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4)
- 2023(15098)
- 2022(13010)
- 2021(12172)
- 2020(10039)
- 2019(22945)
- 2018(23055)
- 2017(44115)
- 2016(24635)
- 2015(27621)
- 2014(27919)
- 2013(27311)
- 2012(25322)
- 2011(22870)
- 2010(22984)
- 2009(20601)
- 2008(20070)
- 2007(17733)
- 2006(15898)
- 2005(13944)
- 学科
- 济(94206)
- 经济(94093)
- 管理(74472)
- 业(68135)
- 企(56834)
- 企业(56834)
- 方法(39503)
- 数学(33704)
- 数学方法(33244)
- 中国(27923)
- 农(26230)
- 财(23795)
- 学(23249)
- 地方(21380)
- 业经(20838)
- 技术(19339)
- 制(18480)
- 环境(18442)
- 农业(17390)
- 理论(17028)
- 贸(16459)
- 贸易(16452)
- 和(15985)
- 易(15952)
- 策(15698)
- 划(15655)
- 银(14583)
- 银行(14527)
- 务(14521)
- 财务(14438)
- 机构
- 学院(345300)
- 大学(345036)
- 管理(135956)
- 济(133639)
- 经济(130343)
- 研究(120680)
- 理学(116801)
- 理学院(115429)
- 管理学(113497)
- 管理学院(112855)
- 中国(87970)
- 科学(76538)
- 京(74967)
- 所(61233)
- 财(61114)
- 农(58923)
- 研究所(55843)
- 中心(53962)
- 业大(53266)
- 江(52519)
- 财经(48239)
- 北京(47345)
- 范(47035)
- 师范(46544)
- 农业(46142)
- 院(44862)
- 经(43781)
- 州(42071)
- 技术(39893)
- 经济学(38264)
- 基金
- 项目(236336)
- 科学(185368)
- 研究(172849)
- 基金(169625)
- 家(148551)
- 国家(147312)
- 科学基金(125842)
- 社会(105885)
- 社会科(100230)
- 社会科学(100204)
- 省(93407)
- 基金项目(90094)
- 自然(83190)
- 自然科(81198)
- 自然科学(81178)
- 自然科学基金(79693)
- 教育(79235)
- 划(79222)
- 编号(71086)
- 资助(69185)
- 成果(58257)
- 重点(52957)
- 部(51237)
- 发(51029)
- 课题(50119)
- 创(49238)
- 创新(45925)
- 科研(44793)
- 教育部(43333)
- 项目编号(43294)
- 期刊
- 济(149896)
- 经济(149896)
- 研究(103323)
- 中国(69063)
- 学报(55986)
- 农(53328)
- 科学(52224)
- 管理(50821)
- 财(45166)
- 教育(42874)
- 大学(41529)
- 学学(39021)
- 农业(36942)
- 技术(32307)
- 融(29055)
- 金融(29055)
- 业经(24641)
- 经济研究(22860)
- 财经(22468)
- 问题(20647)
- 经(19167)
- 业(19078)
- 图书(18659)
- 科技(18331)
- 技术经济(17330)
- 现代(16402)
- 理论(16264)
- 版(15949)
- 坛(15481)
- 论坛(15481)
共检索到513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魏保军 李迅 张中秀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城市贡献了社会全部的85%的直接碳排放,城市碳达峰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低碳城市规划技术内容和方法工具体系。城市碳达峰规划是一个多专业、跨学科的复杂规划技术体系。编制城市碳达峰规划,需在摸清城市碳排放清单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城市发展情景,确定城市碳达峰的路径与实施方案。提出了编制城市碳达峰规划应重点关注的10个领域,即土地利用、产业、能源、交通及物流、街区与建筑、供排水、废弃物处置、生态环境、智慧信息、历史人文等。并就区域、城市、社区三个不同的空间尺度,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标和技术策略。提出的51项指标及121项技术策略,可以初步搭建起城市碳达峰规划编制的技术策略体系。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碳达峰 技术策略体系 控制指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海军 张中华 刘靖
在全面阐述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特征、重新审视发展概念与意义的基础上,论文系统总结与解读当前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依据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架构了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技术体系,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强调技术的无缝对接、耦合关联及综合运用是数字化规划管理的关键与精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周国艳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碳排放具有锁定作用。文章针对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空间规划入手,提出了绿色城市规划策略:构建公交导向的绿色交通体系,发展混合密集型城市和城市单元,建设生态单元与楔形绿地系统,实现在碳来源、碳排放、碳捕捉三个方面的减碳化,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金丽 孙永利 郑兴灿 葛铜岗 郑华清
全面分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发展状况,从系统、绿色、协同的顶层设计角度,研究提出城市绿色排水系统规划技术路线;以安全、低碳、节约、生态、智慧为基准,建立城市排水系统绿色核心指标体系,为排水系统规划提供指引;明确排水管网、城市雨水、城市污水、城市水系等涉水要素生态化发展规划技术要点与实施途径;形成城市绿色排水系统规划技术体系,支撑排水系统绿色发展规划,助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进程。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俏彬 白雪苑 李贺
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全方位的政策助力加持,财税政策即其中之一。然而,“双碳”与财税这两个复杂系统之间的贯通和支持还比较薄弱。在回顾已有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碳财税方盒理论模型,通过将“双碳”抽象为“高碳—低碳—零碳”的正负外部性变化过程,将财税政策定位于矫正外部性,以此打通两个系统并形成“任务—手段”之间的匹配对应关系。应坚持“长短结合、突出共性、双侧用力、协同并进”的原则,执行中长期预算管理规划,适时出台碳税和财政激励政策,并加快与国际上主要碳市场实现互认,以期构建涵盖“全链条、多工具”的“双碳”财税政策体系。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宣宇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目标),是在城镇化加速期、碳排放整体仍处于爬坡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曲线陡,是涉及技术、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系统性变革。相关测算显示,我国实现"30·60"目标需要百万亿元级的巨额绿色低碳投资。除政府资金投入外,其中绝大部分资金需要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通过金融体系投融资来实现。金融业要加快转型,
