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91)
- 2023(19185)
- 2022(16616)
- 2021(15310)
- 2020(13023)
- 2019(29992)
- 2018(29592)
- 2017(57455)
- 2016(31134)
- 2015(35008)
- 2014(35209)
- 2013(34943)
- 2012(32360)
- 2011(29310)
- 2010(29290)
- 2009(27225)
- 2008(26596)
- 2007(23624)
- 2006(20551)
- 2005(18191)
- 学科
- 济(142030)
- 经济(141879)
- 管理(89756)
- 业(84020)
- 企(69113)
- 企业(69113)
- 方法(62575)
- 数学(55009)
- 数学方法(54340)
- 中国(34396)
- 农(34346)
- 财(32813)
- 学(30659)
- 地方(30196)
- 业经(28433)
- 农业(23196)
- 制(22883)
- 贸(22599)
- 贸易(22590)
- 易(21775)
- 务(21134)
- 财务(21051)
- 财务管理(21005)
- 理论(20891)
- 环境(20381)
- 和(19982)
- 企业财务(19947)
- 融(18871)
- 金融(18867)
- 技术(18807)
- 机构
- 大学(454089)
- 学院(452203)
- 济(186893)
- 经济(182824)
- 管理(176571)
- 研究(153574)
- 理学(153246)
- 理学院(151469)
- 管理学(148639)
- 管理学院(147824)
- 中国(112481)
- 京(96429)
- 科学(96091)
- 财(83056)
- 所(77795)
- 农(75551)
- 研究所(71077)
- 中心(69930)
- 业大(69012)
- 财经(67546)
- 江(65998)
- 经(61368)
- 北京(60627)
- 农业(59385)
- 范(59146)
- 师范(58552)
- 经济学(57436)
- 院(55614)
- 州(53446)
- 经济学院(51654)
- 基金
- 项目(309372)
- 科学(243110)
- 基金(225517)
- 研究(220764)
- 家(197477)
- 国家(195905)
- 科学基金(168313)
- 社会(140013)
- 社会科(132724)
- 社会科学(132690)
- 省(120145)
- 基金项目(119724)
- 自然(111358)
- 自然科(108786)
- 自然科学(108754)
- 自然科学基金(106799)
- 划(101606)
- 教育(101592)
- 资助(93920)
- 编号(88724)
- 成果(71107)
- 重点(69181)
- 部(68069)
- 发(65528)
- 创(63140)
- 课题(61108)
- 科研(59527)
- 创新(59053)
- 教育部(58212)
- 国家社会(57694)
- 期刊
- 济(203261)
- 经济(203261)
- 研究(131294)
- 中国(80969)
- 学报(73748)
- 农(67338)
- 科学(67330)
- 财(63746)
- 管理(62855)
- 大学(55451)
- 学学(52654)
- 农业(46123)
- 教育(43643)
- 技术(39762)
- 融(37234)
- 金融(37234)
- 财经(33425)
- 经济研究(33278)
- 业经(31543)
- 经(28656)
- 问题(27666)
- 业(23689)
- 技术经济(23360)
- 统计(22717)
- 图书(21406)
- 版(21367)
- 理论(21157)
- 科技(20510)
- 策(20339)
- 资源(20116)
共检索到654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培培 李惠芬
以N市J社区中流动摊贩和违建商铺构成的社区非正规经济空间为研究对象。用"空间—社会"互构的视角分析社区非正规经济空间的生产逻辑,从国家、市场和社会行动三个视角对互构模式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在总体性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社区空间治理体制包含一系列管制社区非正规经营行动的话语、政策与管制联盟,是规训社区空间的结构性制度力量;市场资本流动促进城市发展、增强政府能力,城市化、老城更新等空间重构运动标志"制度—资本"联盟的形成;但是经济导向的政企联盟加速空间交换价值和非正规空间使用价值的冲突,引发空间争夺与冲突,反而制约制度和资本的空间化。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空间生产 互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培培 李惠芬
以N市J社区中流动摊贩和违建商铺构成的社区非正规经济空间为研究对象。用"空间—社会"互构的视角分析社区非正规经济空间的生产逻辑,从国家、市场和社会行动三个视角对互构模式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在总体性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社区空间治理体制包含一系列管制社区非正规经营行动的话语、政策与管制联盟,是规训社区空间的结构性制度力量;市场资本流动促进城市发展、增强政府能力,城市化、老城更新等空间重构运动标志"制度—资本"联盟的形成;但是经济导向的政企联盟加速空间交换价值和非正规空间使用价值的冲突,引发
关键词:
非正规部门 空间生产 互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耿志 薛德升
流动摊贩的治理一直是我国城市管理的难题。通过对流动摊贩、疏导区摊贩和城市管理者的调查,研究了广州摊贩空间疏导的模式与效应。疏导区是一种通过发挥基层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把闲置空间资源转化为摊贩经营场所的治理模式。调查显示,83%的流动摊贩对疏导区持否定和怀疑态度。究其原因,疏导区存在正负效应,前者表现在为摊贩提供了稳定的经营场所、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后者表现在租金商业化、空间固定化、区位限制和进入权不平等等剥夺了摊贩低成本、流动性等优势和降低了摊贩对政策的信任。寻求适度正规化,使摊贩进入疏导区后的收益大于损失,应是改善摊贩疏导政策的核心。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流动摊贩 正规化 治理 广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延吉 张磊 吴凌燕
以北京市甘露园社区为例,通过核密度分析重心分布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流动摊贩在社区街道的分布呈现集聚分布的形态,且在不同时段随人流方向和强弱的改变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规律。人流量大小、街道物质环境和政府管制强弱均对流动摊贩的发生产生显著影响;街道正规商铺与非正规摊贩的分布呈集聚态势,而非互为排斥。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摊贩空间分布呈现自动自发的行为规律,并据此提出应通过协商式规划为摊贩经营预留空间,进而探索弹性管理、摊贩自治等长效治理机制。
关键词:
流动摊贩 空间分布 非正规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刘承水 史兵
文章基于北京市流动摊贩的治理难题开展分析,首先对城市流动摊贩的定位、流动摊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城市流动摊贩的内部生存环境与外部生存环境——分别从内部自身生存状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通过采用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首都流动摊贩存在现象的外部性调查,分别阐释了流动摊贩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就业安置及社会安宁、传承文化,活力城市、满足低收入市民需求、存在的独特性;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影响食品安全、影响交通安全、污染环境,影响市民生活、扰乱市
关键词:
流动摊贩 城市环境 市场秩序 摊贩管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丹 朱小平 钱志佳
在中国特殊的城市化背景之下,城市流动摊贩集聚现象所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因"非正式性"特征的存在使得其治理难度较大,并成为城市管理进程中的一道难题。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城市流动摊贩的不同概念界定,对上海城市流动摊贩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楚婧 晁恒 李贵才
