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0)
2023(4308)
2022(3571)
2021(2930)
2020(2243)
2019(5198)
2018(5206)
2017(9799)
2016(5576)
2015(6245)
2014(6391)
2013(6482)
2012(6220)
2011(5742)
2010(5911)
2009(4972)
2008(5144)
2007(4452)
2006(4166)
2005(3585)
作者
(18834)
(15723)
(15505)
(14741)
(10180)
(7540)
(7019)
(6152)
(6147)
(5595)
(5569)
(5472)
(5059)
(5048)
(5019)
(4883)
(4687)
(4667)
(4664)
(4623)
(4050)
(3824)
(3802)
(3737)
(3518)
(3462)
(3458)
(3363)
(3334)
(3213)
学科
(28288)
经济(28257)
管理(17436)
方法(11424)
环境(11300)
(10624)
数学(9776)
(9656)
数学方法(9517)
中国(9200)
(8283)
企业(8283)
地方(6887)
城市(6146)
(5605)
(5173)
资源(5125)
(4804)
(4483)
规划(4411)
城市经济(4396)
业经(4365)
(4291)
环境规划(4253)
理论(4192)
生态(4166)
经济学(4057)
农业(3392)
(3101)
金融(3100)
机构
大学(91295)
学院(88852)
(34566)
研究(34247)
经济(33607)
管理(32630)
理学(28176)
理学院(27713)
管理学(26917)
管理学院(26765)
科学(23784)
中国(23712)
(20715)
(17897)
研究所(16663)
(15958)
业大(14853)
中心(14801)
(14760)
(13519)
(13368)
师范(13243)
(12791)
北京(12782)
农业(12752)
财经(12304)
(11132)
师范大学(11089)
经济学(11026)
科学院(10625)
基金
项目(64026)
科学(51389)
基金(48598)
(44016)
国家(43778)
研究(42036)
科学基金(37510)
社会(27914)
社会科(26619)
社会科学(26609)
自然(25891)
基金项目(25823)
自然科(25331)
自然科学(25323)
自然科学基金(24810)
(23968)
(21704)
资助(19543)
教育(18354)
重点(14898)
编号(14700)
(14167)
(13762)
计划(13278)
科研(12425)
(12256)
国家社会(12217)
创新(11720)
成果(11641)
教育部(11301)
期刊
(35683)
经济(35683)
研究(25492)
学报(16366)
科学(16111)
中国(14815)
(13089)
大学(11776)
学学(11303)
管理(10321)
(10043)
农业(9022)
统计(7310)
城市(6851)
技术(6497)
问题(6343)
教育(6164)
资源(6102)
(5840)
决策(5535)
(5495)
财经(5273)
(5044)
金融(5044)
经济研究(5023)
(5004)
(4597)
(4584)
业大(4543)
技术经济(4529)
共检索到126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丛建辉  刘学敏  赵雪如  
从不同角度梳理、辨析了"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组织边界排放与行政地理疆界排放"和"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等9种城市碳排放核算的边界界定方法,理清了各种界定方法之间的关系。讨论了间接排放在各种城市碳排放清单指南中的计入程度,发现各种清单指南都把范围2的排放核算在内,而纳入范围3的排放部门数量和纳入方式不尽一致。分析了生产视角核算与消费视角核算各自存在的优劣势,认为消费视角核算是未来城市碳排放核算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范围1排放、范围2排放与范围3排放的测度方法,提出了应用各方法时须注意的问题。建议各类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组织应联合起来对范围3排放进行更明确的定义和分类,规范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竹  耿涌  薛冰  郗凤明  焦江波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参照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根据中国能源统计现状,利用能源表观消费量数据和现行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将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分为3种核算方式:①基于能源平衡表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②基于一次能源消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③基于终端能源消费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并分别根据3种能源消费核算方法构建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以北京市为案例对比3种方法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选择对核算结果有很大影响,通过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认为排放因子、碳氧化水平及加工转换过程是产生不确定性的3个...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丽笑  王亚菲  
已有的城市碳排放核算研究基于核算实践工作,主要从碳排放源与碳排放活动(即碳排放责任分摊)等基于碳自身特点的角度对城市尺度的碳排放进行核算,然而基于国际统计标准的核算框架阐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使得一系列城市碳排放核算问题阻碍了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因此,本文拟从核算角度出发,以国际标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现有的城市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我国城市特征,对城市碳排放核算进行研究,明确城市碳排放核算的基本要素、分类和基本框架等,并给出具体的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核算实例。本文认为城市人为碳排放与人类经济活动密不可分,城市碳排放核算工作应围绕经济活动(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展开。同时,核算应以“经济领土”与“常住性”为核算原则,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核算分类,以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及其相应的经济活动为核算基础,以投入产出模型为方法构建城市碳排放核算框架。此外,本文给出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的碳排放核算实例,通过分部门数据识别各城市不同经济活动下的关键部门,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过区分来源地追溯京津冀地区14个城市消费排放与收入排放的主要产生地,为促进地区协同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坤  齐绍洲  
在对中国省级电力碳排放责任核算时,综合考虑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有利于促成各省份更加公平地承担减排责任并协同减排。本文提出了基于共担责任原则下的省级电力排放核算方法,并同时考虑了电力跨区交换因素,这不仅有利于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共同承担排放责任,而且也使得电力净调出和调入省份能够合理承担相应的碳排放责任。基于本文提出的方法,核算了2011年中国各省电力碳排放责任。计算结果显示:①相对于生产者责任核算方法,共担责任原则核算方法使中国主要电力生产省份的碳排放责任减少10%以上,而一些电力消费省份的电力碳排放责任则增加20%以上;②基于共担责任核算原则,电力排放量最大的省份是内蒙古,排放最小的省份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梅  黄贤金  揣小伟  
论文从能源消费、工业生产过程和废弃物排放多个方面对中国城市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和分析,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5年中国城市年碳排放量基本呈增加趋势,仅2015年的城市碳排放量较2014年有所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煤炭消费量和水泥产量的减少;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碳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25%、26.24%和23.51%,其中,东部地区的占比先增加后降低,中部地区的占比持续下降,而西部地区的占比则持续上升。对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相邻区域的城市碳排放对本地区的城市碳排放造成明显影响;经济规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产比重和城镇化率的提高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碳排放量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中文  赵井会  高朋钊  
