口标识,提高公民城市交通意识。通过减少交易成本,清晰的界定产权等手段规范城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易成本 无法识别 交通意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刚 王晓原 王凤群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和谐发展 演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艳阳 陈晓明 叶强
我国当前人口、土地和机动化三方面矛盾突出,快速交通机动化进程中城市公共空间情境面临危机。通过分析城市交通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使用方式及使用人群、文化区位等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中国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矛盾在于可达性与机动性的冲突,进而阐述了构建中心区快速与慢行系统的基本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喜 王巨铮
本文从城市交通的实际出发,试图用综合透视分析方法探究我国城市客运交通发展之路,对城市交通的现状和症结进行分析,提出了综合治理城市交通问题的建议。一、城市交通现状透视古今中外,城市化过程几乎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隨着国民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经济活动中心作用的加强,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物资流动加剧,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浩雄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交通拥堵最为严重和棘手。本文在分析导致城市交通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相关价格杠杆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效用,使价格杠杆更好地起到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
城市交通问题 价格杠杆 交通拥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清裕,张文尝,王先文
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型三种演变类型。不同类型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同。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时期,集聚与扩散并存。大城市中心城过分集中给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问题,需要加速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大城市中心城过度集中状况,解决中心城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是解决大城市中心城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 综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春才 赵坚
认为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之间存在着持续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城市空间演化不断对城市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另一方面,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和交通方式的变革又会对城市空间的进一步演化产生引导作用,它们之间通过可达性这一关键因素的不断调整和变化实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魏巍 陈国伟 潘海啸
重点研究常州市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形态及各种用地功能布局演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常州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常州交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空间演化 空间形态 用地布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银太 冯相昭
从系统论出发,以协同效益方法为指导,分别讨论了基于出行需求管理、车辆政策、燃料政策、道路政策以及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等五类城市交通减排政策。认为政策驱动是有效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单纯依靠某一类政策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碳减排目标是不现实的;不同政策组合的减排效果比较显著;健全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碳减排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应该成为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城市交通系统 碳减排 政策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昆 周勍 徐源泉 徐雯婷 罗萍
城市热点区域是人们频繁活动的体现,利用人们的出行可构建空间交互网络。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热点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交通热点的交互作用及其构成的空间交互网络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武汉市的出租车轨迹为数据源,利用基于时空数据场的聚类方法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交通热点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通过研究发现:(1)节假日,热点区域之间的往返交互较多;工作日,热点区域之间的交互较少;(2)节假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为车站、机场等;工作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是社区和工作地;(3)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西武 郭玮
城市交通生态系统是由人口、车辆、道路、绿地、空气、地域组成且不断发生空间冲突和进行空间耦合的特定空间结构。测度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提供决策依据。为此,选用我国2011—2017年31个省会城市(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数据,计算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和空气承载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测度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水平,并运用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识别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31个省会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与空气承载系统作用程度较高(耦合度均值为0.675,处于磨合阶段)且空间冲突明显(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430,处于中度协调耦合)。(2)31个省会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时空分异明显。从时间上看,2014—2017年比2011—2013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分别高出0.067和0.020;从空间上看,西部地区耦合度均值最高(0.688),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均值最高(0.459)。(3)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空间冲突的显著影响因素是地形地貌和经济地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昆 周勍 徐源泉 徐雯婷 罗萍
城市热点区域是人们频繁活动的体现,利用人们的出行可构建空间交互网络。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热点提取方法及其动态变化的研究,对交通热点的交互作用及其构成的空间交互网络的研究还很少。本文以武汉市的出租车轨迹为数据源,利用基于时空数据场的聚类方法提取城市交通热点区域;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分析城市交通热点区域之间的空间交互作用。通过研究发现:(1)节假日,热点区域之间的往返交互较多;工作日,热点区域之间的交互较少;(2)节假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为车站、机场等;工作日,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是社区和工作地;(3)社团探测发现,工作日跨越长江的交互较多,非工作日跨越长江的交互较少。上述研究结论可为交通管理部门针对节假日和工作日分别制定不同的交通管理政策和方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