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9)
- 2023(15581)
- 2022(13617)
- 2021(12779)
- 2020(10698)
- 2019(24870)
- 2018(24548)
- 2017(47334)
- 2016(25960)
- 2015(29256)
- 2014(29383)
- 2013(28397)
- 2012(26087)
- 2011(23203)
- 2010(23035)
- 2009(20822)
- 2008(20007)
- 2007(17273)
- 2006(14963)
- 2005(12449)
- 学科
- 济(99550)
- 经济(99424)
- 管理(72588)
- 业(66141)
- 企(54808)
- 企业(54808)
- 方法(47625)
- 数学(41611)
- 数学方法(40984)
- 中国(27419)
- 农(26193)
- 财(24983)
- 学(23151)
- 地方(22085)
- 业经(21172)
- 理论(17725)
- 制(17599)
- 农业(17350)
- 贸(16319)
- 贸易(16315)
- 环境(16102)
- 和(16018)
- 务(15751)
- 易(15742)
- 财务(15668)
- 财务管理(15628)
- 技术(15306)
- 企业财务(14771)
- 划(13973)
- 银(13889)
- 机构
- 大学(357388)
- 学院(356340)
- 管理(141360)
- 济(134733)
- 经济(131592)
- 理学(123169)
- 理学院(121732)
- 管理学(119328)
- 管理学院(118687)
- 研究(118089)
- 中国(84765)
- 京(77837)
- 科学(76976)
- 财(60745)
- 农(60743)
- 所(58852)
- 业大(57224)
- 研究所(54272)
- 中心(54140)
- 江(51170)
- 财经(49372)
- 北京(48594)
- 范(48130)
- 农业(47896)
- 师范(47579)
- 经(44979)
- 院(43985)
- 州(43901)
- 经济学(39885)
- 技术(39749)
- 基金
- 项目(256153)
- 科学(199999)
- 研究(183975)
- 基金(183772)
- 家(161516)
- 国家(160202)
- 科学基金(137227)
- 社会(114152)
- 社会科(108024)
- 社会科学(107992)
- 省(101156)
- 基金项目(98181)
- 自然(91129)
- 自然科(89012)
- 自然科学(88985)
- 自然科学基金(87292)
- 划(85618)
- 教育(85176)
- 资助(75816)
- 编号(75222)
- 成果(60077)
- 重点(57327)
- 部(55466)
- 发(54133)
- 创(52856)
- 课题(52193)
- 创新(49351)
- 科研(49215)
- 计划(47459)
- 大学(47225)
- 期刊
- 济(140795)
- 经济(140795)
- 研究(99951)
- 中国(65413)
- 学报(61144)
- 科学(54030)
- 农(53712)
- 管理(49684)
- 财(45940)
- 大学(45823)
- 学学(43101)
- 教育(41960)
- 农业(37387)
- 技术(32333)
- 融(25164)
- 金融(25164)
- 业经(23873)
- 财经(22772)
- 经济研究(22224)
- 问题(19943)
- 经(19362)
- 业(19240)
- 图书(19055)
- 科技(17761)
- 版(17590)
- 理论(16492)
- 技术经济(16418)
- 资源(16353)
- 统计(16272)
- 业大(16109)
共检索到504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新
从城市生活品质的概念和内涵入手,探讨了城市生活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以杭州和南京为例,引入信息熵评价方法,对城市生活品质指数和生活品质协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属于"集中式"生活品质提升方式,而南京属于"扩散式"生活品质提升方式,两者的生活品质指数都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杭州的生活品质指数高于南京的生活品质指数,但快速的生活品质增长带来了生活品质协调程度的下降趋势。所以,城市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过程中,需重视发展失衡问题并做好防范和预警工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生活品质是指人们享受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对于这种享受的主观感受与满意程度,它包括客观生活品质和主观生活品质。生活品质评价实质是对人民福祉的评价。科学发展观要求构筑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必须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活品质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果的最终体现。在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的基础上构筑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包括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社会公平在内的5大类45个指标。
关键词:
生活品质 人民福祉 评价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发明
对外开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行为导向指标体系和能力导向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对外开放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19个具体指标体系能对一个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进行准确测度。这一结论通过"专家库"里的若干专家构成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并通过对杭州的实证分析得以证明。
关键词:
指标体系 对外开放 杭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谈琦
制订合理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科学指导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根据低碳城市含义,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南京、上海近十年的城市低碳水平动态发展状况作对比,针对各自特征给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永德 石晟屹 罗芬 罗伟亮
低碳生态城市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研究成为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杭州为例,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低碳生态系统出发,通过指标比较法、层次分析法和多维向量法,构建了5项综合评价指标与35项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并以杭州"十二五"规划为中短期目标,对2011年杭州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杭州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较为平稳,而低碳生态系统则稳定性较差,建城区绿化覆盖率水平较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还出现倒退现象,故应着重加大低碳生态方面的治理力度。
关键词:
低碳生态城市 评价体系 PSR模型 杭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婉晶 赵荣钦 揣小伟 高珊
在分析国内外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及国内各类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南京绿色城市建设的现实要求,初步构建了绿色南京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转型发展、社会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选取了26项评价指标。结合南京市"十一五"城市建设的成效和"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成果,构建绿色南京城市建设评价目标值,并提出指标权重设置的方法和评价步骤,为"十二五"绿色南京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绿色南京 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铭 王乾晨 张晓海 张晓伟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对"智慧城市"建设具体项目规划、实施进行评价?如何通过一套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并约束"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避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当前,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但缺乏"智慧城市"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智慧南京"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对"智慧南京"基础设施、城市智慧产业、城市智慧服务、城市智慧人文四大领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总结出一套结合南京实际,兼顾"智慧城市"建设总体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南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温怀德
