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9)
- 2023(7320)
- 2022(5332)
- 2021(4683)
- 2020(3418)
- 2019(7372)
- 2018(7217)
- 2017(13913)
- 2016(7620)
- 2015(8269)
- 2014(8358)
- 2013(7729)
- 2012(6805)
- 2011(6006)
- 2010(6043)
- 2009(5658)
- 2008(5656)
- 2007(5139)
- 2006(4840)
- 2005(4283)
- 学科
- 济(34500)
- 经济(34348)
- 管理(20991)
- 业(18822)
- 企(16098)
- 企业(16098)
- 中国(15020)
- 业经(11393)
- 农(11210)
- 方法(10400)
- 地方(9112)
- 理论(7451)
- 城市(7193)
- 农业(7085)
- 发(6924)
- 财(6898)
- 制(6876)
- 和(6730)
- 数学(6596)
- 数学方法(6550)
- 学(6027)
- 体(5805)
- 发展(5539)
- 展(5530)
- 环境(5512)
- 产业(5476)
- 城市经济(5422)
- 信息(4784)
- 划(4652)
- 社会(4629)
- 机构
- 大学(108915)
- 学院(108362)
- 济(42881)
- 经济(41787)
- 管理(40251)
- 研究(38871)
- 理学(34692)
- 理学院(34251)
- 管理学(33646)
- 管理学院(33436)
- 中国(27239)
- 京(23290)
- 科学(23007)
- 财(20152)
- 所(18079)
- 中心(17129)
- 范(16570)
- 师范(16458)
- 江(16391)
- 研究所(16337)
- 农(16269)
- 财经(16175)
- 经(14704)
- 业大(14613)
- 院(14530)
- 北京(14277)
- 经济学(13815)
- 师范大学(13523)
- 州(13060)
- 农业(12359)
- 基金
- 项目(75552)
- 科学(61311)
- 研究(56677)
- 基金(56046)
- 家(48464)
- 国家(48016)
- 科学基金(42184)
- 社会(40878)
- 社会科(37563)
- 社会科学(37545)
- 基金项目(29657)
- 省(28727)
- 教育(25421)
- 自然(24827)
- 划(24293)
- 自然科(24273)
- 自然科学(24271)
- 自然科学基金(23834)
- 编号(22656)
- 资助(19749)
- 成果(18862)
- 国家社会(17411)
- 重点(17165)
- 发(16749)
- 部(16261)
- 课题(15987)
- 创(15081)
- 制(14839)
- 教育部(14304)
- 创新(14063)
共检索到161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
"碎片化治理"是我国目前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其生成机理主要体现在结构、职能、责任、制度与组织五个层面。权力结构层级过多,行政链条亟待压缩;部门职能设置分散,协同治理难以实现;片面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淡化;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不完善,任务随意委派问题突出;自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自治能力欠缺。因此,消解"碎片化治理"的困境也须从上述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并遵循依法管治、有序自治与协同共治的复合治理逻辑,压缩权力结构链条、促进职能部门协同、明晰主管与属地责任、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激活社会自治功能。
关键词:
城市社会治理 碎片化治理 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文
"碎片化治理"是我国目前城市社会治理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其生成机理主要体现在结构、职能、责任、制度与组织五个层面。权力结构层级过多,行政链条亟待压缩;部门职能设置分散,协同治理难以实现;片面强调属地责任,主管责任淡化;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不完善,任务随意委派问题突出;自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自治能力欠缺。因此,消解"碎片化治理"的困境也须从上述五个维度进行系统性优化,并遵循依法管治、有序自治与协同共治的复合治理逻辑,压缩权力结构链条、促进职能部门协同、明晰主管与属地责任、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激活社会自治功能。
关键词:
城市社会治理 碎片化治理 治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健 何涛
供给主体碎片化问题是社区“医养结合”治理的突出矛盾,也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之下,本研究对社区“医养结合”供给主体治理失灵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解释后得出结论:供给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行为导向造成了目前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主体碎片化的现实困境。因此,只有真正构建起社区“医养结合”供给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才能实现社区“医养结合”善治的目标。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构建“多元协同—多方共赢”模式使不同供给主体形成利益均衡共识,共同致力于社区“医养结合”供给的善治之道,以此破解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碎片化问题,最终实现各方供给主体协同均衡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现林
面对错综复杂而又不断演进的经济世界,充满理性的实证主义者以选择性假设作为实证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做法,为实证分析的范围和效果预设了局限性,体现为理论研究的狭隘性、碎片化和逻辑谬误三个方面的缺陷;作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分析与经验检验未能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放大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实证"方法缺失了客观公正的求实精神与价值诉求。实证主义应以客观公正的价值取向与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惟形式化与经验至上,方能建构适应实践真正所需的方法与理论体系。
关键词:
实证分析 选择性 碎片化 逻辑谬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洋 许丹敏
以广州市城市井盖设施管理为案例,分析了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的起源、表象以及去碎片化策略。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的根源是城市井盖设施诱发的公共问题,具有跨组织边界、跨功能边界和跨时间边界的跨域性特征。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的表象为管理主体、管理流程、管理信息和管理资源的碎片化。协同治理理论可为解决跨域性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碎片化问题提供可行的政府治理架构。通过制度建设、组织整合、技术赋能和文化互信的四维策略可解决城市井盖设施管理的碎片化问题。
关键词:
城市 井盖设施 碎片化 协调治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新国
