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8)
2023(9106)
2022(7470)
2021(6729)
2020(5378)
2019(12285)
2018(12184)
2017(23334)
2016(12985)
2015(14232)
2014(14497)
2013(13915)
2012(12755)
2011(11466)
2010(11807)
2009(10955)
2008(11041)
2007(10083)
2006(9058)
2005(8518)
作者
(35479)
(29503)
(29141)
(28126)
(18793)
(13949)
(13516)
(11249)
(11239)
(10820)
(10025)
(10012)
(9617)
(9306)
(9293)
(9126)
(8764)
(8695)
(8608)
(8504)
(7519)
(7063)
(7040)
(6859)
(6680)
(6670)
(6574)
(6506)
(5861)
(5714)
学科
(49746)
经济(49657)
管理(44224)
(36595)
(32009)
企业(32009)
(17708)
(17448)
中国(17337)
方法(16379)
数学(13485)
数学方法(13337)
业经(13078)
(12936)
(12368)
地方(11391)
(11184)
财务(11159)
财务管理(11121)
企业财务(10596)
体制(10567)
(9441)
银行(9427)
环境(9283)
(9157)
(8927)
理论(8831)
产业(8601)
(8483)
(8397)
机构
学院(181995)
大学(180786)
(73000)
经济(71052)
管理(67003)
研究(60134)
理学(56294)
理学院(55620)
管理学(54782)
管理学院(54413)
中国(46395)
(39198)
(38618)
科学(33986)
财经(29851)
(29780)
(28944)
中心(27636)
(26861)
研究所(25324)
(24628)
师范(24397)
北京(24063)
(23721)
(23589)
经济学(23397)
(22543)
业大(22225)
财经大学(21979)
经济学院(20927)
基金
项目(115092)
科学(91769)
研究(88540)
基金(83279)
(70969)
国家(70338)
科学基金(61499)
社会(58035)
社会科(54885)
社会科学(54868)
(44971)
基金项目(43907)
教育(41318)
(37369)
自然(37260)
编号(36467)
自然科(36357)
自然科学(36351)
自然科学基金(35692)
资助(32558)
成果(30950)
(27714)
课题(26275)
重点(26231)
(25821)
(24852)
国家社会(24223)
(23970)
(23111)
教育部(22827)
期刊
(89148)
经济(89148)
研究(59360)
中国(40265)
(33328)
管理(26331)
学报(24104)
科学(23387)
教育(23056)
(22162)
大学(19441)
(18353)
金融(18353)
学学(17968)
技术(15627)
财经(15415)
业经(14335)
农业(13951)
经济研究(13544)
(13349)
问题(13121)
现代(9408)
财会(9222)
(8922)
图书(8698)
(8695)
理论(8278)
(8142)
会计(8032)
商业(7932)
共检索到284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玲玲  史兵  李梦娟  
城市社区治理是多元化多层次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首先引入治理理论,在此基础上引出城市社区治理的由来。其次,详细深入地分析了社区治理结构转型的动因,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社区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公共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区功能的民主化四个方面开展阐释。最后,提出治理社区的新机制,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培育多元社区治理主体并定位其主要功能,进而推动社区各项事务的有效良性运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隋维娟  
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政社联动是基于多主体协同治理的理念提出的,政社联动能否发挥实际作用,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互动机制。为此,建议搭建网络式的社区联合平台,促进政社沟通和信息共享,建立政府与媒体的协调机制和多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迟铭  毕新华  徐永顺  
在相关文献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概念,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并利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提炼出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结构维度。在此基础上,遵循量表开发的标准模式和范式,通过对Haier智家社群、小米社区和花粉俱乐部的问卷调查,实现了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结构模型和测量量表的验证。研究发现:(1)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问责机制、关系规范、社区激励和网络惯例四个维度;(2)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检验,本文所开发的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测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不仅拓展了治理机制在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情境中的理论研究,实现了对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概念内涵和结构维度的探索,而且开发了企业虚拟品牌社区治理机制的测量量表,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有效测量工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高  浦玉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总体思路,构建"关系清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探索"战略在学校,协调在部门,办学在学院"的三级运行机制,实现学校管理方式由"行政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家辉  
社区教育的兴起,是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社区治理是构建新型服务型社会、强化社会治理的基础。社区教育在价值观正面引导、人际关系正面引导、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收集、分析等为社区治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葛燕林  赵亮  
社区教育与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理念相通、目标一致,是前者融入后者的内在依据。社区教育融入多民族社区治理是解决社区治理困境及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社区教育拓展社区成员关系网络、形成健康的社区文化、塑造共同的价值感,能够打破各民族原有交往格局,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的社会融入、文化融入以及心理融入。基于社区教育融入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现实要求,需要不断强化资源整合机制、优化协同合作机制、健全资金和人才保障机制,进而实现社区教育全方位融入多民族社区治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亚萍  杜艳莉  