根据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及杭州市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了资源和环境账户的典型重要因子,构建了杭州市绿色GDP环境扣减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资源损耗帐、环境污染帐、实际环境支出帐等3个大类的环境扣减指标,共计11个次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利用国内外常用的核算方法,以及2005~2008年的相关数据,核算了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2005~2008年杭州市环境损失占GDP的比重在下降,即绿色GDP占GDP的比重在上升,到2008年环境损失绝对值也开始出现下降。应该说杭州市环境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桂芹 郑伯红 周红
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长沙自身发展特色,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8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长沙市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纵向评价长沙近期(2022年)、远期(2030年)城市现代化实现程度。同时,选取领先型城市、追赶型城市、借鉴型城市,横向比较长沙实现现代化的差距,通过纵、横向比较研究直观地看到长沙在现代化体系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据此提出长沙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对策举措。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指标体系 长沙市 比较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昱钧 刘佩 屈小娥
文章构建涵盖5个二级指标、34个具体指标的城市品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了我国30个城市的城市品质。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品质稳定提升,从五大子品质看,生态环境品质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居民生活品质、社会文化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经济发展品质;从城市差异看,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品质较高;从变动趋势看,上海、武汉和乌鲁木齐等城市品质提升幅度较大;从子系统的均衡性看,大部分城市子系统发展并不均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房立洲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品质之城"建设成为共同愿景。作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管理,在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在"改革创新"成为主流话语的时代背景下,坚定不移走城管创新之路,当是打造生活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生活品质 城市管理 内在逻辑 行动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江松 鹿春江 徐唯燊
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现代大城市生活结合起来,提高特大城市宜居水平应从5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出发。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要提高城市环境的健康性;满足人的安全需求,提高城市的安全性;满足人的社交需求,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满足人的尊重需求,提高城市社会的包容性;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提高城市的活力。构建了包括城市环境的健康性、城市的安全性、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和文化活力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例,将北京与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宜居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北京仅相当于这三个城市的67%,北京在城市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健康性三个方面与世界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关键词: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宜居城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娟 吴群 刘红 丁松 张会
研究土地市场成熟度有益于完善我国土地市场建设,也是完善以土地为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要求。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的内涵,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由土地市场化配置度、供需均衡度、价格灵敏度、市场竞争度和配套机制完善度5方面体现,这5个方面又通过16个评价因子来综合反映。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综合评价值为63.77,说明土地市场处于调整发展的“过渡型”阶段。从准则层评价值看,土地市场化配置度为73.39,供需均衡度为67.41,价格灵敏度为40.96...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瞿忠琼 濮励杰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目标分析法、德尔斐法、AH P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绩效通过城市土地结构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配置效应体现,在这3大效应下又分6大目标和23个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2)南京的土地结构配置比较合理,经济效应较好,公平配置基本合理。研究结论:建议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行城市内部用地置换制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几方面调控南京市土地供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杨高翔 秦嘉黎
文章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生产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五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安全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安全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获得最终的评价结果,从而建立起城市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结合某城市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实例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安全 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