一、只靠信息化无法整合组织几十年来,世界上出现了无数种管理的方法,但是这么多的方法究竟该怎么综合?因为组织是一个整体,不可能仅靠单方面的管理创新带动整个组织创造价值能力的变化。所有的组织最终要追求效率和效果,体现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过去我们面临的系统相对环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忠贤 詹召芮
从政策过程来看,科技政策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主体、制定内容、价值取向、政策工具、执行偏差、评估标准、政策延续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科技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问题,包括政策内容短板现象、制定主体间协同度低、政策工具目标价值取向多元、执行主体间缺乏协调、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评估标准不尽一致、政策延续性不足等。有效解决科技政策碎片化问题,应该从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制定主体、执行、评估、终结等方面入手,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治理机制。
关键词:
科技政策 政策碎片化 政策过程 治理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凡军 韩雄华 唐熙灵
一、理论基础(一)整体性治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政府为了追求片面的效率而引入市场的竞争机制。政府竞争性治理模式以顾客的需求作为导向,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进行市场化,试图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而达成政府的高效率和绩效,但新公共管理运动以市场为取向、过度地强调公共权力下放与分散、解除政府的层级管制,直接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凡军 刘璐
我国现行预算体制的最重要基础就是在1994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之处,在于它在原有的基础上极大程度的调转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因而在研究当下预算体制的时候,有必要将其置于央地政府关系的框架之下。因此,本文引入了近年来中央财政收支和地方财政收支等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祖国 陈雪梅
流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特殊尺度,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文章对我国流域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的流域管理体制背后存在着碎片化的本质,并分析了发达国家流域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流域管理碎片化的对策。
关键词:
流域管理 碎片化 经验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金福 吴倩
我国政府引进新公共管理的理念,积极介入大学学科建设,通过政策助推、信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方式,无疑推动了大学学科水平的发展。但政府对大学学科建设介入也带来了政府管理"碎片化"问题,表现为政策上的交叉、平台上的重叠和项目上的重复,直接导致非重点学科边缘化、教师价值观与科研行为异化、学科的自主性缺失与主体性缺位和学科投入产出不匹配等乱象呈现。治理政府管理"碎片化"对大学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树立协同理念,构建整体政府管理模式,构建政府与大学的缓冲组织,改变政府直接管理的现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炎 袁奇峰 李志刚 林赛南 项振海
存量改造中,用地破碎与混杂已经成为半城市地带空间修补、品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究治理诱致破碎与混杂空间格局的机制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围绕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实证了土地开发治理作用于半城市地带空间格局的机制。结果显示:南海区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土地开发主体,不断对其赋予土地产权的土地开发治理结构。在增量时代造就了物质与权属的空间破碎。政府为统筹盘活存量启动的旧改政策造就了新的政策空间破碎。这三种空间破碎的叠加制约着品质跃升的空间修补。极少数整合案例显示了政府与集体间的协商型共同体在土地整合中的重要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炎 袁奇峰 李志刚 林赛南 项振海
存量改造中,用地破碎与混杂已经成为半城市地带空间修补、品质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究治理诱致破碎与混杂空间格局的机制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围绕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理论建立了分析框架,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实证了土地开发治理作用于半城市地带空间格局的机制。结果显示:南海区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建立起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土地开发主体,不断对其赋予土地产权的土地开发治理结构。在增量时代造就了物质与权属的空间破碎。政府为统筹盘活存量启动的旧改政策造就了新的政策空间破碎。这三种空间破碎的叠加制约着品质跃升的空间修补。极少数整合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咏嘉 宋伟轩
转型期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中国城市结构逐渐表现出类似于西方的社会空间碎片化特征,而中国以门禁社区为表征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则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以后,不同阶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城市特定区位和社区内,彼此间社会空间通过门禁与围墙相互隔离,并伴随着城市宏观空间的破碎状态和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侵占。在此基础上,分析造成门禁社区泛滥与城市空间碎片化重构的供给与消费机制,以及门禁社区盛行与空间属地型碎片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与管制难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文莲
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企业关注的新焦点根源于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碎片化"使消费者价值主张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内在化,触发了个性化需求导向、"长尾"利用导向和消费者参与导向的商业模式创新;而"大数据"为这些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路径及可能性;二者构成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维起点。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社会“碎片化” “大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