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2)
2023(14902)
2022(12703)
2021(11604)
2020(10049)
2019(22670)
2018(22307)
2017(43612)
2016(23512)
2015(26018)
2014(25503)
2013(25216)
2012(23411)
2011(21053)
2010(20849)
2009(19230)
2008(18630)
2007(16111)
2006(14162)
2005(12346)
作者
(69764)
(57750)
(57673)
(54784)
(36749)
(27735)
(26172)
(22651)
(22091)
(20359)
(19541)
(19438)
(18402)
(18080)
(18038)
(17894)
(17431)
(17158)
(16737)
(16588)
(14367)
(14127)
(14005)
(13294)
(13083)
(12868)
(12764)
(12540)
(11773)
(11401)
学科
(96647)
经济(96528)
管理(67911)
(63262)
(50800)
企业(50800)
方法(49048)
数学(44467)
数学方法(44004)
中国(28817)
(26633)
(24423)
业经(19354)
(19254)
(18854)
贸易(18846)
(18583)
(18362)
地方(17102)
农业(16102)
(15914)
财务(15877)
财务管理(15830)
(15227)
银行(15173)
企业财务(15083)
(14464)
技术(14263)
(14189)
金融(14188)
机构
大学(338318)
学院(333594)
(137881)
经济(135159)
管理(131289)
理学(114452)
理学院(113198)
研究(111684)
管理学(111215)
管理学院(110600)
中国(83866)
(71090)
科学(69999)
(64842)
(59994)
(55987)
业大(53699)
财经(52341)
中心(51689)
研究所(51074)
(47936)
农业(47857)
(47841)
北京(44068)
经济学(43434)
(40816)
(40618)
师范(40013)
经济学院(39565)
财经大学(39382)
基金
项目(233624)
科学(183973)
基金(173436)
研究(161196)
(154929)
国家(153740)
科学基金(131179)
社会(105099)
社会科(99880)
社会科学(99854)
基金项目(91802)
(88910)
自然(87834)
自然科(85915)
自然科学(85889)
自然科学基金(84365)
(77035)
教育(73660)
资助(71251)
编号(62511)
重点(52674)
(51925)
成果(49480)
(48843)
(48521)
科研(46098)
创新(45508)
国家社会(44969)
计划(44790)
教育部(44304)
期刊
(138281)
经济(138281)
研究(93666)
学报(59441)
中国(57541)
科学(51898)
(51616)
(48895)
管理(46974)
大学(44504)
学学(42235)
农业(34560)
(29676)
金融(29676)
技术(26458)
教育(26079)
财经(25983)
经济研究(23687)
业经(22366)
(22237)
问题(20788)
(18370)
统计(17462)
图书(17393)
(16214)
理论(16210)
(15999)
(15767)
科技(15554)
商业(15484)
共检索到478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家庭  臧家新  卢星辰  赵一帆  
通勤因素是城市蔓延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在对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影响城市蔓延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影响城市蔓延的计量模型,对我国65个大中城市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城市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交通显著地推动了城市蔓延。(2)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现阶段我国私人交通对城市蔓延的推动作用超过了公共交通对城市蔓延的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家庭  臧家新  
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影响城市蔓延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2014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对城市蔓延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显著地推动了城市蔓延;(2)东部城市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对城市蔓延的推动作用比非东部城市更为突出;(3)除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外,房地产投资、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城市蔓延也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家庭  张俊韬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低效率和无序扩张的现实问题,对1999—200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蔓延现象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蔓延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城市表现出蔓延现象,平均蔓延指数为3.9047,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为122.67%,市区人口增长率为47%,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低密度扩张趋势;(2)我国城市蔓延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东部地区城市蔓延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可斌  丁重  
中国企业明显缺乏创造性破坏。本文基于适宜技术和政府干预两类不同的内生技术创新与增长理论进行剖析,指出其成因可能在于:(1)企业选择引进或改进现有技术要优于进行创造性破坏活动;(2)创新行为由大企业主导,创造性破坏动力不足。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按规模分组检验以上成因。发现大企业主导技术创新,且大企业明显缺乏创造性破坏动力;而中小规模企业体现出创造性破坏动力但缺乏有效创新投入。因此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成因并不在于企业追求使用适宜技术,而主要在于创新资源垄断,抑制了创新动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家庭  谢郁  
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大中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引发了诸多"城市病"。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城市边界明显无序地向外扩张,即城市蔓延。本文对房价上涨推动城市蔓延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2009—2013年35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房价上涨确实推动了城市蔓延,尤其是住宅商品房和商业营业用房的价格上涨;(2)东部城市房价上涨对城市蔓延的推动作用比非东部城市强劲;(3)除了房价水平外,城市化水平、工业发展水平、通勤成本、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显著影响了城市蔓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  高楠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34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城市蔓延影响环境污染的内在机理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对能源利用效率具有正面影响,表明城市空间快速且低密度的扩张即城市蔓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减轻了城市环境污染。研究还表明,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意味着中国当前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左侧,尚未达到碳排放峰值,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解决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李文君  于静静  
