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36)
2023(16127)
2022(13839)
2021(12724)
2020(10660)
2019(24595)
2018(24128)
2017(46361)
2016(25200)
2015(28360)
2014(28568)
2013(28623)
2012(27442)
2011(25278)
2010(25486)
2009(23691)
2008(23347)
2007(21043)
2006(18700)
2005(17413)
作者
(77582)
(65023)
(64620)
(61575)
(41482)
(31531)
(29458)
(25381)
(24738)
(23374)
(22289)
(21745)
(21214)
(20770)
(20479)
(20188)
(19521)
(19204)
(18854)
(18732)
(16399)
(16350)
(15945)
(15128)
(14809)
(14505)
(14470)
(14411)
(13336)
(12947)
学科
(123434)
经济(123312)
管理(66554)
(63500)
(48787)
企业(48787)
方法(45202)
数学(39439)
数学方法(39064)
中国(34709)
地方(33061)
(31895)
(27153)
(25269)
业经(24809)
农业(21829)
(21043)
(19844)
贸易(19829)
(19046)
(18346)
金融(18343)
(18185)
银行(18131)
地方经济(17835)
环境(17633)
(17453)
(16638)
理论(16022)
(15930)
机构
大学(369883)
学院(369283)
(156113)
经济(152583)
研究(139282)
管理(132811)
理学(112635)
理学院(111114)
管理学(109075)
管理学院(108393)
中国(104581)
科学(87625)
(81006)
(73708)
(70788)
(70479)
研究所(66737)
中心(62261)
(58821)
业大(57538)
农业(55695)
财经(54866)
北京(51540)
(51336)
师范(50768)
(50114)
(49554)
经济学(48305)
(46870)
(45801)
基金
项目(240116)
科学(187060)
基金(171843)
研究(170991)
(152248)
国家(150948)
科学基金(126687)
社会(108020)
社会科(102126)
社会科学(102094)
(95823)
基金项目(91057)
自然(82534)
(80597)
自然科(80559)
自然科学(80531)
自然科学基金(79076)
教育(77524)
资助(70776)
编号(67845)
(56770)
成果(55792)
重点(55255)
(52247)
课题(49152)
(48836)
科研(45978)
创新(45836)
计划(44939)
发展(44881)
期刊
(185586)
经济(185586)
研究(114982)
中国(81982)
(64970)
学报(63805)
科学(58023)
(54319)
管理(49234)
大学(46918)
学学(44181)
农业(43896)
教育(39211)
(36494)
金融(36494)
技术(31548)
经济研究(29891)
业经(28901)
财经(27676)
问题(25384)
(23943)
(23796)
技术经济(19163)
(19033)
(18428)
资源(18296)
世界(17698)
统计(17236)
图书(17092)
科技(16846)
共检索到580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丹  张鹏岩  周志民  李颜颜  何坚坚  
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主要通过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来。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库兹涅茨曲线、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分析和脱钩关系等方法对2004—2015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城市生态位呈核心-边缘趋势向外围扩展;(2)除平顶山市、安阳市、濮阳市和南阳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不明显外,其余城市均呈"U"型或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河南省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体制、政府政策、决策等的影响;(4)河南省18个地市均不存在衰弱性脱钩现象,除2015年的许昌外其余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间均不存在弱复钩现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瑞敏  千怀遂  张灵  李明霞  
城市化过程往往具有阶段性,不同用地规模、等级或区域的城市用地扩张,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它们与连续性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显著的差别。论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1995—2010年生态位值的变化情况,将21个城市分为4个等级,结合4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等级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方法应该基于完全市场化的基本假设,而且需要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诊断。生态位的方法能够恰当地区分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级别,不同生态位的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关联机制。大部分高生态城市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符合库兹涅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首杰  陈英  张仁陟  裴婷婷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计算河南省1991—2012年能源足迹,选取修正后的人均GDP、建成区面积和能源足迹作为分析指标,利用脱钩分析法对河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能源足迹和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河南省1991—2012年能源足迹和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总体经历了弱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弱强脱钩的过程,呈现由畸形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过渡的变化趋势,说明河南省在近年发展中逐渐摆脱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建设用地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虽然正逐渐和资源投入脱钩,但是当前依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资源短缺和人地矛盾加剧问题仍然会长期存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姗姗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前期,二者间相互促进的作用有限,产业集群未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方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昱  
基于1978—2011年统计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短期内,河南省耕地数量与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存在波动,但在12.29%的调整力度下,其长期关系趋于稳定。耕地数量变化对来自人均GDP的冲击反应强烈,而其对人均GDP的解释能力却不断下降。耕地数量变化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作用不断增强,地方财政对耕地保护的投入还不足。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构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建立全省范围内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有世  王玉龙  
产业发展是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文章基于江苏省1995~2009年的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检验各产业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协整性和Granger因果关系,并且建立相应的广义差分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论表明,江苏省各产业发展与碳排放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从产业发展到碳排放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同时发现,江苏省交通运输业和工业发展对碳排放影响最大,而建筑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保胜  
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对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表明:虽然自主创新内部各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状态,但从总体来看,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仍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介翔  
对河南省1991-2011年物流业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物流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对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爱慧  张安录  
文章以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动态发展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1)我国的经济发展序列与建设用地面积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面积之间虽然存在相互影响与作用,但效果有差异;(3)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研究结论: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换取经济发展只能是短期的经济增长,只有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才能推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和有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可  徐唐奇  李平  张安录  
城市用地扩张与土地财政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耦合关系。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64个城市2002-2011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城市用地规模与土地财政收入呈递增趋势,组内差距扩大,两者具有相关性;城市用地扩张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都是土地财政收入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仅在全面工业化阶段存在反向关系。在现有制度设计下,城市用地扩张增加了土地供给,但仍满足不了城市因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用地需求,是土地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土地财政的增长是城市用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本文立足于河南,以中观的思维,思考了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教训,阐述了河南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时期,如何抓住重大机遇,取得战略突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庆丰  党耀国  王丽敏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县(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生活质量因子、投资因子和第三产业发展因子5个主因子,并基于主因子得分矩阵对18个县(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论文认为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域经济,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留长  乔家君  
构建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河南省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随时间耦合的关系,并对县域单元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的胁迫作用和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均较为明显。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分异特征。结合人均GDP把河南省109个县域划分为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协调4种发展阶段类型:低水平耦合型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山地区域;拮抗型数量最多,河南省大部分县域处于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拮抗阶段;磨合型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周边,数量最少;协调型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北侧边界线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上官绪明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选取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对河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河南省物流业需求水平对进出口贸易有显著的影响,而物流业供给水平对进出口贸易影响不显著,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之间未呈现良性互动态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忠才  
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理论,对湘鄂渝黔边区1988~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旅游收入的关系的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旅游产业发展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约0.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