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36)
- 2023(3900)
- 2022(3264)
- 2021(3043)
- 2020(2470)
- 2019(5742)
- 2018(5644)
- 2017(9950)
- 2016(6007)
- 2015(6651)
- 2014(6660)
- 2013(6790)
- 2012(5918)
- 2011(5342)
- 2010(5731)
- 2009(5312)
- 2008(5675)
- 2007(5108)
- 2006(4893)
- 2005(4363)
- 学科
- 管理(28673)
- 济(19973)
- 经济(19954)
- 业(17390)
- 企(16349)
- 企业(16349)
- 环境(8846)
- 中国(8489)
- 财(8094)
- 划(7066)
- 地方(6855)
- 方法(6378)
- 学(6157)
- 务(6099)
- 财务(6079)
- 财务管理(6064)
- 城市(5991)
- 企业财务(5740)
- 生态(5648)
- 和(4842)
- 业经(4645)
- 资源(4616)
- 数学(4608)
- 制(4578)
- 数学方法(4518)
- 理论(4328)
- 城市经济(4273)
- 策(4183)
- 发(4092)
- 农(4088)
- 机构
- 学院(80285)
- 大学(79896)
- 管理(32611)
- 研究(29418)
- 济(26409)
- 理学(25472)
- 经济(25251)
- 理学院(25037)
- 管理学(24697)
- 管理学院(24500)
- 中国(24137)
- 科学(20666)
- 京(19695)
- 所(15417)
- 财(14628)
- 江(14531)
- 农(14039)
- 研究所(13980)
- 中心(13817)
- 业大(12859)
- 北京(12557)
- 院(12102)
- 省(11941)
- 州(11835)
- 范(11084)
- 师范(10928)
- 农业(10908)
- 财经(10250)
- 经(9179)
- 研究院(9169)
- 基金
- 项目(52563)
- 科学(40167)
- 基金(36773)
- 研究(35371)
- 家(33601)
- 国家(33345)
- 科学基金(28072)
- 社会(21337)
- 省(20904)
- 基金项目(20287)
- 社会科(20217)
- 社会科学(20209)
- 自然(19722)
- 自然科(19097)
- 自然科学(19093)
- 自然科学基金(18696)
- 划(18605)
- 教育(14854)
- 资助(14502)
- 编号(13213)
- 重点(12138)
- 发(11475)
- 计划(11041)
- 部(10121)
- 创(10105)
- 成果(10097)
- 课题(10076)
- 科研(9985)
- 科技(9783)
- 创新(9561)
共检索到133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晓春 陈新庚 李明光 黄鹄 林亲铁
本文从城市生长机制着手 ,论述了生态位的竞争与演化以及导致城市结构和空间的变化 ;城市管理模式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而从后果导向转向原因导向的生长管理。并提出在生长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态规划 ,重点应突出生态评价、生态功能分区及定量模拟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城市 生长管理 生态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武廷海
走向生态文化的城市规划武廷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对城市的规划研究亦日受重视,其中对城市文化的探讨令人尤为瞩目。如梅保华认为“要从文化审视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建设”①,郑孝燮提出了“城市文化环境保护”的概念②,等等。很显明,从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朝林
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视角论述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城市生态学,重点介绍了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思潮,并简要论述了生态城市研究进展,最后就生态城市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城市生态学 生态城市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心镇
远在三十年代,英国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到五十年代美国E·P·Odum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态理论体系;七十年代以来,关于生态乎衡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迄今又出现了许多学科生态化和生态科学社会化的倾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魏竹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锐 苏海龙 钱欣 孙冰 王燚
以平顶山新区为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GIS、RS空间技术,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用地综合安全格局,并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结果显示:(1)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禁建区)面积为97.89km2,主要包括重要的生态"源"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湿地、林地、草地等;中、高水平生态用地(限建区)面积共计69.48km2;适建区的面积为127.63km2,集中分布在新区的中部至西北部。(2)生态用地安全格局的构建,将显著提高新区内生态"源"地间的连通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基于安全格局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为城市生态用地定量研究和科学规划以及"三区"划定提供了新的空间途径。研究成果旨在为平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朱高洪
生态城市是当今国内外众多城市发展的新追求,而以何理念和规划方式促进其健康发展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系统学角度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与目标要求,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所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利用系统生态学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模拟模型;进而,形成了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内容、过程和方法综合集成体系,较好地解决了生态城市或区域综合协同发展的科学规划问题。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基本理念 建设规划 模型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骞
景观城市主义是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种思想和实践,它继承了生态规划思想,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景观城市主义与生态规划一脉相承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景观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探讨了景观城市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其对生态规划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景观城市主义 生态规划 继承与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浩
结合对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发展历程的分析,从当代生态城市理念被西方所主导的内在原因、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生态城市"智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态发展基本国策等方面,讨论了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自主性"问题;进而针对中国特殊的资源条件、地理格局、体制环境、社会背景和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提出了以"中国范式"思维推进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义:有序推进、因地制宜、安全至上、返朴归真、部门协同、政府转型、引导消费、文化传承。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建设 自主性 “中国范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宁 陆路 霍小平 徐显杰
在确定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作出评价,以此增强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评价的科学性,提高方案评价的可靠度,探索使生态城市规划达到最佳效果的新途径。
关键词:
生态城市规划 方案 综合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春华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是当代城市规划领域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历史上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出对生态规划理论深刻影响的思想基础与基本架构,从而获得对这个理论清晰一致的框架轮廓。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规划理论 比较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妍 吕建华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来说明不同的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在"天津市生态足迹研究"中,计算得知全市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为2.12公顷/人和0.33公顷/人,生态赤字高达1.79公顷/人,因此在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能源和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措施;在"石家庄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评价了其2001年~2005年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在2001年处于病态,在后4年内处于亚健康状态。规划中提出了使生态系统向着健康有利方向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评价 生态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缚龙
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与规划管理吴缚龙建筑管理如间距、红线、密度、层高、立面与环境的协调等相对较易实现,而城市规划的空间总体格局实现起来就困难多了,经过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力量的干扰后往往面目全非。因此有必要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规划管理。1...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国华 王永强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现行的规划管理体系,对其正在进行的转型和变化予以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设计在现行体系中的缺位,结合城市设计导则的运作提出了我国规划管理体系的重构方案。着重探讨了我国规划管理体系与城市设计导则的结合途径及其运作程序,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府、学者、公众"三方协商机制"的运作模式,以作为导则运行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