关键词:
绿色低碳技术 碳中和 绿色金融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衔春 杨林川 向乔玉 洪世键
伴随临空经济的高速发展,空港经济区逐渐成为带动城市实现跨越增长的生力军。鉴于当前中国空港经济区发展不成熟、理论研究散乱、规划实践不成体系、不同类型的规划相互分割与各自为政等现实状况,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梳理与项目实践研究,对空港经济区内涵与特征进行深入辨析,提出广义空港经济区的概念。并基于现状纷繁、多类别的空港经济区规划,系统梳理与介绍"城市总体规划—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空港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空港经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多层次法定空间规划体系。进而结合当前规划实践,总结分析各层次法定规划的主要内容与要点。最后,提出明晰空港经济区功能定位、预留产业空间、配套跟进服务设施、建立高级别管理机构及实现职住平衡五方面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敏 陆小成 资武成
构建和传播城市的低碳创新形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传统粗放型城市形象、展现低碳城市新风貌的重要名片,是面向生态文明、推进低碳发展、加强创新驱动、重塑低碳、生态、和谐、宜居的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战略。城市低碳创新的形象传播应从城市精神、城市行为、城市视觉、风情感受、消费感受、经济感受等方面构建六维度规划模型。加强城市低碳创新形象传播与规划,应重视低碳创新的形象设计,树立低碳创新的城市理念,制定低碳创新的城市传播战略,构建低碳城市人居环境和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充实低碳创新的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市低碳经济感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枕戈 庄贵阳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蕴含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不懈追求和探索。本文在综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明创造激励意义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内涵基础上,阐释了新发展格局驱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经济变革机理,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的(非)均衡稳态及影响因素表现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聚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机统一,需要用好统筹考虑政策目标稳定性与内外政策交互性、精准把握政策时度效和政策体系完善与升级、综合协调政策的创造性执行以及破坏性创造等“双碳”工作推进策略;把“双碳”作为加快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政策选择和协作机制,克服“纳什均衡”低质效非合意稳态带来的生产力损失与要素资源错配;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与试点建设政策机制设计,巩固、充实和拓展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和动力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建刚 宗跃光 王振波
城市生态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城市规划重点内容仍以城市物质空间与建筑景观的规划为主,方法模式化,具有模糊定性,技术和方法体系不完善,生态理念薄弱,且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基于此,针对城市生态网络理论和城市景观生态模式理论中生态支撑、生态安全、生态健康3个核心内容,分别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对城市生态规划规划进行了关键技术与方法集成,以响应时代发展观,完善法定城市规划体系,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秀珍 危建华
为有效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发展规划,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各区域多方向融合发展,从社会、经济发展等宏观角度下分析了重庆地区的冷链物流发展环境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发展规划下重庆冷链物流体系构建应当从内外空间布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构建信息平台促进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信仕 王诗哲 石铁矛 师卫华 蔡文婷
本文从低碳城市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归纳了低碳理念与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性,总结了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绿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并以沈阳市为例,从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城市绿地空间布局以及绿地生态功能等角度探讨构建低碳型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星烁 高中卫 杨滔 石春晖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从重视速度到重视质量的转型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尝试通过城市设计来改善城市风貌、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品质。然而,由于城市设计本身概念上的模糊,如何将城市设计与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明确城市设计的内涵,并回顾其在我国的发展;其次分析总结城市设计在规划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将城市设计与现有规划管理体制结合的思考与建议。具体建议包括(1)城市设计不单独成为规划类型或体系,而是将城市设计作为工具,将其成果纳入并依托已有法定规划体系实施;(2)在规划实施管理各环节中强调和明确依据城市设计提出的控制内容;(3)通过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加强公众参与城市设计;(4)探索城市特色风貌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风貌管控 规划管理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