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9)
2023(11418)
2022(10204)
2021(9464)
2020(7930)
2019(18668)
2018(18518)
2017(35685)
2016(19729)
2015(22121)
2014(22165)
2013(22076)
2012(20010)
2011(18102)
2010(17918)
2009(16228)
2008(15710)
2007(13560)
2006(11904)
2005(10176)
作者
(58035)
(47800)
(47559)
(45371)
(30550)
(23182)
(21670)
(19142)
(18394)
(16866)
(16693)
(16029)
(15154)
(14915)
(14831)
(14639)
(14469)
(14227)
(13687)
(13569)
(11915)
(11638)
(11473)
(10858)
(10777)
(10663)
(10551)
(10450)
(9705)
(9597)
学科
(80471)
经济(80392)
管理(57033)
(53235)
(45450)
企业(45450)
方法(39553)
数学(33976)
数学方法(33583)
中国(21278)
(19646)
(18546)
业经(17949)
地方(17567)
(17220)
理论(14385)
(13649)
技术(13447)
环境(13338)
农业(13322)
(13297)
贸易(13289)
(12845)
(12198)
(11844)
(11025)
财务(10964)
财务管理(10945)
教育(10695)
企业财务(10370)
机构
大学(283160)
学院(280179)
管理(116744)
(107136)
经济(104592)
理学(102236)
理学院(101076)
管理学(99367)
管理学院(98878)
研究(92056)
中国(64504)
(60858)
科学(60481)
(45873)
(45576)
(45292)
业大(44938)
研究所(42450)
中心(40868)
(39276)
(38358)
师范(38035)
北京(37857)
财经(37575)
农业(35958)
(34253)
(33787)
(32239)
师范大学(31114)
经济学(30753)
基金
项目(201426)
科学(158576)
基金(145854)
研究(144616)
(127528)
国家(126500)
科学基金(109260)
社会(90308)
社会科(85665)
社会科学(85640)
(79258)
基金项目(79021)
自然(72890)
自然科(71194)
自然科学(71177)
自然科学基金(69876)
(66876)
教育(66017)
资助(59506)
编号(58814)
成果(46794)
重点(44569)
(43575)
(42212)
(41613)
课题(40077)
创新(38743)
科研(38410)
教育部(37038)
计划(36802)
期刊
(111151)
经济(111151)
研究(78792)
中国(48322)
学报(45715)
科学(42632)
管理(40324)
(39467)
大学(33972)
(32052)
学学(31839)
教育(30919)
农业(28107)
技术(24427)
业经(18236)
(17330)
金融(17330)
财经(17152)
图书(16842)
经济研究(16832)
问题(16151)
科技(15028)
(14700)
(14559)
技术经济(14406)
理论(14097)
资源(14030)
实践(13180)
(13180)
现代(12997)
共检索到388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如中  胡伟强  戴昌钧  
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生产要素,国家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城市知识竞争力的强弱。通过分析各种知识经济指标体系,得出城市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是知识资本存量、知识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知识基础设施,并构建了知识竞争力决定因素循环链和钻石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胡学冬  
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七因素决定模型,据此设计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为分析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首次对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普遍还停留在主要依靠外部因素提升其出口竞争力的阶段,以企业为主导的提升出口竞争力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静   刘丹   杜晓力  
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包括两个部分 ,即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微观基础和外部条件。本文仅从构成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微观基础进行分析 ,分别探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品牌效应、产品结构、销售策略和能力等在形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作用、含义和评价方法 ,并最终从理论上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业国际竞争力内部直接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徐磊  
利用1992-2009年的多国面板数据对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显著的影响因素包括:FDI、资本深化程度、名义汇率、进口技术水平、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等。我国应进一步吸引优质的FDI,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资本深化程度,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扩大进口,尤其是高技术产品进口,通过获得技术溢出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学习、吸收和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坤望  赵磊  
基于2009年中国和德国对200余个经济体HS六分位出口数据,本文从种类、数量与品质角度对中德出口竞争力进行结构比较,并用跨国数据分析三种竞争力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结论发现:中国数量是德国的2.6倍,价格仅为德国的0.5倍,种类是德国的0.8倍;中国数量竞争力占优,以量取胜;德国品质竞争力占优,以质取胜;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吸引外资与进口贸易对竞争力结构具有决定意义,而贸易伙伴经济规模、发展水平与双边贸易成本会影响出口国竞争力结构;对于中国而言,发展金融、改善市场环境、提升人力资本、调整出口区域结构,最终寻求品质制胜,才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长久之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秀娟  黄福才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影响我国省级区域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竞争力的8个决定因素,即旅游资源、旅游资本、旅游业劳动力、政府作用、企业能力、旅游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以我国31个省(区)为样本,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定量研究了上述8个决定因素对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影响的显著性及其相对重要性。回归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国际旅游竞争力来源的98.5%能够由8个决定因素解释;除旅游产业结构外,其他决定因素对各省级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运泉  刘金霞  
本文依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利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1983-2008年的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动,并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国际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人均资本、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费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年度钢产量、行业平均规模均对行业的竞争力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祖德  陈俊芳  
在对一般性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理论综述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六个维度和决定因素模型,并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行业的制造企业作为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了决定因素模型的合理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崇明  曾珣  
分析经常账户可维持性及决定因素外汇储备的来源是否可靠,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是否扎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竞争力的代表,实证分析其与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的关系,发现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净输出,增强经常账户的可维持性。进一步的对比与趋势分析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年缩小;而劳动生产率虽迅速增长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中国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这也印证了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况。对此应积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来弥补劳动成本上升对产业竞争力的不利影响,进而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的可持续,为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戴永务  余建辉  
在运用RTA指数对中国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依据一般化双钻石模型构建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利用34个国家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但中国人造板产业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本国森林资源数量、木质原材料进口、劳动力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技术创新、国内需求规模与质量、国际需求规模、交通运输业、人造板机械制造和外国投资限制是决定后危机时代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日昇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制造业贸易专业化竞争力和实际竞争力对比分析,从贸易竞争力的数量和质量全面揭示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特征和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不同技术密集度制造业在26个OECD国家市场竞争力水平的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的专业化竞争力和实际竞争力存在显著的区别,在专业化竞争力较高的部分低技术和高技术行业,相对实际竞争力却较低;在专业化竞争力很弱的中高技术制造业,却对包括许多发达国家在内的贸易伙伴表现出较强的实际竞争力水平。从市场竞争力决定因素来看,贸易专业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对绝大多数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禹智潭  吴爱祥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大而不强,如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有色金属工业最迫切的课题。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有色金属工业的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上年需求增长、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对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正的影响;而当年的需求、产业集中度则具有负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德学,任国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崇明  曾珣  
分析经常账户可维持性及决定因素外汇储备的来源是否可靠,资本账户开放和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是否扎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以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作为产业竞争力的代表,实证分析其与经常账户可维持性的关系,发现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净输出,增强经常账户的可维持性。进一步的对比与趋势分析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在逐年缩小;而劳动生产率虽迅速增长但与美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总体来看,中国近年来的劳动力成本增速超过了劳动生产率增速。这也印证了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