基于米歇尔·德塞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以深圳市平山村流动摊贩为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活动日志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解读流动摊贩面对空间管治政策的生存韧性和社会空间建构。研究发现:在政府对非正规经济和非正规空间的双重限制与规训下,流动摊贩对就业与社会生活空间两方面都采取了反规训战术,就业空间的实践中不仅包括嵌入、伺机而动的抵制战术,还包括协商与印象管理;社会生活空间的实践中构建了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同时也有身份构建与认同、消费升级与改写及地方感的生成。对流动摊贩日常生活实践的关注,对理解和管理流动摊贩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也展现了城市高质量发展进展中对实现空间正义的追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晓穗 吴晓
本文通过实地勘察、问卷调查与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岳麓山大学城周边的流动摊贩的人群构成及经营活动的时间特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寻流动摊贩在区域内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从规划角度提出流动摊贩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摊贩的集聚特征呈现相对稳定性,为流动摊贩的疏导规划提供了依据。文末基于包容性的多方融合协同原则,分别从规划主体、城市管理主体及流动摊贩主体出发,提出治理策略,以期为新时期的城市治理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芙蓉 李和平
将城市街头摊贩空间置于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考察,发现该空间存在的问题是由"时空"矛盾导致的:改革开放为其规模激增提供了生存土壤;街头摊贩空间成为大量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再就业和就业场所的选择;分税制使得街头摊贩占据的空间成为重要的管控对象;近十几年内,街头摊贩空间供需矛盾突出,街道空间无法容纳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据此认为,对于具有时空复合性和不稳定性的街头摊贩空间,适宜采取"弹性"控制的规划方法,此项工作可以从规划法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三个层面开展。
关键词:
城市街头摊贩空间 时空观察 突发性 弹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耿志 袁雪松 李晴 刘婉博 谢天
在后疫情时期就业压力剧增的背景下,地摊经济治理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研究的热点。广州在2010年实施的疏导区政策是城市摊贩治理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空间秩序与民生就业的平衡,但广州疏导区面临着数量萎缩和形式重构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对疏导区的演变状态和机制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疏导区存在多种发展状态,包括夭折型、衰落型、存续型和升级型等4类疏导区。某一类型的疏导区可能转变为另一类型的疏导区,发生转变的原因主要在于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经营因素对疏导区的存在价值和经营效益产生了影响。分析了每类疏导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兼顾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探讨了疏导区规划和建设的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来明
流动商贩是否需要合法化的问题,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思考:一是在现行制度层面上分析是否存在流动摊贩需要合法化的问题;二是从实施制度的政策导向上分析;三是从法律地位的确定上,流动摊贩本身是否需要通过商事登记才合法的问题。
关键词:
流动摊贩 合法身份 法律地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国芳 张晓芳
以淘宝网2003—2015年31省的电子商铺数为基础,首先考察其空间集中分布特征及其集中的变动趋势;然后构建全国与区域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重点分析工业集聚这一因素对网商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集聚是网商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产业的转移,这一因素的作用有变弱的趋势;另外,文章也考虑了互联网发展水平、交通物流发展、本地市场需求、人力资本等因素对集中度的影响。文章将网商集聚的研究与一般的空间集聚理论结合,在其因果关系的识别上同时考虑内生性问题,为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在电子商务这一新经济体下的应用提供了经验研究方面的证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金国 王丽华 李娜
电子商铺及其分布是信息时代下区域内部特殊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对促进国内电子商务的均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淘宝网为例,利用变异系数、标准差、电子商铺指数等多项指标分析淘宝网上电子商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电子商铺分布广,具有等级扩散后的分布特征;②自东向西,电子商铺分布呈现递减趋势;③不同尺度空间内部电子商铺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最后就不同集聚区域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铺 空间分布 淘宝网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磊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依托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流动摊贩数据库,将流动摊贩按照经营产品作类型划分,剖析了各类型流动摊贩随季节和时段影响的变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数据库为基础,引入市场机制,对流动摊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式经济 流动摊贩 类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文章首先利用简单现金比率模型对我国非正规经济规模进行了实证估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年份存在非常规的估计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模型的各种假设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交易形式的急剧变化是引起奇异值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模型进行矫正,本文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非正规经济规模估测结果。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非正规经济规模变化呈现"双驼峰"形态,最高规模与同期官方GDP的比值曾超过30%,尽管近期其发展趋势相对变缓,但绝对数量非常庞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非正规经济 现金比率模型 交易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