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6)
- 2023(7347)
- 2022(6371)
- 2021(5808)
- 2020(5080)
- 2019(12010)
- 2018(11769)
- 2017(23538)
- 2016(12981)
- 2015(14580)
- 2014(15029)
- 2013(15111)
- 2012(14272)
- 2011(13038)
- 2010(13246)
- 2009(12257)
- 2008(12436)
- 2007(11307)
- 2006(9517)
- 2005(8532)
- 学科
- 济(58919)
- 经济(58863)
- 管理(34775)
- 业(33867)
- 方法(29375)
- 数学(26536)
- 企(26372)
- 企业(26372)
- 数学方法(26298)
- 中国(16409)
- 财(14319)
- 农(14299)
- 学(13127)
- 地方(12474)
- 贸(10102)
- 贸易(10102)
- 制(9935)
- 业经(9904)
- 易(9762)
- 农业(9409)
- 务(9093)
- 财务(9075)
- 财务管理(9050)
- 企业财务(8611)
- 银(8412)
- 银行(8389)
- 融(8132)
- 金融(8130)
- 和(8116)
- 环境(8104)
- 机构
- 大学(196113)
- 学院(194041)
- 济(79991)
- 经济(78089)
- 管理(73042)
- 研究(67201)
- 理学(63301)
- 理学院(62487)
- 管理学(61342)
- 管理学院(60963)
- 中国(48988)
- 科学(43229)
- 京(41801)
- 农(36881)
- 财(36008)
- 所(35085)
- 研究所(32113)
- 业大(31603)
- 中心(31162)
- 农业(29545)
- 财经(29331)
- 江(28967)
- 经(26630)
- 北京(25845)
- 范(25645)
- 经济学(25513)
- 师范(25371)
- 院(23911)
- 经济学院(23273)
- 州(23164)
- 基金
- 项目(130955)
- 科学(102640)
- 基金(95989)
- 研究(90813)
- 家(84885)
- 国家(84241)
- 科学基金(71366)
- 社会(58067)
- 社会科(55103)
- 社会科学(55082)
- 基金项目(51489)
- 省(50499)
- 自然(47602)
- 自然科(46520)
- 自然科学(46503)
- 自然科学基金(45657)
- 划(43493)
- 教育(41887)
- 资助(39493)
- 编号(35711)
- 重点(29747)
- 部(29476)
- 成果(28824)
- 发(27967)
- 创(26381)
- 科研(25638)
- 计划(24969)
- 创新(24818)
- 教育部(24776)
- 课题(24776)
共检索到27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燕飞
生态适宜性评价在各种尺度的城乡规划中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分析结果往往与城市的发展意图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不能真正起到指导城市用地布局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在工程地质、生态和经济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Arcgis的分析功能对三种适宜性进行组合分析,对不同适宜性组合类型的土地提出利用原则和发展策略。适宜性组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从一个方面深化了生态适宜性评价,较好地解决了各种适宜性评价结果难以协调的矛盾,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提出了明确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用地 生态适宜性评价 适宜性组合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由于大型城市绿地场地条件错综复杂,其中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分布范围需要科学理性的规划设计。研究将适宜性分析引入,形成城市绿地适建性分析。首先分析可能影响建设分布的各项因素,设计分级标准及评分等级。然后借鉴相关技术方法形成综合评价,在城市绿地中设定适宜建设、谨慎建设、禁止建设的区域。从而使大型城市绿地内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更具综合性、定量性、精确性。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适宜性分析 建设用地 影响因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忱
本文针对城市规划中用地布局的方案比选以及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用地布局环境合理性的评价难以量化的问题,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缓冲区叠合分析,结合Delphi法进行因子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构建了一套初步的方法体系。将五大类城市建设用地分为环境敏感性用地、环境服务性用地和污染源性用地三类,形成居住用地布局适宜性、工业用地布局适宜性、交通用地布局适宜性和绿地广场布局适宜性四个评价系统。并以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对城市用地布局的适宜性进行量化,结果较为直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比较性,从环境合理性角度对判断不同规划用地布局方案的优劣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素红 方洁 苑颂
运用R聚类和变异系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评价指标,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概念为基础构建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对2014年全国35大中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中心性值可将35个城市分为养老地产开发适宜程度不同的4类,各类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均受到三方面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素红 方洁 苑颂
运用R聚类和变异系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评价指标,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概念为基础构建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对2014年全国35大中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中心性值可将35个城市分为养老地产开发适宜程度不同的4类,各类城市的养老地产开发均受到三方面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丁一 何玉婷
新型城镇化要求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粗放、低效、拼资源型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按照综合效益最优和合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生态保护层面构建了宏观的、分用途的低效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4类用地的综合适宜值,根据土地用途最适合、优先级排序和邻域协调的配置规则,融合低效用地基础数据库与宏观确定的综合适宜值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方向优选。结果显示优化选择后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依次为居住—商服—工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低效用地"宏微观基础数据库—宏观评价体系标准—宏微观数据融合"的再开发方向优选方法将为其他发达城市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低效用地 土地利用 方向优选 广州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涛 郑新奇
本文阐述了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与人居环境优化的关系 ,并对城市居住用地的适宜性评价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居住用地 人居环境 适宜性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嘉巍,刘惠清
本文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因素分析,确定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长春市建设用地评价系统。
关键词:
建设用地 适宜性 评价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睿 赵陵
本文针对风险方差度量方法投资收益正态分布假设的缺陷,引入了考察投资绩效对资产组合影响的VaR方法,在探讨VaR定义以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求解了VaR约束下的资产组合问题。在VaR框架下,建立了形同于Sharpe指数的单位风险超额收益指数,并提出了类似于均值—方差分析中存在无风险资产的两基金分离定理,从而弥补了方差度量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资产配置模型的应用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家华 包存宽 黄鹤 舒廷飞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规划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理论、方法上尚存在某些空白,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生态学的角度,依据生态位理论,以上海市某新城作为实证,探讨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程序及内容,从而为城市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内容上的补充和技术方法上的完善。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因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素红 赵瑞 尹志军
我国一些城市养老地产实现了品质地产和优良健管家服务的有机结合。然而,对于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缺乏有效评价。本文通过构建人口因子、生活舒适度、居民消费能力、房地产市场成熟度和服务业发展程度五个维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构建改进突变级数法模型,选用2017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指标数据,对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利用改进的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影响各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最后,提出提高城市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水平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尹海伟 张琳琳 孔繁花 闫伟姣
快速城市化使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但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集约利用和合理开发,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配置。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应用SPOT和ALO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与分类,基于ArcGIS、Fragstats软件平台,采用层次分析(AHP)与移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将景观指标融入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中,并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的自然和其他限制因子,对济南市2004年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等级划分,最后利用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评价和分析表明,2004年适宜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分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斌 秦曼
城市要发展,就必须对城市土地进行大量的人、财、物力的投入。这种投入所带来的最明显的一个结果就是大批城市建筑物的崛起。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占据城市土地,又将导致城市用地的日益紧缺。为了解除这种短缺,拆除城市旧建筑以获得城市建设用地固然是个办法,但拆迁成本一般很高,加上大部分建筑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都很长(一般都在五十年左右),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用拆迁的办法来取得城市土地的做法往往在技术上可行,但在经济上却不合理。因此,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在不影响城市建筑原有使用价值的前提下,研究、分析城市建筑对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