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5)
- 2023(9818)
- 2022(7940)
- 2021(7112)
- 2020(5977)
- 2019(13381)
- 2018(13224)
- 2017(25310)
- 2016(13197)
- 2015(13969)
- 2014(13760)
- 2013(13917)
- 2012(12595)
- 2011(10827)
- 2010(11346)
- 2009(10875)
- 2008(11195)
- 2007(10462)
- 2006(9300)
- 2005(8520)
- 学科
- 业(75077)
- 企(70488)
- 企业(70488)
- 济(63929)
- 经济(63854)
- 管理(60077)
- 业经(25350)
- 方法(25280)
- 财(22401)
- 农(20463)
- 技术(19076)
- 务(18206)
- 财务(18201)
- 财务管理(18193)
- 中国(17671)
- 数学(17634)
- 数学方法(17558)
- 企业财务(17281)
- 农业(15573)
- 技术管理(13475)
- 制(12821)
- 划(12805)
- 理论(12627)
- 策(12539)
- 地方(12212)
- 和(11677)
- 企业经济(10888)
- 经营(10604)
- 体(10162)
- 体制(8951)
- 机构
- 学院(195431)
- 大学(189568)
- 济(86644)
- 经济(84904)
- 管理(84733)
- 理学(72690)
- 理学院(72012)
- 管理学(71289)
- 管理学院(70917)
- 研究(58575)
- 中国(47179)
- 财(40482)
- 京(39273)
- 科学(32708)
- 财经(31787)
- 江(30587)
- 农(29662)
- 经(28806)
- 所(27939)
- 中心(26574)
- 业大(25778)
- 经济学(25138)
- 商学(24994)
- 商学院(24792)
- 研究所(24676)
- 北京(24393)
- 州(24247)
- 农业(23221)
- 财经大学(23215)
- 经济学院(22682)
- 基金
- 项目(124965)
- 科学(102637)
- 研究(93621)
- 基金(93184)
- 家(79335)
- 国家(78564)
- 科学基金(71172)
- 社会(63650)
- 社会科(60496)
- 社会科学(60481)
- 基金项目(50406)
- 省(50104)
- 自然(45476)
- 自然科(44579)
- 自然科学(44566)
- 自然科学基金(43858)
- 教育(40967)
- 划(40520)
- 编号(35929)
- 资助(35382)
- 创(33130)
- 业(32261)
- 创新(29764)
- 发(27806)
- 部(27473)
- 重点(27185)
- 成果(26876)
- 国家社会(26268)
- 制(25789)
- 人文(24574)
- 期刊
- 济(102951)
- 经济(102951)
- 研究(59865)
- 管理(38477)
- 中国(38240)
- 财(35328)
- 农(28385)
- 科学(24593)
- 学报(20887)
- 农业(19555)
- 技术(19306)
- 业经(18704)
- 融(17915)
- 金融(17915)
- 大学(17263)
- 学学(16658)
- 财经(16273)
- 教育(15171)
- 经济研究(15168)
- 问题(14874)
- 经(14214)
- 技术经济(13674)
- 业(13181)
- 现代(12284)
- 科技(10892)
- 财会(10860)
- 商业(10502)
- 贸(10014)
- 经济管理(9754)
- 世界(9722)
共检索到29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海远
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近年来出现了能否以投资作为主要增长动力的方向性争议,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创造性作用非常重要。基于微观住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市社区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探讨了基础设施促进居民创业的原因和作用机制,分析了涉及重大宏观投资问题的微观基础,指出了未来基础设施的主攻方向和投资重点。本文发现,无论是按工程类还是按服务性质划分,社区基础设施都具有很大的正向外部性,使得居民创业比例显著提升,并且城市中心地区、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的创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良好的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便利了居民生产生活,促进了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通效率,改善了居民主观预期,带来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更低的创业门槛,从而社区基础设施显著提高了居民创业概率。在经济向高质量转型背景下,仍然要肯定"稳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重视社区基础设施投资在结构转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选择城市中心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交通环保类基础设施为投资重点,注重对高技能居民的创业政策引导,以提升基础设施带来的创业回报,并实现经济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明源 李震
当前我国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就业,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则提供了促进就业的新政策方向。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劳动就业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城市劳动就业增长,对中小型城市和东部城市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主要归因于当地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劳动就业的增加。影响机制的分析显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企业创业活力,并提高区域劳动力需求。因此,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着重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激发企业创业活力并稳定劳动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焦豪 崔瑜 张亚敏
创业对经济发展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如何通过有效方式吸引高技能创业人才来当地开展创业活动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高技能创业者的微观层面数据和285个地级市城市层面数据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估计该试点政策对城市外来高技能创业人才吸引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城市对高技能流动人口创业者的吸引力。路径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激发数字化创业资源提升城市对外来高技能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对理解如何充分发挥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创业资源带动效应,吸引流动人口中的高技能创业人才流入,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洁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习定 张芳芳 黄庆华 段玲玲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面板数据,检验基础设施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交通、通信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均与农户创业显著正相关,表明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户创业的关键因素。第二,通信基础设施对农户创业的正向影响最大。第三,家庭财富与农户创业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农户创业活动面临流动性约束。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供给水平是未来促进农户创业水平提高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创业 流动性约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秀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BOT孟秀转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发挥,大量原材料、物资因运力不足而积压。据估计,由于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宏玮 赵华平 张所地
本文运用面板交互固定效应模型,从集聚经济角度研究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渠道,并运用FY分解法评估了其贡献度。研究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升了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还对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创业活跃度产生促进作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仅促进了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和数字产品制造业创业活跃度提高;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数字产品制造业创业活跃度和数字产品服务业创业活跃度均产生了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数字化创业环境的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总体数字化创业活跃度以及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创业活跃度的促进作用会增强。作用渠道检验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数字型人力资本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提升了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仅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多样化集聚促进了区域数字化创业活跃度提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刘田广
本文基于省份与CHFS匹配面板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家庭创业决策。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经济集聚、弱化市场分割和加速知识溢出,以及提高家庭储蓄和扩张社会资本等。在农村、中西部和创新引导的地区、低附加值行业以及在机会型、有车和风险厌恶的家庭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创业效应更强。最后引入信息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发现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家庭创业决策存在协同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庆
面对基础设施领域的问题,政府时常力不从心。一方面,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性和自然垄断性,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其合理配置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另一方面,政府如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难免身陷微观经济事务之中,影响其基本职能的履行。同时,我国未来中长期内基础设施投资占GDP的比重呈增长趋势,财政无力包揽全部基础设施投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健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以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为主,地方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但是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却又为了自身和集团利益片面强调垄断和管制,导致了“行为悖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关键词:
数据包络线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关键词:
数据包络线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基础设施供给短缺,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这种状况,首先是由于长期实行向工业倾斜的投资战略造成的。在这种战略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被视为“非生产性”,因而在全社会的投资安排中,它们只能居于次要地位。在另一方面,公众却能低价甚至无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时节 刘贵文 李世蓉
讨论了基础设施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并设定了两者的测度指标。并在对近十余年全国和各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分别建立了两者间短期和长期影响的数学模型 ,通过计算和验证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城市化 非农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