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90)
- 2023(5953)
- 2022(4840)
- 2021(4415)
- 2020(3227)
- 2019(7138)
- 2018(6962)
- 2017(12699)
- 2016(6777)
- 2015(7194)
- 2014(6748)
- 2013(6508)
- 2012(5929)
- 2011(5184)
- 2010(5445)
- 2009(4794)
- 2008(4595)
- 2007(3888)
- 2006(3311)
- 2005(2885)
- 学科
- 济(25276)
- 经济(25250)
- 管理(16783)
- 业(11366)
- 中国(11120)
- 企(8664)
- 企业(8664)
- 地方(8314)
- 方法(7286)
- 农(6556)
- 城市(6449)
- 数学(6086)
- 数学方法(6001)
- 理论(5860)
- 财(5774)
- 业经(5771)
- 学(5451)
- 环境(5275)
- 发(4720)
- 城市经济(4627)
- 农业(4342)
- 教学(4200)
- 教育(4167)
- 工作(4151)
- 制(3917)
- 和(3561)
- 划(3473)
- 产业(3275)
- 发展(3202)
- 展(3194)
- 机构
- 学院(88309)
- 大学(86766)
- 管理(31594)
- 济(31130)
- 研究(30244)
- 经济(29998)
- 理学(27037)
- 理学院(26557)
- 管理学(26088)
- 管理学院(25886)
- 中国(20670)
- 京(19213)
- 科学(18733)
- 范(15705)
- 师范(15603)
- 财(14520)
- 江(13865)
- 中心(13792)
- 所(13588)
- 师范大学(12990)
- 研究所(12330)
- 院(12154)
- 北京(11904)
- 州(11690)
- 财经(11453)
- 业大(10866)
- 经(10373)
- 农(10047)
- 技术(9781)
- 经济学(9638)
- 基金
- 项目(63001)
- 科学(50299)
- 研究(48521)
- 基金(44855)
- 家(38880)
- 国家(38553)
- 科学基金(33817)
- 社会(31584)
- 社会科(29800)
- 社会科学(29794)
- 省(24691)
- 基金项目(24558)
- 教育(22712)
- 划(20996)
- 编号(20775)
- 自然(20630)
- 自然科(20129)
- 自然科学(20126)
- 自然科学基金(19712)
- 成果(16192)
- 资助(15748)
- 课题(14662)
- 重点(14331)
- 发(13947)
- 国家社会(13557)
- 创(12949)
- 部(12891)
- 年(12818)
- 规划(12221)
- 项目编号(12063)
共检索到129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悦美  朱志伟  
                                    
                                
                            
                            公共价值缺失是城市社区面临的重要问题,打造公共空间从而创造公共价值,为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破解思路。以S市和H市为例,探索公共空间建设如何实现公共价值的共创。研究发现,公共空间建设涵盖街道、社区和楼门院落等不同空间尺度,其运作包含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和自下而上的合作生产两个过程,面向公共价值的治理行动,能够使两条路径相互增能。公共空间治理过程蕴含了“价值触发—价值催化—价值强化—价值锚定”的契机,打造了社区治理的开放场景,增强了社会治理的多元合法性,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这一逻辑解释了公共价值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公共空间和公共价值融合发展的治理框架。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价值  社区治理  人民城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姚东旻  颜缙  
                                    
                                
                            
                            预算理论研究缺乏一个具有一般性的理论框架。我国预算研究也缺少明确的理论指导,特别是中期预算框架区别于年度预算的特征与政策目标,使得其对预算理论有了新的要求。公共价值理论能够较好地切合众多学者对于预算理论的设想,并可以广泛用于指导预算的实践。本文将预算纳入公共价值理论这个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统一理论框架中分析,以"公共价值创造"作为预算资源配置的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并结合策略三角模型等公共价值理论工具,以中期预算框架为例来探讨如何实现公共价值创造与提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赵苏婉  
                                    
                                
                            
                            成人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其公共价值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以此为基础成人教育学的公共价值毋庸置疑。本文对成人教育学的公共价值从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学科生成体现公共价值、价值定位体现公共价值、内部关系体现公共价值。明确成人教育学的公共价值将从三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对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对构建学科逻辑框架、对发挥学科优势等。
                            关键词:
                                
                                    
                                    
                                        成人教育学  公共价值  学科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中的空间异质性探索和挑战进行解析。在我国居住区发展背景与“社区化”发展需求下,进一步提出从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得到的启示,为我国社区建设和地域特色复兴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尚子娟   李倩   杨斌  
                                    
                                
                            
                            公共图书馆致力于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仅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能力的显著体现,同时也是解决基层大众文化需求的必要方法和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公共价值视角,借助战略三角模型,构建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三角框架,阐释了价值要素、运作能力要素、合法性与支持要素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契合性,剖析了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大众提供均等化服务,实现价值再创的内在理论逻辑与外在实践困境,以期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均等化进程探索一种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万辉  
                                    
                                
                            