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拓展Matlack和Vigdor的模型,考量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会引起以基尼系数衡量的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当城市规模处于较大水平时,房价上涨又会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城市规模扩大会显著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但当城市房价已处于较高水平时,城市规模的继续扩张则会拉大工资性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大垒  
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比较明显,并有效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金融业集聚式发展模式,有必要研究其形成原因。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6.0软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工业总产值、金融业从业人员和地区生产总值三个因素对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储蓄和园林绿地面积两个因素对其形成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本文从金融企业、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四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金灿  施建刚  
本文采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工资、税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波  李淑芹  陈昕  
本文通过建立全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城市间土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总体来看,各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土地开发投资情况、地价增值预期、房屋存量和特有的固定效应是造成城市间土地价格日益分化的关键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赵丽  高珊珊  
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以来,一些城市呈现出过度蔓延的趋势,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基于此,本文定量测算了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蔓延指数并系统分析了蔓延的危害,对城市蔓延的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了城市人口变动、第二产业发展、城市居民收入等因素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并提出治理城市过度蔓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翟东  严伟  王媛  
研究目的:研究市场不确定性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时机的影响,检验实物期权的关键假说,为破解土地闲置问题提供政策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市场不确定性每提高1个单位的标准差将使得房地产项目的开工量降低11.54%;(2)M2同比增速提高1个单位标准差,项目的开工量将增加7.20%;3个月央票利率提高1个单位的标准差,项目开工量将下降10.65%。研究结论:(1)市场不确定性的提高会显著延迟项目开发时机,验证了实物期权的关键假说,表明破解土地闲置问题,重在降低房价波动幅度。(2)政策因素对开发商投资决策有重要影响,间接地反映了货币政策对闲置土地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优勐  毛中根  朱雨可  
本文分析消费集聚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认为城市消费集聚通过增加当地居民效用促进劳动力流入,且这种作用通过累积因果循环效应不断得以强化。基于2006—2015年城市经验数据,本文测度了35个大中城市消费集聚水平,并运用GMM模型、门槛模型对消费集聚与劳动力流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消费集聚对劳动力流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具有显著门槛效应,即当消费集聚大于门槛值时,消费集聚才会对劳动力流入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城市要重视消费集聚功能的发挥,提高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以吸引充足劳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开明  钱旭倩  李泗娥  
本文探究城市蔓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选择合理有效的城市发展模式,以降低城市蔓延的环境负外部性。本文根据2005—2014年全国110个重点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计量模型的差分广义矩估计解析城市蔓延影响环境污染的实际效应。研究表明:城市蔓延显著加重了城市的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中西部城市和大城市的蔓延式发展对工业污染排放量的影响较为突出,东部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蔓延式发展对生活污染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该研究对于转变城市发展理念、强化城市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琴英  
2009年以来,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房价基本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房价水平,这三个层次房价城市的平均房价与房价收入比具有明显的差异。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引起各层次房价城市的商品住宅均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成本和货币市场流动性,它们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的弹性影响强度明显大于第二、三层次房价城市。资金市场预期对第一层次房价城市和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杭州、厦门、宁波和广州的房价上涨产生了抑制效应,而对第二层次房价城市中的南京、福州、天津、大连和海口以及整个第三层次房价城市的房价上涨没有抑制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