开展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城市格局的不断变化,社区治理的难度在不断增加,以往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都需要进行改进和升级。从社区治理的顶层设计、技术手段、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人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沁雯  王世福  邓昭华  
信息化的全面深化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社区需要智慧治理,其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社区"智力",更要通过和谐的治理主体关系与恰当的治理方式,实现"慧"的治理。文章基于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的创新实践,从技术支撑、治理主体与治理行为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实现路径:全面一体的智能化建设、建立合作均衡型的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关系和合理高效的创新型治理方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沁雯  王世福  邓昭华  
信息化的全面深化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治理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城市社区需要智慧治理,其不仅要实现智能化以提升社区"智力",更要通过和谐的治理主体关系与恰当的治理方式,实现"慧"的治理。文章基于佛山张槎"智慧城市管家"的创新实践,从技术支撑、治理主体与治理行为三个视角探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的实现路径:全面一体的智能化建设、建立合作均衡型的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关系和合理高效的创新型治理方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涛  
伴随着人类政治管理模式由管理诉求走向治理诉求,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处理公共事务的方式都纷纷发生了结构转型,教育作为公共事务的核心环节,必然也被融入到公共治理的整体框架视界之中。在中国语境下,教育公共治理也正在经历着教育公共治理主体转型、教育公共治理方式转型、教育公共治理过程转型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在变化中,面向中国教育实践的治理又呈现出与西方治理不同的现实特征。在认同和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公共治理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和建构教育公共善治,并以此为理论基点,解决和思索中国教育发展问题,这为中国教育摆脱深层危机和本质困境提供了现实可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与经济迎来蓬勃发展,信息化和现代化推进让城市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相较于城镇区域,农村地区社区治理发展相对薄弱,存在基层党建不足、农村机构组织化程度较低、社区组织发展不完全、社区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等普遍问题,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其中,农村社区协商治理作为当下热门的新型乡村社区治理机制,能够兼顾整合多重利益方,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大力推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也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机制探索的研究书籍和专项论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华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发展的活力,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结构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方向和目标。要实现从传统治理结构向多元协同治理结构的转变,需要双重整合机制来实现。第一重整合机制是刚性的整合机制,通过正式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来明确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间的权责,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塑造包容、民主的社区议事组织和议事程序,形成制度化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方式;第二重整合机制是柔性的整合机制,通过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塑造形成社区协同治理意识,提高治理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降低治理结构运行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以及利益协调和补偿中的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双重整合机制的形成依赖于公共财政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华  
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不仅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社会发展的活力,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多元协同治理结构是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方向和目标。要实现从传统治理结构向多元协同治理结构的转变,需要双重整合机制来实现。第一重整合机制是刚性的整合机制,通过正式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来明确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间的权责,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结构,塑造包容、民主的社区议事组织和议事程序,形成制度化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方式;第二重整合机制是柔性的整合机制,通过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塑造形成社区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何煜  王华  
在当前城市化加速以及社区治理引起普遍关注的现实条件下,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正日益成为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的基本支柱,应在社区共治理念的基础上、在持续的互动中探索其在社区治理中各自对应的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