                            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的社区空间研究方法论,已从宏观因素讨论转变为基于人本为主体的微观认知研究,强调人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其焦点已由城市功能转向空间的社会价值方面,为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城市边缘社会区域是空间剧烈变化和社会功能快速转型的城市发展敏感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聚焦于我国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空间价值的共性问题,从"文化转向"以来的社区"空间性"视角,探讨新型城镇化下公共空间社会价值营造的理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枝  
                                    
                                
                            
                            作为实现终身学习的一种方式,非正式学习占据着人一生中的绝对时间。本文基于非正式学习模式之一的场馆学习理论,对兼具图书馆功能和商业生活场景的社区书屋所营造的公共阅读空间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典型特点和社会化运营模式进行了挖掘,以期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和多方资源供给载体提供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会茹  范耀文  李春杰  郭森  
                                    
                                
                            
                            通过分析公共价值视角下社会价值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包括受助对象的福利价值、一般纳税人的环境价值和电力企业的经济价值三方利益相关者偏好意愿的电力普遍服务社会价值测量框架,并构建了测量模型。以云南省富民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9—2015年该县电力普遍服务的经济价值为负、社会价值为正,从而证明了电力普遍服务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不具备经济性,但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诗隽  王冰  
                                    
                                
                            
                            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沿线城市如何发挥节点作用、促使其与"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接成为国家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城市是国家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特征的缩影。"长江经济带"沿线节点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不仅对我国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模式参考,是中国经验适用性的试点。本文引入"公共价值账户"理论,重构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对价值指标进行赋值、计分,计算了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20个节点城市竞争力,并通过聚类分析将之分为四大城市发展类型,为未来城市竞争力测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刘振芳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单元,承载着培养学生价值精神、凝聚国家价值共识和引领社会价值走向的本体功能。从历史发展、政策法规和多样文化三个方面探究新西兰学校价值观教育的行动逻辑,有助于厘清其价值取向、价值内核和基本走向。新西兰主要通过依托学科课程丰富学生价值认知、专设辅导员岗位深化学生价值理解、开展户外教育增强学生价值体认和引导教师自觉提升价值观教育效能等实践进路,培育卓越新西兰公民。未来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可以构建多主体联动的价值观教育共同体,挖掘学科课程的价值观教育潜能,推进户外教育融入学校价值观教育以及培养卓越的价值观教育师资队伍等,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西兰  价值观  学校价值观教育  卓越公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立新  周春山  
                                    
                                
                            
                            "公共空间"概念既反映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变迁,也映射了城市空间功能的历史巨变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转变。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问题贯穿了西方社会空间哲学和社会发展史观的一系列核心价值领域。本文系统回顾了西方政治哲学和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公共空间价值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并结合对当代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变迁的分析,提出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危机问题和在"社区"组织框架内重建公共空间的地方文化价值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共空间  价值  社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雄伟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有利于深入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力量,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创新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然而,在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内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必须从开始就要高度重视公共价值的问题,让公共价值统筹和引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避免完全出现"效率"和"效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
                                
                                    
                                    
                                        PPP  政府  社会资本  公共价值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任洁  
                                    
                                
                            
                            创造和凝聚公共价值是东盟区域治理过程中的核心诉求。五类指向不同范畴的公共价值集合构成了东盟区域治理中的公共价值清单(分别指向东盟共同体、国际对话与合作、全球议题、公共行政能力、公民社会)。独特的圈层结构和"东盟模式"构成了东盟的公共价值实现机制,围绕创造公共价值的三层结构(以政治家为代表的核心层、以学者智库为代表的第二轨道、以公民社会为代表的第三轨道)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东盟在其内部成员国与外部对话国之间凝聚和创造了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在东盟的权力运行轨迹中,作为东盟政策和规划的决定者,各国政府领导人构成的核心层扮演了公共价值创造的主导角色,而由专家、学者、媒体人等非官方人员构成的第二轨道则起到知识传播和价值传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体化进程中公民参与不足的问题,促进了东盟各国政府对公共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对公共价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东盟  区域治理  公共价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璐璐  
                                    
                                
                            
                            政府土地收入是政府凭借土地所有权让渡使用权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它是土地公有权利的资本体现,具有公共性。政府土地收入的公共价值性体现为"共处"、"公有"、"公利"三个方面。当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政府土地收入使用还存在偏离公共价值的情况。为此,必须准确界定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围绕公共利益加强政府土地收入的收支管理,强化对政府土地收入的审计与监督。
                            关键词:
                                
                                    
                                    
                                        政府土地收入  公共价值性  土地财政改革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聂莹  
                                    
                                
                            
                            生态治理项目实施绩效的高低已受到多方关注,但目前生态治理项目管理中因价值缺失导致项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现象频发,研究者认为生态治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需要在公共价值视阈下更关注项目本身公共性价值的追求。生态治理项目的外部性与纯公益性与其他公共项目不同,公共价值视阈下分析生态治理项目所追求的核心公共价值是公众满意,具体体现于公平、民主、效率、经济性与可持续性等价值中。结合生态治理项目实践,深层分析其公共价值确定、创造产生、传递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涵盖"过程+结果"的生态治理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生态治理项目。
                            关键词:
                                
                                    
                                    
                                        公共价值  生态治理项目  绩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