文章以1990~2009年的能源消耗原始数据为样本,从能耗角度分析了CO2的排放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知识,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和统计检验,确定了碳排放测度模型,并对未来五年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预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建辉  朱婧  陈楠  刘学敏  
根据中国城市可获得的"活动水平数据",论述了目前城市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的五种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能源平衡表中"消费量合计"数据的修正方法,并以河南省济源市为案例对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具有明显差异;活动水平数据选取标准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和可比性有着较大影响,修正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免错算、漏算和多算,具有一定优势。据此认为,核算者应对核算结果进行规范的不确定性分析与质量控制说明。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改进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明确活动水平数据的选取规则,以降低核算者在数据选取上的主观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考虑进口中间投入产品的影响后,建立经济模型,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其中特别注重对再出口贸易和部门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生产隐含碳比消费隐含碳高4.53%,净出口隐含碳达2.98亿吨。我国的CO2排放贸易条件是0.93,这说明我国单位出口的碳排放强度小于单位进口的碳排放强度,国际贸易总体上来说有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出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进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是"化学工业"。隐含碳贸易顺差最大的部门是"纺织业",逆差最大的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丛建辉  刘学敏  朱婧  汤争争  
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空间载体,工业是产生碳排放最多的产业部门。由于中国经济受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经济总量超全国一半的中小城市工业碳排放问题将关系到未来几十年内的减排潜力与发展空间。本文以河南省济源市为研究案例,使用《中国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与部分实测排放因子数据,对包含铅锌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在内的济源市2000-2010年间工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运用岭回归方法探讨了结构因素、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对工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济源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在2000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增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雪铭  丛雪萍  同丽嘎  程振杰  
鉴于目前城市边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城市边界识别较为困难,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边界划分"三步法":第一步,对主城区的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各类型目标点,进行核密度分析;第二步,提取城市基础设施延伸的线路,得到覆盖范围的地域信息;第三步,对上述各图层进行空间叠加,提取交集,得出城市地域,进而划分出城市边界。以大连市四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山区与甘井子区各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边界线;沙河口区与西岗区城市实体边界与行政区划边界重合;中山区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西岗区与沙河口区处于中等水平,甘井子区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雪铭  丛雪萍  同丽嘎  程振杰  
鉴于目前城市边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城市边界识别较为困难,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边界划分"三步法":第一步,对主城区的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各类型目标点,进行核密度分析;第二步,提取城市基础设施延伸的线路,得到覆盖范围的地域信息;第三步,对上述各图层进行空间叠加,提取交集,得出城市地域,进而划分出城市边界。以大连市四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山区与甘井子区各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边界线;沙河口区与西岗区城市实体边界与行政区划边界重合;中山区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西岗区与沙河口区处于中等水平,甘井子区最低;城区实体边界与行政边界是否重合,对该区的城市化水平没有本质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小文  
一般核算方法所得出的碳排放核算结果低估了农业部门的碳排放。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隐含碳排放核算方法反映碳排放更加全面,为现代农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中间载能生产资料耗用而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是构成隐含碳排放的重要部分,也是引起隐含碳排放变动的主要因素。建议改进现有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以明确碳排放构成,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碳减排;明确农业中间投入品生产者减排责任,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要素全面向现代农业低碳化发展领域投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永贵  李晓双  
为探究适用于中国省际公平有效的碳排放核算科学方法,基于IPCC碳排放系数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分配原则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双向"视角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从火电生产和消费的跨省能源分流、主要排放源和排放因子数据等不同视角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生产视角,消费视角更能体现中国各省份火电碳流量由东向西逐步下降的趋势,需要引起关注的是,无论是生产视角还是消费视角,内蒙古、山东、江苏、河北、广东火电碳排放量总居高不下。多数省份的主要碳排放来源于省内生产且用于本省消费,能源排放因子对碳排放计算结果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熊程程  廖原  赵佳佳  
金融机构投融资活动的气候风险管理和气候信息披露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重点。其中,可靠的基础数据是气候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管理的关键。然而,金融机构在碳排放核算数据获取和投融资碳排放核算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亟待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婷  
发电行业作为碳减排重要参与对象,其成本核算颇受重视,LCC理论以其全面分析设备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决策科学合理性等方面优势受到电力企业青睐。本文以发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阐述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和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碳排放成本纳入传统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范畴并分别分析其在火力发电和新能源发电机组上的应用,为发电行业碳排放成本的核算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