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5)
- 2023(8393)
- 2022(7119)
- 2021(6358)
- 2020(5123)
- 2019(11619)
- 2018(11306)
- 2017(22559)
- 2016(11855)
- 2015(13283)
- 2014(13445)
- 2013(13376)
- 2012(12824)
- 2011(11983)
- 2010(12600)
- 2009(11860)
- 2008(11496)
- 2007(10601)
- 2006(10030)
- 2005(9056)
- 学科
- 济(75847)
- 经济(75697)
- 管理(34929)
- 业(28422)
- 企(22986)
- 企业(22986)
- 方法(22390)
- 地方(21345)
- 中国(20696)
- 数学(18124)
- 数学方法(17951)
- 农(16136)
- 业经(14654)
- 地方经济(13544)
- 财(13206)
- 学(12278)
- 制(11214)
- 策(10907)
- 农业(10330)
- 和(10315)
- 环境(10074)
- 理论(9858)
- 及其(9047)
- 发(8937)
- 贸(8597)
- 贸易(8592)
- 融(8503)
- 金融(8502)
- 银(8340)
- 银行(8340)
- 机构
- 学院(182223)
- 大学(181200)
- 济(90424)
- 经济(88509)
- 管理(69928)
- 研究(67430)
- 理学(59017)
- 理学院(58312)
- 管理学(57580)
- 管理学院(57197)
- 中国(50116)
- 财(41283)
- 京(37754)
- 科学(36170)
- 所(32679)
- 财经(31738)
- 中心(29588)
- 经济学(29103)
- 研究所(28955)
- 经(28605)
- 江(28541)
- 经济学院(25663)
- 范(25104)
- 师范(25004)
- 北京(24115)
- 院(23919)
- 财经大学(23078)
- 州(22492)
- 农(22305)
- 社会(20192)
- 基金
- 项目(111479)
- 科学(89943)
- 研究(85754)
- 基金(82280)
- 家(69144)
- 国家(68540)
- 社会(60388)
- 科学基金(60003)
- 社会科(56232)
- 社会科学(56212)
- 基金项目(42383)
- 省(41804)
- 教育(37911)
- 自然(34883)
- 划(34749)
- 编号(34477)
- 自然科(34095)
- 自然科学(34090)
- 资助(33551)
- 自然科学基金(33473)
- 成果(29493)
- 发(25729)
- 部(25268)
- 国家社会(24875)
- 重点(24586)
- 课题(24231)
- 教育部(22478)
- 人文(22326)
- 发展(22091)
- 创(21823)
共检索到292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上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面临越来越大的国内和国外竞争压力。同时,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城市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城市公共政策面临的诸多两难选择,对当前城市公共政策进行了反思,就保持城市经济增长、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城市 经济社会演变 公共政策 思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保持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稳定,既是当今世界各国首要的宏观管理目标,也是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稳过渡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目的而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制定与实施中,财政政策始终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种种迹象表明,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点,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相关性 从理论上讲,财政政策与经济社会稳定的直接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财政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枢纽或主渠道,因而是调节宏观经济总量或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包括税收政策、融资(国债)政策等在内的财政收入政策的走向及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本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俊程
房贷政策通过调整利率、首付款比例、贷款期限等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房贷业务进而影响流向建筑市场和购房者的资金。房贷政策与房地产开发商、放贷银行、购房者和家庭、房价和地价、城市人才战略以及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文章对这些关系逐一展开论述,并对现行房贷政策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贷政策 城市经济社会 发展 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政策要点:综合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实现稳定和发展双重目标。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保护总量基本平衡和经济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通过积极的资金动员保护较高的投资率水平,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具体政策主要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中华 李晓彬
本文认为,在科学界定统筹界限的前提下,应理性运用税收政策,通盘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采取灵活多样的税收激励措施,制定稳定简化的税收制度,运用税收的利益导向机制,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产生激励与反激励,从而对税源的实现途径、方式和数量产生根本影响。
关键词:
统筹发展 协调发展 税收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华荣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政策安排上必然要求经济、社会政策协调发展。本文利用新划分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计算经济、社会政策实现程度,通过修正的波士顿矩阵,可以对各地经济政策安排现状进行研判并用四象限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经济社会政策安排组合决策,使经济社会政策的数量及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波士顿矩阵 经济政策 社会政策 协调安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光远
我同中国科技管理工作打了三十年交道。今天想以正确的科学技术政策支持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题讲一点个人的观察和感想。首先我想说一说,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不是不足道的,不论从数量上或者从质量上来看都应该这样说,统计数字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一个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人员近七百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董仕军 黄明锦 季晓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把现行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和企业改为征收增值税。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将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营改增"的工作。"营改增"改革涉及面广,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如何评估此次税改对广西的影响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一、"营改增"改革对广西经济社会的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钰 刘婷婷 赵云璐 王亚平
空气质量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重要因素,但频发的雾霾已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宜居城市建设,大气治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选取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的AQI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内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运用PCA—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甄别与测度空气质量影响因子,并尝试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演变的经济社会驱动机理。结果表明:2014—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AQI总体降低16.95%,空气质量趋于改善;季节差异显著,呈现典型的"单峰谷"特征;月度变化轨迹呈U型曲线,与"冬重夏轻"的季节特征相适应。空间趋势上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中心—外围"结构,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高高集聚、低低集聚模式明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交通压力、城市绿化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应从区域产业结构、城市管理水平、能源使用效率、环境经济政策等角度切入,强化雾霾治理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研究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通过梳理珠三角外来迁移人口的特征,发现长期以来,珠三角都是我国承接迁移人口最多的区域,并且增长速度快,就业结构高级化,空间分布比较集中。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外来迁移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先进性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外来迁移人口数量与珠三角多数城市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很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少数城市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较高的耦合协调关系,与多数城市的社会结构之间耦合协调关系较弱。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产业结构 城市化 耦合协调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志扬
无论从国外的历史经验还是从中国的实践来看,快速城市化阶段往往伴随着种种复杂的城市经济与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是迈入现代化的殿堂还是陷入"拉美化"的陷阱。因此,认为必须审视并调整当前的城市化战略,由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提升型,由城市自我发展型转向区域城市协作型,由二元结构型转向一元结构型,由资源浪费型转向可持续发展型,由传统管理型转向现代管理型。
关键词:
城市化 阶段 问题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鸣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
公共政策 经济学逻辑 制度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